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美丽中国跨界科考第四天:寻找传说中会飞的鱼
  • 美丽中国跨界科考第四天:寻找传说中会飞的鱼

    时间:2017-03-30 13:19:11  来源:贵阳网  作者:

    9月9日,习水县大雨如注。早晨8时,5条线路的科考队,按原计划向既定路线出发。

    当天的重点,一组探寻习水河源头,寻找一种神秘的鰼鱼,据称它会飞,习水县名也与之有关。另一组,则沿着习水河前行,探寻河岸孤立巨石、或崖壁上的“蛮子洞”——这些人工开凿的方孔,跨越了从汉晋到明末上千年历史。

    中午,气象条件愈发恶劣。习水县气象局发布蓝色暴雨预警,部分乡镇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出于安全考虑,科考队的部分计划被迫改变,以致科考队无缘亲眼看见鰼鱼“飞起来”的场景。


    两只不同身形的华吸鳅与神话中的鰼鱼造型对比

    9月9日,美丽中国跨界科考第四天,贵阳晚报记者兵分两路,一路跟随专业科考队一线前往乌稍丘探秘传说中会飞的鱼“鰼鱼”。当日,大雨始终持续,坏天气未能阻止科考队前进的步伐,雨伞、雨衣、摄影防雨罩齐上阵,只为找寻鰼鱼。

    汽车沿着丹霞石壁穿梭2小时抵达习源村乌稍丘地带,该地位于贵州习水与重庆綦江交界地带。汽车行驶至不起眼的小山坡缓缓地停了下来,习水县志办工作人员袁永贵告诉记者,位于山路下方的“y”型泥地就是习水河源头。

    两处溪流顺势从山脊而下在此交汇为源头,无数细流汇聚便形成现在的习水河,上世纪80年代末县志办多次对此地进行考察。该地位于山脊,且植被丰富,常年处于有水状态,最终确定此地为源头,源头距离赤水河合合河150公里。

    据《山海经传》记载,传说中的鰼鱼是一种会飞的鱼,外形酷似喜鹊且御火。清朝道光遵义府志记载,这种会飞的鱼是存在的,活跃于习水河一带。在习水当地,鰼鱼的故事流传家家户户,习水地区是先有鰼鱼再有水,二者结合便有了鰼谐音的同音字习,这才有了习水地名的由来。

    为探秘鰼鱼如今在此是否存在,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生物系主任唐文乔教授这里找到了答案。

    唐文乔告诉记者,根据民间说法与他上世纪90年代初在此科考论证,发现的中华金沙鳅与神话中的鰼鱼外形十分接近。“只是神话传说把它过分夸大,中华金沙鳅可像壁虎一样在石壁上攀爬,攀爬的同时还可跳起来前行,最大的身形与壁虎差不多,身形瘦小且骨骼大。因此当地人没有将它当做食材,该物种活跃于习水河与綦江河流域。”

    当日,因天气缘故未能按原计划前往原定考察点。在前往新规划的考察路线途中,途经一村民家意外发现收获。大家扎堆咔咔按动着快门,嘴里不停地叫“唐老师快来啊”。经唐文乔确认,发现的这个手指拇大小的小家伙学名叫华吸鳅,外形与中华金沙鳅有所不同。中华金沙鳅尾巴比华吸鳅尾巴长许多,身形也比华吸鳅大,和壁虎体积差不多大。

    当日,最终未能亲眼看见中华金沙鳅,稍有遗憾。


    酷似虾须的虾藓


    池中的小蝌蚪

       探秘生态

       丹霞谷的生物多样性

    “哇,太少见了。”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彭涛副教授激动地说。石壁上的苔藓为虾藓,这种藓类植物在喀斯特地区较为少见,虾藓喜阴暗潮湿的环境生长,外形酷似虾子的须。他告诉记者,由此可以论证丹霞谷生态环境良好,造就了生物多样性。

    与此同时,一旁的杨卫诚也有了发现,阴暗的水池中,小蝌蚪正自由地游动。杨卫诚告诉记者,发现的这些蝌蚪名为棘蛙,雄性腹部带有黄瓜外皮似的小刺,特征较为鲜明。在人们在常识中,蛙类的繁殖期都在4-5月份,需90天的生长周期生长,形态才得以成为蛙。

    在这里发现的小蝌蚪已有40天大,变成青蛙的时候已是11月了,常规来说冬季气温低,是不会产卵的。棘蛙还是蝌蚪时生长环境在12-25摄氏度为最佳,这样棘蛙在此一年即可产卵4次,仅农历2月天冬眠,这也说明这里的生态保护完整,利于棘蛙的生长。


