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上的志愿者。记者苏强摄
黑龙江日报2月1日讯日前,道里区顺利通过全省2017年度志愿服务工作测评考核,道里区志愿服务工作继续名列榜首,这已经是该区第五年蝉联这一桂冠。据了解,在该区23.3万志愿者中,有一群志愿者最为亮眼。无论酷暑寒冬他们常年坚守在该区的主要街路、公园广场、校园周边,用他们的一张笑脸、一声哨响、一个动作、一句温馨提示维持着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传递着文明出行理念。他们就是该区“情暖冰城365・文明出行志愿服务项目”中的文明交通志愿者。项目起步两年来,400余名志愿者在这一岗位上默默坚守奉献着,该区更是通过嘉许回馈机制保障此项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让该项目成为叫响该区乃至全市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志愿者引导让文明出行成为习惯
“现在是红灯,请您稍等。”“您好,请后退,斑马线上不能停车。”……今年冬天,冰城的气温可谓“冷酷到底”,然而该区60岁的文明交通志愿者迟玉杰却依然每日坚守在她的交通岗位上。尽管脖套帽子挂满了冰花、胳膊腿脚冻得麻木,但迟玉杰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交通引导的每一个手势都做得十分标准。“交通志愿服务者服务的环境虽然有时很艰苦,但看到因为我们的付出,市民的出行更加文明,城区的交通更加和谐,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迟玉杰告诉记者,当年她是自愿加入这支队伍的,“退休之后能为城市发挥点余热,我觉得很光荣。”迟玉杰满足地说。
在中央大街和西五道街路口,来自济南的游客王聪,得到交通志愿者丁玉霞热情的指路帮忙后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哈尔滨的交通志愿者不仅维持秩序在行,更是百事通,从他们身上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哈尔滨人的热情好客,为他们专业周到服务点赞。”王聪满意地说。事实上,被他夸赞的丁玉霞是该区文明交通志愿者中出了名的百事通,除了掌握交通常识外,她还购买了许多有关区情市情的书籍学习,“站在岗位上,我们就像城市的窗口一样,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作为志愿者我们要不断延展服务的内容,把我们的服务真正打造成为文明城市的一张名片。”丁玉霞说。
“交通秩序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从2015年12月起,道里区启动‘情暖冰城365・文明出行志愿者服务项目’,组织400余名志愿者在友谊路、尚志大街、新阳路、埃德蒙顿路等10余条主干道的30个重要路口、20个公交站台,斯大林公园、九站公园等9个公园广场设立常态化文明出行志愿服务岗59个,开展文明出行志愿服务。”道里区委宣传部长岳立娟表示,志愿者每日平均4个小时的在岗时间,不仅有效地维持了交通秩序,还引导了更多市民自觉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来,遵守交通规则,让文明出行成为一种习惯。
嘉许回馈让志愿服务常态化
1月26日,服务在岗位上的该区文明交通志愿者们收到了一份来自该区的慰问大礼包,棉帽、围脖、手套、热帖等物品让志愿者们暖在身上更热在心里。事实上,这只是该区嘉许回馈文明交通志愿者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奉献者有保障,促进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2015年,‘情暖冰城365・文明出行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以来,区里每年都有固定资金投入用于志愿者的嘉许回馈。”岳立娟告诉记者。该区为每一位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者购买了保险,同时在相应季节为志愿者们统一购买服装,不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观剧、游览活动,并在重要节假日为志愿者们发放相应的慰问物资。
“区里多种形式的嘉许回馈,增强了我们身为志愿者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因为无论哪种形式都是社会对我们的一种关怀和认同。”文明交通志愿者张强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完善嘉许回馈机制的同时,该区对每一名志愿者都会定期开展培训工作,让他们了解相关交通法律法规、交通标志、信号和交警指挥手势的具体含义,以及相应的区情信息和急救常识,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开展。
长效机制打造靓丽志愿者风景线
志愿者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点赞,如何把这道靓丽的风景线一直保持下去,道里区政府将在新的一年里逐步加大嘉许回馈制度的资金投入,新增的经费主要用于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区文明办将给志愿者配备统一的口袋书,包含旅游景点、商场超市、公园广场、街道社区、机关学校等百姓生活常备的内容,通过口袋书一目了然,让志愿服务更加接地气,更加高效化、人性化;通过培训让志愿者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未来的志愿者队伍将身兼文明引导员,政策区情宣传员,居民百姓的服务员,道路卫生的清洁员等职能于一身。对不文明的交通行为进行劝阻疏导,对外来的游客进行文化旅游知识和区情讲解,对有困难的百姓第一时间提供周到细致服务,随身携带垃圾袋,对岗位周边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未来的志愿者队伍还是一支逐渐年轻化的队伍,通过向社会招募等方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让更年轻、知识层次更高的有志青年不断充实到志愿者队伍当中。未来的志愿者队伍还将是一个典型辈出的队伍,通过选树优秀志愿者典型,以点带面,带动更多人的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志愿服务,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志愿者光荣,人人争做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