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老百姓谈贵州这五年的获得感:安居乐业筑巢圆梦
  • 老百姓谈贵州这五年的获得感:安居乐业筑巢圆梦

    时间:2017-04-14 00:12:29  来源:贵阳网  作者:

        调查

      过去五年,贵州创建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等“1+7”重点开放平台,获批建设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国家级试验区,发展环境与平台得以优化。同时,全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23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372万人。在改革发展中撕掉了贫困落后的标签,夯实了发展的底气,老百姓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获得感明显。

      调查显示,大部分老百姓感到生活水平有了提升,认为住房和居住环境有改善,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说明

      2012到2016年,全省完成房地产投资9951.87亿元,年平均完成投资1990.37亿元,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均在20%以上。五年来,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6053.32万平方米,年均销售3210.66平方米,全省商品房销售额6908.6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保持持续增长,改善了城市居民住房需求。

      2012至2016年,我省累计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近174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62.19万套、经济适用房0.67万套、限价商品房854套、各类棚户区改造111.04万套。通过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消化存量商品房12.21万套,超过1100万平方米。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645.32亿元,省级投入自己40.83亿元。五年来,全省共改善了500多万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

      2012至2016年,全省改造农村危房180.13万户,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78.56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14.84亿元,省级补助资金25亿元,实现自筹资金38.72亿元。2014年,我省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房行动计划,计划从2014到2017年每年完成2.5万户小康房建设任务。截至2016年底,已完成7.5万户小康房建设。

      我省各地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问计于民、问题导向原则,针对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结合群众求美、求富等发展需求,开展了“三变”改革试点,积极破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困难、项目分散、资金缺口较大等难题,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经验。在27个试点县119个试点村开展试点,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798个,建成“投、融、规、建、管、养”六位一体的长效机制村庄62个。完成100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新增119个传统村落。力争用5到8年时间,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

        点评

      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勇:

      衣食住行,事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住房和居住环境,与经济收入水平一样,时时刻刻都与老百姓的获得感密不可分。

      人们常说“安居乐业”,先安居而后能乐业。住房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只有住房有了保障,人们才能安心生活、工作,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

      近五年来,随着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在城镇,随着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一大批城市综合体得到建设和发展。我省遵从山地生态特征,以蒸小笼的方式推进城镇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有声有色。城镇居民有了一个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家园。住房保障力度逐年加大,使低收入群体也享受到了住房改善的红利。

      在农村,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易地搬迁扶贫的实施,老百姓住房的面积、质量和结构都得到大幅改善。在广大农村,土房、危房已经基本消除,大部分群众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新房。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省老百姓的住房和居住环境成效改善前所未有,这反映出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决心和努力,值得肯定。

      制图:王玉

    故事 罗永华搬家:幸福事儿一桩又一桩

      2015年4月,春暖花开,罗永华的心情像花儿一样美丽。他一家四口搬进了位于惠水经济开发区易地扶贫搬迁综合体幸福楼2单元的新家。

      新家100平方米,政府为家里添置了电视、抽油烟机、电饭锅等家电和沙发、床、桌子等家具,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罗永华很开心,“锅碗瓢盆和窗帘,都是政府免费给的。”

      老家火塘村地处麻山地区,交通闭塞,生产生活环境艰苦。以前家徒四壁,破旧的瓦房摇摇欲坠,“风来风扫地,月来月点灯。”现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小区有物业保洁,还有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娱乐场所。

      “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罗永华感慨颇深,笑言“幸福来得太突然”。

      让罗永华更高兴的事情不止这一桩。

      第二桩:叔叔罗仕元一家就住在对面

      “我们两家本来就是房子挨房子的,搬过来住面对面,还跟原来一样,真的很好。”

      和罗永华叔侄两家一起搬出大山的,还有同村的12户贫困农户。他们多数是亲戚邻里,搬出大山后,依然住在同一个小区。

      第三桩:生活有保障

      搬进新家刚安顿好,就业部门就为罗永华联系了附近的家具厂上班,解决了一家人的生计问题。叔叔罗仕元则在小区找到一份环卫工作。

      第四桩:孩子上学有地方

      搬家之后,孩子们都能在附近的学校就近上学。这一点让罗永华尤其高兴,“能读书就不会再受穷啦!”

      ……

        (记者:陈毓钊  来源:贵州日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