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一个蔬菜产业基地的扶贫实践:“扶贫菜”拿到大订单
  • 一个蔬菜产业基地的扶贫实践:“扶贫菜”拿到大订单

    时间:2017-04-07 23:17:54  来源:贵阳网  作者:

      蔬菜装车启程向贵阳进发。

      女工们在黔南良亩基地劳作。

      通过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农委等单位的奔走努力和牵线搭桥,来自全省各地的30家蔬菜生产企业和合作社与省内多所高校面对面对接,其中,都匀良亩道芬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12所高校签订购销合同,优质蔬菜将直接从地里供应高校食堂——

      ■文/刘雪红 ■图/李庆红

      “黔南的蔬菜在广州江南市场非常抢手,消费者抢的就是绿色生态。”广州海特果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炳锡介绍,2011年,公司与都匀市良亩道芬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结成合作伙伴,在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流转土地1200余亩,连片规模化示范种植城郊型蔬菜,采取一年二至三熟的高效种植模式,产品主销贵阳石板物流园、广州江南市场和都匀本地市场。

      公司的加盟,不仅让良亩基地种上了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带来让当地群众感到陌生的种植新技术,而且产品直销广州江南市场,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加上生产环境的绿色生态,良亩蔬菜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去年,基地共生产商品蔬菜6000吨,总产值1500万元,是都匀市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也是都匀市重点打造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

      基地采取“农业园区 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公司负责品种、技术和市场销售,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当地463户农户流转土地后在基地打工就业,其中有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已有20多户通过在园区就业实现脱贫。

      基地共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蔬菜7000余亩。这些种植户都是在公司打工多年的务工人员,拥有娴熟的种植技术,了解公司的销售渠道,他们领回种子、蔬菜苗后,又将种植技术传授给家中的老人和亲戚朋友,形成了千家万户的生产,合作社随行就市收购蔬菜。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销售量,而且大大减少了合作社的生产成本,同时,彰显了合作社带民致富的作用。

      目前,都匀市已在良亩基地划出150亩地作为墨冲镇150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农耕园”,采取统一规划、政府补助,搬迁群众自愿申请认耕的方式,户均可申请认领1亩,可自行耕种,也可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有劳力的贫困户还可优先在基地务工,实现稳定脱贫。

      一个蔬菜产业基地的 扶贫实践

      3月18日下午2点,位于贵阳花溪大学城的贵州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会议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订货会在这里举行。来自全省的30家蔬菜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将自己的蔬菜产品搬到现场展示,与大学城各家高校实现供需直接见面。都匀良亩道芬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贵州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签订了12份销售合同,成为当天与高校签订合同最多的一家合作社。拿到这12份沉甸甸的合同,合作社理事长陆道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积压在冷库里的几百吨优质花菜终于可以以保本微利的价格找到了“婆家”。

      这是由省商务厅、省教育厅、省农委联合主办的一场为蔬菜种植企业、合作社寻找销路的农产品产销对接现场会,目标瞄准销量庞大的省属各高校。这同时也是贵州省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打响的“当头炮”。

      菜市价格虽然揪心,但政府的主动作为让贵州菜农在这“倒春寒”中感受到了满满的暖意。

      “暖冬”天气逼出菜价“倒春寒”

      有媒体报道,威宁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莲花白300亩,总产量1200吨,价格300元一吨,与去年价格700元一吨相比,损失40多万元。300亩白菜损失50余万元,250亩白萝卜损失近百万元。

      春节过后,全国性蔬菜“烂市”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

      受暖冬气候的影响,北方省市蔬菜丰收,而广东等南方省份蔬菜受去年台风影响,采摘期从去年12月中旬推迟到今年1月中下旬,与海南冬春瓜菜和北方设施蔬菜收获期重叠,形成上市高峰,导致价格持续走低。同时,各地将蔬菜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扶贫产业,面积加大,产量大幅增加,也导致了蔬菜市场供过于求。

      “烂市”的蔬菜主要以叶菜类为主。黔南州农委总经济师、州蔬果中心主任李琼芬预测,价格低迷的情况将会持续至4月份,到了茄果类蔬菜上市,蔬菜价格将会有所回升,目前,挺过这次“倒春寒”成为关键。

