•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英才耀龙江・龙江新动力》之“老少‘新’人类”:“番茄爷爷”的故事
  • 《英才耀龙江・龙江新动力》之“老少‘新’人类”:“番茄爷爷”的故事

    时间:2017-08-24 18:08:0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帆 许兼畅

      东北网8月24日讯(记者杨帆 实习记者许兼畅)这个世界上,很少有食物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番茄是少有的一种。无论是意大利面,还是俄罗斯的罗宋汤,抑或是中式的番茄牛腩、茄汁大虾……每个老饕心中一定有一个或几个关于番茄的美味故事。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位老人,他的一生被番茄所诱惑,和番茄有着不解之缘。今天我们来说说关于“番茄爷爷”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种子,农民种植番茄,种子全靠进口。经过50多年,从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试管里诞生一颗真正的“中国心番茄种子”,到第一只“中国红番茄”,再到如今的红、黄、绿、紫各色,大小形状不同,酸甜口感各异“庞大”的番茄家族,是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景富和他的团队一路创新,创造着奇迹,也让番茄这个家族在水果界、蔬菜圈内成为“名门望族”、“大户人家”。

      第一颗“中国心”番茄的诞生

      【番茄】那是1973年的冬,“我”是一粒种子,住在东北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每天被一位“痴情”的男子守护着。春天“我”被小心翼翼的栽进校园里的温室大棚里,那里常年不低于35度,可是这个“痴情男子”不怕热时刻关注“我”,从破土而出、到发出一个小芽、到长成一个番茄苗该有的样子、再到开出第一朵小黄花,“我”越来越爱这片黑土还有这个30岁的“痴情男子”。

      【旁白】当时,国内的加工番茄基本选用日本、美国、意大利的品种,加工番茄品种“东农701”成为我国第一个国产品种、后改良成“东农706”,20年不倒翁,解决了当时有名的松江罐头厂、肇源罐头厂、牡丹江罐头厂等原料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农户、厂家的经济效益,推广20多年,是番茄界的“不倒翁”。

      对抗病毒的番茄

      【番茄】80年代,在我们番茄界流行着严重的烟草花病毒,就像你们人类的“非典”一样可怕,我的同胞在病毒中丧生,农民不得不选用对抗这种病毒的种子。1983年,我在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出生了,1988年有了自己的名字“东农704”,一时间,我强大的免疫力、红红的脸蛋瞬间被全国人民喜欢上了。我的姐妹们高产、优质、抗病702、704、703、705四个品种也同时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

      我的主人李景富常说,“我感觉最幸福的一件事儿,就是704被全国农民认可,那时候没有网络,但是消息传的也可快了,每天收到20多封农民来信要种子。农民种一亩地番茄,当时就是万元户,黑龙江95%的农户都在种这个种子。辽宁、吉林、安徽、河北、河南等省份都在种。”

      再干十年实现番茄品种完全国产化

      我国每年种植1250万亩番茄,占设施栽培蔬菜中的47%,是重要的蔬菜、水果。目前,在高端番茄种子市场中,外国的许多品种还占据大部分市场,要实现番茄品种的完全国产化还需要继续的研究。2010年,李景富团队育成了代替西班牙罗曼品种的番茄品种,这种便于一次性采摘、货架期长、结果性能好的品种种子一颗仅6分钱,是外国品种价格的1/10。近几年来,李景富团队育成了品质优良的番茄新品种“水果性番茄”,代替了日本的“草莓柿子”,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周边种植并已经投入高端市场,非常受欢迎,仅在大庆,冬天卖到20多元一斤的高价。

      李景富说,近几年,番茄在耐储运性能上加强,但是口感有所下降。今后,他还要在优质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基础理论、育种技术、种子资源选择等方面继续创新,挖掘、选择聚合多种优秀基因,培育出多种抗病的种子资源,让人们吃到更好吃的番茄,让更多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记者手记

      75岁的李景富还整日奔走于实验室、田地间、讲台上,那个走进田地,一身泥土的他不像一位教授;那个站在讲台上,依旧喜欢带着帽子的老人更像一位农民。披星戴月的奔波只为番茄的一颗“中国心”,他常说,“我这一辈子至干了两件事,培养了人才、育成了品种,这两件事儿还没有干好,我还得接着干呢!”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