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阳“点菜式”送医进村 打通“高一格”扶贫的健康之路
  •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阳“点菜式”送医进村 打通“高一格”扶贫的健康之路

    时间:2017-05-09 10:13:02  来源:贵阳网  作者:

      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是2017年贵阳市评定的20个特别困难村之一,这个拥有335户1335口人的村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800元的就有95户274人。不过,大洪村的穷,不仅体现在整体收入水平上,更体现在因为偏僻而导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落后上。

      2017年,贵阳市明确由市领导带队对包括大洪村在内的20个特别困难村进行扶贫攻坚,大洪村因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总体发展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相继出炉,在此带动下,大洪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规划先行,小细节也不能落后。针对帮扶工作中发现的大洪村医疗条件落后、卫生状况较差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以健康扶贫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去大洪村“赶集”看病

      5月4日一大早,红星村村民董启文就带着2岁的娃娃去大洪村,和她一起出门的,还有不少邻居。快到大洪村的时候,董启文发现,很多其他村子的人也在往大洪村赶。乡亲们互相打着招呼,“看专家去啊?”“就是就是,难得的机会啊!”

      原来,5月3日,镇里通知,城里来的医生要到大洪村小学给村民看病。于是,大洪村附近的红星村、光明村、何家洞村和中坝村的村民闻风而动,都想找城里的专家看看病、检查一下身体。

      “我们村交通不方便,生病一般就是在村里或镇卫生院抓点药,最多也就是到县城医院去看看,哪里敢想城里的专家能来村里给我们看病哦。”53岁的郭森群早上8点就来排队了。她的肠胃一直不好,家里人喊她去城里看,她一直都没有去,“进趟城要花四五个小时,还要到医院挂号,城里医院人多,我又怕弄不清楚,就一直拖着没去看。”郭森群说,“这下可好了,不用我跑,医生就来到家门口,还都是专家。镇里还安排车辆来回接送,太方便了。”

      看完了肠胃毛病,郭森群又去排队看她多年的腰伤。“医生认真给我看了病,还免费给我发了药,告诉我今后生活上要注意的事情。”郭森群乐呵呵地说,今天的这个队排得值。

      周义珍是石硐镇镇上的居民,听亲戚说大洪村有专家来看病,也抱着32天大的孩子赶来了。“孩子出生的时候,头部被挤压了,现在一个月了还是有很大的包块,担心得很。”周义珍说。

      给周义珍孩子做检查的是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江超,也是儿科的主任医师。“本来我准备抱着孩子去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看的,没想到不用跑不说,还是副院长给看病,真是太好了。”周义珍高兴地说。在为孩子认真检查,并详细询问孩子的日常情况后,江超告诉周义珍孩子问题不大,淤血正在消散,每天可以用热毛巾敷一下帮助散淤。听说孩子还没有补充维生素D,江超还给了周义珍一盒药。

      据统计,在5月4日的专家义诊活动中,来自贵阳3家医院的12位专家和息烽县的7名医生共为1000多人次的村民提供了医疗帮助,并免费发放价值近20000元的药品。

      “点菜式”送医入村

      打造精准扶贫新方式

      “这么热闹的场面,真的不多见。”江超是健康扶贫队伍里的“老人”了,在全省、全市参加过不下数百次的送医进村活动,这一次他感触颇深,“现在提倡的是精准扶贫,这一次义诊真的特别突出了‘精准’两个字。”

      这一次由市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的“精准”义诊活动,在市卫计委的支持配合下,共邀请了贵阳市3家医院,涉及妇产科、儿科、结核病科、眼科、中医科、康复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心内科9个科室的12位专家。“与过去套餐式的医疗下乡不同,这一次我们采取的是点菜式的送医下乡。”市人大有关专委会负责人说。进村义诊前,市县乡三级开协调会对大洪村进行摸底,研究分析病人的需求,根据发病率前十的统计数据,来安排医生。

      “村中老人多,老年病和慢性病十分普遍,所以此次义诊特别邀请来的中医科、康复科医生大受欢迎。此外,结合大洪村部分村民组居住密集、卫生环境相对较差、结核病发病率较高的情况,此次义诊还特别邀请了结核病方面的专家来村里,一方面看病,一方面组织讲座培训,宣传预防结核病的知识。”工作人员说,从现场火爆的场面来看,这个“脉”他们是把准了。

      “这些年,贫困村对卫生医疗的需求确实在发生变化。过去,妇幼方面需求比较大,但随着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开始将孩子也带出去,留守儿童减少,留守老人增多,老年病、慢性病开始变得需求更大。”江超说。这次参与义诊的科室更多的是眼科、内分泌、消化、心内等老年人更需要的科室。因此,可以看出组织方是花了心思的,真正做到了“精准”二字。

      建立长效机制

      把健康留在乡村

      当天,除了医生的义诊,医疗队还组织了两场卫生知识讲座,一场是针对村民的防疫知识讲座,一场是针对基层卫生工作者的业务知识讲座,来自石硐镇10个卫生院的65名基层卫生员参加培训。

      “这样的培训对于我们来说,太及时也太重要。”大洪村卫生室卫生员王屿说,大洪村曾经是石硐镇看病最难的一个村,村里人过去有个小病小痛,抓药都要到何家洞村,需要看医生还需要到石硐镇上去。村里有51个残疾人、10个孤寡老人和12个留守儿童,这些人一旦生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小病也容易变大病。

      今年3月,在大洪村扶贫解困定点包干工作指挥部及前线工作队的帮助下,大洪村有了自己的卫生室,而王屿就是镇卫生院派驻在大洪村的卫生员。“卫生室投用以来,每天都有三五个村民来看病,多数是感冒等常见病,还有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王屿说。现在卫生室还不具备打针输液等功能,接下来将继续完善,希望能对我们进行一些急救知识方面的培训。

      “健康扶贫不能靠一次两次的义诊活动,更多的是需要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建立长效机制。”市人大常委会一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高一格”扶贫的要求,进一步支持和帮助大洪村乃至石硐镇提升医疗条件,建设医疗队伍,整体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让通往健康之路成为大洪村的“高一格”脱贫之路。

      记者 钱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