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社区残疾人助理员 拷贝真情输出爱
  • 社区残疾人助理员 拷贝真情输出爱

    时间:2018-03-15 10:34:26  来源:  作者:

    张丹在写工作日记。

    东北网3月15日讯 儿时一次事故,他左腿落下了残疾,但凭着顽强的毅力,张丹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如今,张丹在公益性岗位上工作已经近6年,对这一岗位的活儿也已轻车熟路了。

    大脑是社区残疾人“数据库”

    张丹,1972年出生在木工机械厂一个工人家庭。天有不测风云,张丹5岁那年,一天在幼儿园,他不慎摔伤,左腿落下了残疾。2012年一次偶然机会,张丹看到媒体刊登了一则东安区要招聘残疾人公益性岗位的消息,张丹说,当年报名应聘的人有180人左右,就招42名,他以第九名的名次被录取了。

    那一年,张丹作为残疾人助理员在福民社区上班了,专门为社区里的残疾人服务。因为自己从小就在福民社区这片儿长大,所以张丹觉得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应该不是难事。但是刚上班,张丹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由于要填报各种相关表格,所以必须得会电脑。”张丹说,自己下岗后在家中照顾父亲,基本上与社会脱了节,根本不会摆弄电脑。所以,他只得硬着头皮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张丹就可以熟练地操作电脑上的各种报表工作了。

    “我们社区有残疾人190名。”说到社区里的残疾人人数以及他们的家庭状况,张丹就像一个“数据库”,那是张口就来。可这背后的付出却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因为除了了解这些残疾人的本人情况,还得清楚其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了解190名残疾人的家庭成员就是至少两三倍的工作量啊!”

    在繁重工作中找到快乐

    为掌握全面情况,他进张家,出李家,对社区每一位残疾人的家庭状况、年龄和特长等基本情况做到了然于胸。由于身体有病,一些残疾人的脾气都不太好,为此,张丹还受了不少委屈。“有些脾气不好的残疾人冲着我发火,我仍然得耐心向他传达一些相关政策。”张丹说,其实,他自己脾气就不太好,别说,因为干了这个活儿,他发现这两年自己的脾气竟然“莫名”地变好了。

    2013年初,张丹组织成立了“福民社区残疾人互助协会”,同时,发动社区居民去关心、帮助残疾人,逐步建立了40余名社区建设积极分子参与的残疾人工作网络,全面摸清辖区内190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建立了规范的残疾人数据库。为了提高社区单位和广大居民“扶残助残”的积极性,张丹想方设法整合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了社区残疾人“爱心超市”和“爱心基金”。

    每逢节日,张丹还会把残疾的孤寡老人接到协会共度佳节,并组织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为了便于残疾人与自己联系,他还专门制作了“爱心服务卡”,上面印有他的手机和电话,“有的残疾人连楼道脏乱的事儿都找我”。

    张丹说,有时感觉真的挺累,总有忙不完的活儿,但是他又觉得这份累让他原本平凡的生活又多了一份快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