      蔬菜产品主销广州的都匀良亩道芬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因广州江南市场菜价低到令商家却步,而不敢贸然销售。陆道芬介绍,去年,合作社的白菜苔销往广州,价格在每公斤3至4元,而今年低至每公斤0.6元至0.8元,连工人采摘的费用都不够,更别说运输费了。连广州市场最好销的花菜也低至每公斤1元左右,又不忍心看着它烂在地头,只得将花菜储存在冷库里,期待销售奇迹出现。

      产销对接 高校采购

      3月10日,省农委总经济师向青云率省农委“蔬菜专班”到都匀良亩调研。

      看到优良的生态环境里生长出的满园绿油油的优质蔬菜,省农委的专家们倍感欣慰。却不料,陆道芬一脸苦相地说,现在都不敢喊工人来采摘了,采多少就亏多少,宁可烂在地里。

      随后,陆道芬带领专家们来到合作社冷链物流中心,几个冷库囤满了花菜,由于价格太低,无法销售。

      看着这么优质的蔬菜销不出去,向青云心急如焚。当下正是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如果只一味让老百姓种植而不管销路,那么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回到贵阳后,向青云立即带领省农委蔬菜专班向省政府反馈信息,引起了副省长秦如培的高度重视,决定第二天即3月11日召开紧急会议,专门听取良亩合作社的情况汇报,当天就达成了为全省蔬菜种植企业、合作社举办省属高校专场产销对接现场会的意见。

      3月18日上午7点,都匀良亩基地里热闹非凡,10多名当地妇女冒着小雨在地里采摘蔬菜。“请嫂子们按标准采摘,今天的蔬菜要拉到贵阳去和其它地方的蔬菜PK,销不销得出去,就看今天了!”采摘现场,陆道芬一再叮嘱工人。

      “尽管现在蔬菜不好销,但合作社给我们的工资不降低、不拖欠,如果蔬菜再销不出去,老板也要着拖垮,我们打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了。希望合作社能渡过这个难关,蔬菜销出去了,我们才有钱可赚。”一位工人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3月18日的产销对接现场会上,都匀良亩基地送去的白菜苔、花菜、西兰花等蔬菜样品受到了各大高校的青睐。“我们的基地自然环境优美,是用天然矿泉水浇灌出来的绿色蔬菜,我们的蔬菜品种齐全,耕作全过程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品质优良。选了我们的蔬菜,直接从地里进到食堂,省掉中间环节,便宜又新鲜。”在产销对接现场,良亩蔬菜的好品相,再加上陆道芬的宣传推介,吸引了众多高校采购商,并当场与12个高校签下了12份销售合同,成为当天最大的受益者。

      产业扶贫 适销对路

      当天,良亩合作社签下12份购销合同的喜讯传到了州农委。蔬果干部们精神为之一振。

      黔南州农委主任柏林松表示,黔南马上也要组织一次“农校”对接活动,让黔南的优质蔬菜直供黔南的各大高校,让黔南高校学生吃到本土最优质的蔬菜,让黔南的菜农就近轻松赚钱。

      据了解,近年来,都匀良亩基地采取“农业园区 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通过产业示范带动,解决贫困户及易地扶贫搬迁户就近就业问题。目前,良亩蔬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共1200亩,解决当地463户土地流转户及墨冲镇150户易地搬迁贫困户732余人的就业务工问题,贫困户、易地搬迁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和优先务工,实现稳定脱贫。每年基地约有8个月的用工高峰期,每天需100多名工人同时做工,每年可解决800多人的务工问题,人均全年可增加收入14000元。

      柏林松介绍,在黔南,像良亩这样的产业扶贫基地还有很多,贫困户与基地实现捆绑发展。产业扶贫不仅要在项目资金方面对这些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给予大力扶持,还要在销售环节、技术服务、宣传推介等关键之处“扶”上一把,送上一程。

      3月19日上午,陆道芬打来电话说,目前正与各签约高校进行对接,了解高校需要蔬菜的各种规格、销量、标准、价格,对接好后,于3月下旬向12所高校供货。

    1 2 下一页 显示全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