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清明节 去安顺屯堡看看
  • 清明节 去安顺屯堡看看

    时间:2019-04-04 19:03:17  来源:贵阳网  作者:

      一个族系的人去上坟的路上   摄影/王祥胜

      挑清明水   摄影/王祥胜

      核心

      提示

      贵州安顺住着一群人,他们虽身处现代却依旧说着六百年前的明朝官话,穿着六百年前的汉阳凤装,住在六百前的石头寨子里。他们就是屯堡人,明洪武年间,因“调北征南”而由中原迁移至此地。在被山河阻挡的安顺,他们被留在明朝的时光里,至今仍守着六百多年前的生活方式。因此,屯堡人又被称为明朝遗民。

      清明节这一天,屯堡的女主人会起个大早来插柳,家家户户会摘野菜来制作清明粑,同姓族人会凑“坟山银子”上大坟……这些习俗就像停留在六百年前的时光录像机,还原了明朝的清明节是怎么过的。

      明朝怎么过清明

      挑水插柳祈平安

      清明时节的早晨还带着些凉意,屯堡的妇女会早早地起身,到户外去摘一些柳枝。回到家中,她会挑最好的一枝,打上一碗净水,将柳枝与净水虔诚地供上,然后双手合十,俯身拜一拜,嘴里碎碎念着:“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额外多出的杨柳就会插在门框上,待天大亮,一家老幼都起床洗漱完毕,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摘一小束杨柳插于发间,或别在衣襟上。虽然在外工作多年,但本就是屯堡人的贵州屯堡文化研究会会员任君黎仍记得家里的老人常说:“清明不戴柳,死去变黄狗”。

      据任君黎介绍,屯堡人在清明节戴柳插柳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一直以来,柳树常被借用来抒发离别的不舍,清明戴柳就是为了思念逝去亲人。

      除了摘杨柳,清晨早起的还有挑“清明水”的人。据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傅家寨人王祥胜介绍,傅家寨有个说法,谁家的“清明水”挑得早,就预示着这家人今年的庄稼不缺水,风调雨顺。

      为了讨一个好兆头,傅家寨的村民会起个大早,到村口挑“清明水”,挑水路上大家争先恐后,十分热闹,而挑到家的“清明水”一定要舀满一碗水供在大四方桌上。

      屯堡人的“集体野炊”

      油菜花开,鸟语花香,清明时节人们为了祭祖走入山间地头,何尝不是一次郊游。祭拜大坟山、二坟山、小坟山……屯堡人上坟多则有上千人,大家席地而坐享用祭祀之后的供品,说起来也算得上是屯堡人整个家族的一次“大型集体野炊”。

      据董汝驹介绍,黔中董氏家族每年组织“上大坟山”都会有千余族人参加。清明节当天一大早,族中的青壮年带上所有提前处理好的食材上山开始准备当天的“上坟菜”。

      上坟菜中,一般有鸡渎豆腐、回锅肉、蒜薹炒肉、炒蚕豆……蔬菜都是当季最新鲜的。

      吃上坟菜还有个讲究,不用盘子、没有桌椅,大家在坟前席地而坐,所有的菜只盛在一个锅里,这就叫“一锅香”或“一锅熟”。当然,每一个家族的上坟菜都各有不同,所以常常会听到吃饱喝足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谁家上大坟的菜太好了,我都搞了两碗饭……”“谁家上小坟的菜好吃,有腊肉、豌豆……”

      扫墓也称“挂山”

      清明扫墓,屯堡又称之为“挂山”或“上坟”。

      屯堡人的墓一般葬在山腰,平常很少有人会去。坟头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淋,有的杂草丛生、有的塌陷低落。儿孙晚辈们就需要铲除杂草,或用石头、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

      挂山前要预先准备好刀头(整块的白斩猪肉)、咸蛋、血豆腐、腊肉、花生米、米酒等拜祭先人。由年长辈份高的开始,引领儿孙晚辈们在祖宗坟前祭拜。

      据《黔中董氏族谱》编委组组长董汝驹介绍,每年清明节上坟,董氏一族千余人就会聚集在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董官屯进行一场隆重的祭祖仪式。此时,全族子孙要聆听先祖的往事和祖训。

      这样隆重的仪式叫“上大坟山”,是屯堡人清明上坟的第一拜。

      采花花做粑粑

      屯堡乡间有一首童谣:“过清明,采花花,妈妈拿去做粑粑,做粑粑,不会熟,你爸掀你妈摔下楼……”这首略带霸道的童谣唱的就是“清明粑”。这是一种多年来代代相传的民间美食,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清明节这天,用蒙蒙花做的米粑是屯堡家家户户必吃的主食。

      蒙蒙花是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清明草。它学名又叫佛耳草或鼠曲草等。清明节的时候,草上有一层白毛,摸起来绵绵的,正好鲜嫩,是清明粑必不可少的独特食材。

      屯堡人将蒙蒙花的草尖采摘回家洗干净,和着糯米粉,做成粑粑,要是嗜甜就包引子红糖馅,嗜咸就包上香椿腊肉馅,放到煎锅上一烙,熟了之后两面带着些许金黄,一口下去,甜馅的引子红糖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就算知道会烫嘴也会忍不了立马吸住。

      无论里面的馅是甜是咸,清明粑的皮子都隐隐有股子清香,那是蒙蒙花的功劳,是春天的香甜气,这就是为什么这种食物只在清明节才有的原因了。

      本报记者 董容语

      清明前后有节日

      情人节“三月三”

      清明节前的“三月三”,即农历的三月三日,相传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而贵州民族众多,自然少不了各具特色的节日氛围。在这一天,许许多多的靓男少女成群结队对歌定情,互赠信物,幽会密林深处,所以三月三也常常被称为“情人节”。

      狂欢节“四月八”

      清明节后的“四月八”,是苗族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古代的英雄亚努而形成的节日,因此又称亚努节,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天,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满家村,当地傩技师会带领村民烧香、烧纸、祭拜神柱、打糍粑、敲锣打鼓、吹牛角等传统方式庆祝“四月八”,用最虔诚、最古老的方式追忆先祖。

      这些节日,大大地丰富了春天的含义,也大多和“清明节”传递感恩、祭祖、祈求美好愿望的意义不谋而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