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分享:多彩贵州这五年——老百姓的获得感
  • 分享:多彩贵州这五年——老百姓的获得感

    时间:2017-04-13 00:06:28  来源:贵阳网  作者:

      “老百姓获得感新闻发布暨分享会”现场。 记者 谢强 摄

      “获得感”是基于“获得”而产生的心理感受。无所获得,就没有获得感。因此,获得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真切的感受,是检验我们发展成就的“试金石”。百姓获得感的高低,决定着改革发展的成败与成色。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新征程中,贵州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奋力补齐短板、做优长板,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经济发展提速转型,经济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民生事业建设取得巨大进展,把为民服务的成果实实在在地“立”在了贵州大地上、“写”进了人民群众心坎里,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4月11日,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媒体记者、普通市民代表汇聚一堂,分享自己过去五年间在经济收入、住房和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交通出行、社会福利等方面感受最深的“获得感”。

    唐晓川(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副总队长):

    以前一些不敢想的高端消费品现在普及了

      十八大以来,贵州按照中央的要求,提出主基调、主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有目共睹。

      五年来,贵州经济增速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是收入增加了,腰包鼓起来了。农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2.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

      另外,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反映了政府努力做强橄榄形经济的努力取得了实效。还有一点,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五年来,贵州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7到9个百分点,居民城乡住房面积大幅度提升,以前一些想都不敢想的高端消费品,比如汽车、手机都已经非常普及了。

      相信随着省十二次党代会和党的十九大的召开,贵州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态势。

    高洁(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记者):

    百姓对未来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丹寨卡拉村,以制作鸟笼闻名。村民杨和昌编制鸟笼已经有15年。十年前,杨家的年收入不足千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这几年,村里成立了卡拉鸟笼专业合作社,鸟笼生产初具规模,并且开始在网上销售了。杨和昌从来没想过鸟笼能卖钱,而且越来越值钱。现在,他和妻子编制鸟笼每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除了供女儿上学、赡养老人,还修起了新房子。

      他们说,日子越来越好了。事实上,杨和昌的增收致富故事,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这几年,我们经常在基层采访,能明显感觉到,贵州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收入越来越多了,对未来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李伟(贵州理工学院老师):    

    是教育,阻断了我们村贫困的代际传递

      李伟的老家在德江复兴乡稳子溪村,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小时候上学要翻山越岭走10公里山路,只得寄宿。每个星期天下午,他要用一个蛇皮口袋背上一个星期的口粮去学校。因为要走山路,他怕磨鞋,舍不得穿,脱下来打光脚。星期五下午,又打着“光脚板”回家。

      考上大学,李伟才第一次走出大山。从硕士、博士,公派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留学,直到在贵州理工学院任教。李伟说,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在他的示范下,4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走出了3名博士、2名硕士,获得本科和大中专学历的将近20人,很多人都有了稳定的工作。村里也通了公路,建起了标准化篮球场、太阳能路灯。

      他说,是教育,让村里人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邓金萍(瓮安县瓮水街道花竹社区居民):    

    百姓住上廉租房,上厕所不用跑远了

      “瓮安的发展非常迅速。”在邓金萍眼里,五年来瓮安日新月异。特别是住房环境得到了改善。

      邓金萍说,五年前困难群众住上楼房是一种奢望,“住棚户区,上个厕所都要跑很远。”

      “现在,国家的政策非常好,廉租房、公租房逐渐在修建。瓮安县城大部分老百姓都住上了廉租房。”   邓金萍说,现在大部分群众都住上了楼房,小区有健身设施、娱乐室,城市还修建了湿地公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安居才能乐业。”

      “现在瓮安的治安真的非常好,晚上再晚回家都不怕。”

      邓金萍用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述着一个基层群众眼里的幸福。

    李思瑾(当代贵州杂志社记者):  

    与父辈相比,我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在李思瑾心中,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就是像电视剧《爱情公寓》里演的那样,“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最爱的人就住在对面”。

      李思瑾在一次采访中认识一个飞行员。飞行员大学毕业不到两年,飞国际航班,回到贵阳就住在酒店。飞行员说,酒店条件非常好,但是没有归宿感。

      去年4月,飞行员搬进了贵阳市的一处公寓,才找到了家的感觉。他经常约朋友到公寓一楼打台球、玩桌游,通过公寓组织的活动,交到很多朋友,日子过得很开心。

      被飞行员的描述吸引,李思瑾探访了这处现实版的“爱情公寓”。她立刻就被这里吸引了:这里有咖啡区、放映区,还有清新的绿植,有清雅的音乐……文艺范十足。

      “这个公寓就是一个温暖的家。与我们的父辈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李思瑾说。

    文健(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    

    我们一直尽心尽力让文化娱乐设施进社区

      “大力开展住房保障工作,保障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体现了中央的决心,更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关注、关心民生的魄力。”文健说,小区里有文化娱乐设施,是贵州积极倡导的工作。

      2014年,文健随省领导到住建部汇报工作。当时,省领导的几句话,让文健印象特别深刻:我们跟发达地区比,差距大,很穷,但是让文化娱乐设施进社区,我们一直尽心尽力在做。

      “贵州一直在努力。”文健说,“刚才邓大姐和小李记者说的故事,代表着老一代和新生代心目中的幸福。它告诉我们,通过政府的努力,通过自己的奋斗,所有人都可以圆住房梦。”

      数十家家高校师生团队、小微企业入驻,贵安新区大学城双创园火了。记者 邓刚 摄

      湄潭田家沟村民用歌声“十谢共产党”。记者 谢强 摄

    1 2 下一页 显示全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