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贵阳文化地标:百年风雨 文蕴筑城
  • 贵阳文化地标:百年风雨 文蕴筑城

    时间:2017-03-30 13:15:22  来源:贵阳网  作者:

      甲秀楼。

      虎峰别墅。

      狮子桥。

      太慈桥。

      大觉精舍。

      南明桥。

      尹道真祠堂。

      武胜门。

      刘氏支祠刘氏支祠。。

      文/本报记者白凤 图/特约记者吴东俊

      地标,除了抬头可见十分醒目的高层或特殊建筑,还有和城市文化内涵相关联的古建筑古遗迹,这些可称为文化地标,它们跟城市曾经的过往密切相关,甚至直接影响到城市定位。贵阳也有很多文化地标,有些很出名的常常直接出现在城市宣传片的封面,有些虽少有人知其背后的故事却已经成为地名、公交站台名,和人们常用来介绍方位的名词。

      贵阳的文化地标有哪些?他们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历经了怎样的演变?且看下文。

      1、甲秀楼浮玉桥

      要说贵阳文化地标当之无愧的“大哥大”,甲秀楼必须高票当选。西湖路边,南明河畔,“城南胜迹”牌坊后,甲秀楼和浮玉桥已经是近几百年贵阳城的一张名片。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巡抚江东之下令所建,甲秀楼和浮玉桥是明初贵阳八景之“鳌矶浮玉”。据康熙《贵州通志》记载:“浮玉桥,在府城南堤,所谓‘鳌矶浮玉’是也。”原先的甲秀楼浮玉桥下,曾有奇观被贵阳人称为“九眼照沙洲,长江水倒流。财主无三代,清官不到头”。九眼,是指原先这座桥有九个桥洞,后因西湖路扩宽桥身变成今日模样;沙洲是指桥不远处有一片沙滩,名唤芳杜洲。在太阳初升的时候,从桥下望去,就是九眼照沙洲;而桥边有漩涡,水从桥下流去之后,经漩涡被卷,又返还桥洞处,造成水倒流的样子。

      现在桥上涵碧亭楹联书:“人在青莲瓣里行,水从碧玉环中来”,和楼中楹联大师刘韫良的174字长联,其中哲思和文化内涵,在建筑美之外更添另一种魅力。

      2、南明桥

      离浮玉桥不远,是南明河另一座重要的桥:南明桥。处在新华路、中华南路、富水南路交汇处的重要交通位置,是重要地标。如今的南明桥在贵阳历史上可是大名鼎鼎。

      南明桥,也称霁虹桥,虹桥。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霁虹桥,在治城南明河上,凡九空,永乐二年(1404年)镇远侯顾成建。”明嘉靖《贵州通志·城池》载:“(霁虹桥)在治城南,南明河上,贵阳八景曰‘虹桥春涨’即此。”诗人汪成曾有《虹桥春涨》一诗:“荡荡和风积雪消,漫漫春水涨虹桥。来时银海千寻浪,怒似钱塘八月潮。况有翛鳞能变化,宁无健翮快扶摇,想当送客朝天去,高挂云帆上九霄”。

      3、阳明祠尹道真祠

      在贵阳东山,顺着“栖霞胜境”向扶风山上爬就是大名鼎鼎的阳明祠。

      阳明祠是为纪念在贵州龙场悟道的王阳明,算是贵阳文化名片中很有知名度的一处。但实际上阳明祠此地不是只有阳明祠,实际上是两个祠堂并列。进入祠堂大门,右边阳明祠,左边则是尹道真祠堂。阳明祠知者甚众,尹道真祠相对知名度较弱。尹道真,贵州道真县人,是东汉年间就有记载的人物,《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桓帝时,(样柯)郡人尹珍(字道真),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珍官至荆州刺史。”如今的重庆、云南、四川多地还有尹子庙,纪念的就是这位对西南文化教育做出贡献的贵州人。

      4、老东门文昌阁

      老东门文昌阁,在中华东路、文昌路的十字路口处,常常用来指明方位。而作为曾经的老贵阳“九门十四阁”保存完好的遗迹,这里曾经见证过贵阳几百年历史变迁。

      在靠电台街一段,靠近众多烤肉摊的一圆形石拱门外,立着“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这里是武胜门遗址。武胜门,贵阳人俗称的老东门,建于明洪武十五(公元1382)年,在贵阳城大改建中屹立至今。这次改建,将原来的顺元城(原贵阳城)土城变为石头城,分别在东南西北建武胜门、朝京门、圣泉门、柔远门,次南方位为德化门,也就是今日贵阳人熟知且常用的老东门、大南门、大西门、北门、次南门。老五门中,武胜门是最后仅存的明代老城门遗址。

      5、大觉精舍

      从武胜门遗址往电台街走,在电台街与文笔街的丁字路口,是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大觉精舍”。

      大觉精舍是中式庭院,院中建筑回廊、阁楼、四面围廊方形建筑,雕花镂空,很是精致,庭院多处曲径通幽很有中式园林之妙。这里是贵阳人常说的“高家的谷子,华家的银子,唐家的顶子”三大家族之华家自建阁楼,其主人华之鸿、华问渠父子在上个世纪初,是“实业救国”的优秀企业家,他家的文通书局在抗战大后方印下了很多优秀书籍,而茅台酒扬名中外亦和华家有关。