    岩崖上的岩刻


    一处崖墓群


    经典崖刻组合

    探秘人文

    习水河畔跨越千年的汉阙

    9月9日,新增的第5条线路,要从贵州和重庆交界处,沿着习水河逆水而上,调查一批“蛮子洞”。贵阳晚报是唯一获得邀请,参与该线路考察的媒体。

    “蛮子洞”,其准确的名称是崖墓。这种墓穴,或开凿在高山绝壁,或开凿在临河孤立巨石上。“老人们说,这是几千年前蛮子的坟墓。”在黔渝交界处的坭坝乡飞龙山村10组,退休教师老贺说,所谓“蛮子”,其实是最早的原住民,可能是少数民族。

    飞龙山村的紫云小河边,突兀的丹霞巨石临河一面,有这样一个接近正方形的“蛮子洞”。早已被毁掉墓门的穴内,墓门两侧,各有一副线雕的汉阙。这种汉阙,被贺老师和村民认为是“塔”。他们的理由,是旁边还有一个呈作揖状的线雕人像,以及一些似表现飘飘欲仙的线条,还有空中的飞鸟,“古人或借此表达登塔成仙的愿望”。

    这样的汉阙图案,之后在三岔河镇、大坡乡境内均有发现,只是图形有明显区别。而这种区别,可能与建墓时间或匠人创意有关。

    考古专家李飞说,汉阙是一种具有仪式性的建筑,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因此,从黔渝交界处逆赤水河而上,调查的8穴崖墓中,刻有汉阙的仅有3座。

    本次考察的8座崖墓中,4座有文字,其中3座刻有建造时间等内容。

    其中,表达最为精确的,是三岔河村的一孔崖墓。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墓穴外左侧石壁上刻着:章武三年七月十日姚立从曾意买大父曾孝梁右一门七十万毕,知者廖城杜六葬姚胡及母。

    章武三年,即蜀汉年代,公元223年。李飞说,该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说:这一年,姚立花了70万(钱),从曾意处购买了其爷爷曾孝梁墓右侧的一块地方,用于安葬父母。

    在该墓左侧约80米处的崖壁上,还有3孔崖墓。根据“章武三年”墓的文字辩读,李飞认为,这3孔中的其中一孔,可能会早于“章武三年”崖墓,而且安葬的是曾意的爷爷曾孝梁。

    究竟是那孔崖墓安葬了曾孝梁?对此,李飞也有大致的判断,认为是中间呈长方形的一孔。而这种推测,基于对这批崖墓形制变化的分析——习水河边上,呈长方形的崖墓,其文字记载的年代,均相对较早。

    另外,李飞根据测量的结果认为,当时以崖墓形似安葬逝者,或许并不用棺材。“所发现的崖墓孔穴,长度和宽度大多都不足以放下一具棺材,甚至躺不下一个人。”他说,当时的葬俗,很可能是“拾骨入殓”。

    此前,三岔河崖墓,被认为是习水县境内发现最早的汉代崖墓。不过,昨天的新发现,可能要改写这个记录。

    在大坡镇典礼村的习水河边,竹林旁一长方形崖墓,刻有双汉阙、鱼、鸟等图案,最上方还有不少文字。只是,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严重,加上天已暮色,无法完全辩读。

    不过,李飞和陈聪轮流爬上楼梯,借助手机电筒等,辩读出几个关键的文字:熹(?)平五年、东汉新都。

    熹平,是东汉皇帝刘宏的第二个年号,时间为公元172年至公元177年。这个年号,仅使用了7年后,此后刘宏启用了其它年号。“如果辩读无误,该墓葬的时间,将早于‘章武三年’崖墓47年。”李飞说。

    李飞认为,47年,在历史上非常短暂。但墓刻文字所透露出的历史,却十分丰富。此外,这座早47年的长方形崖墓,也可能对习水河,乃至赤水河流域贵州境内该时期崖墓特征认识提供新的信息。

    “比如,我们看到的崖墓,有三种形制,一种是接近正方形,一种是长方形,还有一种是外面带有很长墓道的。”他怀疑,从现在获取的信息,长方形的崖墓,建造时间可能较早,另外两种则可能是由其演变而来。

    此外,在这次考察中,还首次在赤水河流域发现了南明时期的崖墓——三岔河乡天水池村“永历四年”崖墓。“这对于构建起赤水河流域崖墓年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飞说。

    本报记者 黄黔华 王弘扬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