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贵阳市“新两基”攻坚照亮孩子公平求学路
  • 贵阳市“新两基”攻坚照亮孩子公平求学路

    时间:2017-03-30 13:18:20  来源:贵阳网  作者:

      2016年12月,国检组专家实地查看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功能室建设情况。

      督导团考察贵阳市乌当区新久学校。

      肖慧

      怎样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贵阳市在2017年开年之际,晒出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

      继白云区、云岩区、观山湖区、乌当区、息烽县在2014年、2015年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验收,2016年12月,南明区、花溪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检查验收。

      继2015年南明区、观山湖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息烽县、开阳县通过县域基本普及15年教育及“两项督导”省督导评估验收,2016年12月,云岩区、修文县通过县域基本普及15年教育及“两项督导”省督导评估验收。

      至此,贵阳市基本实现教育“新两基”目标,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照亮全市孩子的公平求学路。

        回眸这两年

      晒出这样一份让学生家长都欢欣鼓舞的成绩单,源于贵阳市全面推进教育公平,深耕细作教育均衡发展。

      2015年,贵州省启动实施“新两基”攻坚,提出全省教育发展要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一头向普及学前教育延伸,一头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延伸,让更多孩子“能上学”、“上好学”。

      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在“新两基”攻坚进程中,走前列、作表率。坚定不移实施“教育立市”战略,提出用两年时间率先在全省全面完成教育“新两基”和“两项督导”工作目标。

      为确保目标顺利实现,贵阳市落实“七个优先”,即落实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设施优先配备。

      在学前教育方面,实施了第一轮、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普及进程明显加快,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社区公办幼儿园的覆盖面提升。“十二五”末,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88.6%,超过省定的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中学前教育85%的指标。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方面,打出实验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系列“组合拳”,以强带弱、强强共进、软硬齐抓,实现优质资源有效整合,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出台了《贵阳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管理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惠及学生12.9万人,基本保障所有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普及程度明显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3.6%。

      同时,贵阳市实施了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和“9+3”计划,坚持普职协调发展。普通高中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多元发展,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步伐,推进了清镇职教城建设,进一步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改扩建一批中职学校。“十二五”末,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90.47%。

      用两年时间,贵阳市实现预期承诺,率先在全省实现“新两基”攻坚目标。

      贵阳市乌当区实验小学迎国检。

      2016年12月,国检组在贵阳市花溪区义务教育均衡认定汇报会场。

        各区县探索

      贵阳市市、县两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紧紧围绕“教育立市”战略总体部署,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积极努力,扎实工作,深入实施“教育立市”战略,强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明确发展战略 强化政府行为

      全市各级政府突出组织领导,依法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督导检查制度,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年度重点工作。

      云岩区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把“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南明区区领导多次深入学校了解现状,解决教育实际困难;观山湖区力行“四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制度建设到位、经费保障到位),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花溪区建立监督和问责等机制,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序推进;清镇市建立市四大班子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定期召开教育专题会,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修文县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合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息烽县将教育督导内容纳入涉教部门、各乡(镇、社区)年终考评的范畴。

      加大教育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全市各区(市、县)政府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以“补短板、促均衡”为抓手,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力度,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云岩区近三年共投入资金27649.7万元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2014年共投入教育经费9.1亿元,教育经费占全区地方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南明区近三年投入1.8亿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观山湖区近三年平均每年建成5至8所标准化学校;花溪区2015年投入8980万元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工程;乌当区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使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修文县近三年来累计投入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0余亿元、拆迁征地770亩、实施各类教育工程项目70个;息烽县近三年先后征地500余亩、投入1亿多元用于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

      加强队伍建设 均衡师资配置

      全市各区(市、县)着力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大农村教师补充力度,认真执行省关于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并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

      云岩区每年安排1000万用于教师培训,近三年累计培训达6万余人次;南明区实施新任教师到农村任教、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以及区域内教师交流制度;观山湖区2014年引进教职工1613名;花溪区探索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学区人”、“系统人”的“区管校用”的人事管理制度,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水平;乌当区2013、2014年分别拿出974万元、1673万元对全区教职工进行教育教学奖励;修文县采取县域内每交流一名教师,县财政补助经费5000元的措施促进师资均衡;开阳县近三年超比例拨付教师培训经费591万元,超出部分占教师培训经费的44.3%。

      促进教育公平 保障特殊群体

      全市各区(市、县)平等接纳随迁子女,坚持“两为主”、“两纳入”原则,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发展特殊教育,并按相关规定将特教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4000元。

      云岩区对4.6万随迁子女统一规划,实行平等机会、就近入学;观山湖区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对千余名孩子进行专业心理辅导;花溪区对城区公办学校接收本片区生源后仍有空余学位的,足员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乌当区2014接纳安排6250余人就读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4.02%;白云区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60.31%,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14%;清镇市开展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等形式的关爱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雨露”行动;修文县确保了随迁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实现了“同校同学习、同城同待遇”;开阳县全县39所公办中小学接收随迁子女1265人,占随迁子女总数的99.68%。

      注重内涵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全市各区(市、县)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建设“道德讲堂”,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入学和招生政策,探索实施联盟办学。

      云岩区以实施“文化强校”战略为抓手,结合五大学区教育共同体的创建,提炼出“弘毅传道、挚爱求真”的云岩教育精神;观山湖区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85%;乌当区开展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活动、举办学生艺术节、“校校活力、人人阳光”系列活动、“2+1+1”活动等系列活动;修文县积极开展“贵阳市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试验区”各项工作,进行探索与实践。

        背景

      国家高度重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对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是国务院、教育部保留的唯一考核地方政府是否履行义务教育法定职责的重要依据。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的重要基础,是政府优先保障的战略性任务。

      点赞

      2016年12月9日召开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督导检查反馈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对贵阳市南明区全面实施“大数据教育”,建成南明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教育管理模块化,教育资源共享化,教育应用数据化,在全省率先实现校园数字广播全覆盖;清镇市探索“3P”模式建设学校,组建教育集团优化资源,“邀名家·引理念”开门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花溪区、修文县实施责任督学定点包校,指导学校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制度;修文县完善教师交流奖励机制,采取县域内每交流一名教师,县财政补助经费5000元的方法,促进师资均衡;开阳县近三年超比例拨付教师培训经费591万元,超出部分占教师培训经费的44.3%等做法给予表扬。

      建议

      贵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贵阳市下一步的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建议:

      进一步加大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度。

      一是强化政府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统筹管理,在资金安排上,应坚持重点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二是加大投入,依法依规持续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构建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及时落实到位,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

      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

      一是高度重视新建居民区学校配套建设,尽快制定出台新建居民区配套建设中小学校的相关政策,有效解决学校学位不足、面积不足、班额过大等问题。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降低大班额的比例,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三是加快“全面改薄”项目建设进程,着重改善乡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保障村小和教学点的基本办学需求,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

      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督促各地按照省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合理配备学科教师,不断优化教师结构,以加强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英语等学科教师的配备为重点,实现精准补充。二是完善定期交流制度,深入落实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倾斜政策,促进年轻教师、骨干教师和优秀学校管理人才合理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三是完善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校长和教师全员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国培”“省培”计划,提高培训实效,整体提高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持续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强统筹管理,强化各职能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分工明确、推动有力、考核严格的推进责任制。二是进一步强化督导,对各区(市、县)做好动态监测,巩固提高均衡水平。三是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实现义务教育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