      6、刘氏支祠

      在电台街不远的忠烈街,和大觉精舍同属文昌阁风景管理区的,还有刘氏支祠,是这里弯弯拐拐小巷中的一处地标。

      贵阳幼儿师范学校大门沿着右边偏坡上行,右边石块垒成的堡坎上,就是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刘氏支祠”,祠堂大门十分精致,为牌楼式券洞门,呈现民国时期常见的中西合璧的风格。祠堂相关联的是贵州名贤刘春霖,此人在清同治年间历任云南广南、昭通、东川知府,南防统领,兼督办滇越边界事务,乡里故老称他为“刘翰林”、“刘藩台”。因在和越南划定边界时寸土不让,被贵阳历史专家赞“风骨铮铮”。

      7、虎峰别墅

      在离老东门不远,是贵阳曾经的四大民国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虎峰别墅,在中山东路上稍一留意就能看到。

      三层主体、宽回廊、大气拱券让虎峰别墅整体上更有立体感,也很大气,和周围建筑相比虎峰别墅很是醒目。这里原是黔系军阀、国民政府时期最后一位贵州主席王家烈的故居,和万东桥上的王伯群故居、中华北路的毛公馆、周西成会宾楼一起,被外界称为贵阳的“民国四大建筑”,王家烈戎马故事精彩,虎峰别墅也同样是历经风雨。

      8、王伯群故居

      万东桥,一侧的楼凯宾斯基和亨特国际都很显眼,而另一侧一栋老建筑同样也很吸引人眼球。这里是王伯群故居。

      整座建筑为中西合璧典型的民国建筑:砖木结构,主体建筑四方四正,两层以上有顶楼罩,四面回廊,严格对称。这处建筑修建于1917年,当时的主人是王伯群。王伯群是当时贵州军阀刘显世之外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王伯群公费选送日本留学,在上海加入章太炎、程德全组织的“中华民国联合会”。后参加反袁运动,北伐成功后出任上海财政委员会委员,后又为交通部部长;还致力于教育事业,参与创办私立大夏大学。

      曾经的王家故居还有一处中式建筑,中式建筑因万东桥扩宽已消失,只剩下这一栋西式建筑。

      9、达德学校旧址

      地处大十字面向中华路的达德学校旧址,绝对算得上贵阳文化地标。

      旧址原为元代修建的南霁云庙,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作为学校教育用地,初名算学馆、达德书社,民立小学堂,民国2年(1912年)更名为达德学校,后增办中学。1925年又增设女中部,为贵州省著名的私立学校,中国共产党著名共产主义者王若飞烈士就是学校校友,而在上个世纪风云变幻、国家动荡时,曾经和达德学校相关联的很多人亦在贵阳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笔。

      10、狮子桥

      大十字往大西门不远,就是狮子桥,因为贯城河已经被封盖,狮子桥也和中山西路路面融为一体,只剩下两边围栏。

      曾经的狮子桥是贯城河上一座重要的桥,因桥上狮子的雕像得名,从古至今都是贵阳重要的交通要道。在民间生活里早成地标,抗战时期的“二四轰炸”,狮子桥也遭遇轰炸,现在的桥为1985年重建。桥边的很多家饮食店,如今仍以狮子桥为名。

      11、化龙桥

      从喷水池中华路再向北,曾经的贯城河上游,到了中华北路边黔灵东路上,化龙桥常常被当做地标。

      清康熙《贵州通志》也记曰“化龙桥,在府新城上,有大石,形如灵龟”。为何名为化龙,来源于原先老贵阳每年正月要舞龙,舞完龙后在此烧龙,送龙上天。也有民间传说,说张三丰云游贵阳,百姓诉苦说年年洪水,张三丰便于此桥处斗恶蛟,恶蛟变母猪,故名化龙。

      现在的化龙桥已经是现代新建,唯桥下一处小石桥,依稀还有曾经老贵阳的往昔模样。

      12、金锁桥

      在大西门,金锁桥算是历史比较久远的地标。

      明郭子章《黔记》:“西门外有金锁桥。”清康熙《通志》云:“金锁桥,在府城西门外,定、广往来之所。”定,即定番、广顺,今之惠水、长顺,进一步说明金锁桥的交通地位。

      曾经的金锁桥是真的名副其实的金锁桥,桥上两边护栏各有多根大石柱,每个石柱之间由铁链连接,而铁链中间都有一把大锁,以锁锁桥,气势又美观。而在桥边的“金桥饭店”,已是贵阳人使用了几十年的地标。

      13、三元宫

      在金锁桥上就能看到三元宫。紧靠市西河,背抵中山西路,一边喧闹一边安详。

      三元宫原名三官庙,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用于祭祀道教的“三官”:天、地、水,后因年久失修毁坏;几百年多次被改建,民国8年(1919年),建成了有大殿、钟鼓楼、众乐亭、明文阁、船楼等楼阁为主体的建筑群,曾是贵阳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如今这里是贵州省美术馆。

      14、太慈桥

      太慈桥在贵阳是个地名,是个公交站,也是一座桥。在如今的花溪大道上,太慈桥作为连接城区到花溪、惠水方向的桥梁,交通位置极为重要,这座宽阔的大桥已经和道路融为一体。这座桥已经历经数百年,《徐霞客游记》中写到:“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桥。”贵阳民间说,太慈桥名为太子桥,是因和被朱棣篡位而逃亡在外的建文帝有关,但此说法遭到质疑,事实上太慈桥真名为杨公桥,清嘉靖《贵州通志》载提学副使毛科《太慈桥记》中提到,桥为弘治十八年(1505)太监杨贤监工督造,故有“杨公桥”之名。

      当年王阳明被贬贵阳,游历过小车河,并写下《太子桥》一诗,从此诗或许可以窥见太慈桥改名背后的人们心理:“乍寒乍暖早春天,随意寻芳到水边,树里茅亭藏小景,竹间石溜引清泉,汀花照日犹含雨,岸柳垂阴渐满川,欲把桥名寻野老,凄凉空说建文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