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贵州军民融合产业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 贵州军民融合产业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时间:2017-03-30 13:07:55  来源:贵阳网  作者:

      贵州日报记者 王璐瑶

      俯身、抬头,刘平西仔细检查着鹞鹰“腹部”的摄像装置。眼光和手指触及“小鹰”的每一处,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般亲密温柔:“这是贵州飞机制造业走向民用市场的第一支战队。”

      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战鹰云集,强手如林。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鹞鹰无人机总设计师刘平西,为“小鹰”的战绩感到骄傲:曾经,它穿越金沙江“死亡之谷”;现在,它首登中国航展“小试牛刀”,就引来国家地理信息局、海事局、各级应急救灾部门和外国客商关注的目光。

      2015年,全省含军转民在内的国防科技工业总产值286.5亿元

      鹞鹰长啸这一刻,贵州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及航空发动机产业等三线军工企业,正汇聚数十年沉积的人才、技术和设备力量,全力打造一艘军民融合产业的“巨舰”,穿越飓风,经受重重巨浪洗礼,只为远航至更广阔的产业天地。

      这艘“巨舰”的吨位越来越大,并且成长迅速———“十二五”期间,贵州国防科技工业规模以上总产值年均两位数增长;2015年,全省含军转民在内的国防科技工业总产值286.5亿元,高出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2.4个百分点。

      这艘“巨舰”的配置越来越强,足以纵横四海——— 贵州企业广泛参与国家重点实施的航空航天项目,在“探月三期”、“北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及导弹防务等任务中,承担配套了电池、电机、电连接器、高精度电阻器、精密传动件等关键部套件;一直顺利完成国家系列导弹、无人机、高级教练机、航空发动机等军工主机产品交付。

      此刻,号角已经吹响,引擎已经轰响,贵州军民融合这艘“巨舰”将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大海中,劈波斩浪,释放改革潜力,实现更深的融合和更大的规模,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兴生力军。

      贵州黎阳 空中客车公司全球唯一供应商

      当全球载客量最多的客机A380矫健飞上云端,其发动机上7个高压压气机外机匣件的工艺,来自空中客车公司全球唯一供应商——— 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

      黎阳公司的国际客户名单上,皆是国际航空航天行业的巨头企业:法国斯奈克玛、意大利新比隆、美国通用电气、美国UTAS、英国RR、美国哈里伯顿……脱胎于三线军工企业,大胆引进外来战略合作者,黎阳公司在国际航空转包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各大巨头企业的优质主力供应商。至2015年,黎阳外贸出口交付额达7023万美元。

      几个月前,国家工信部公布2015年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名单,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在此之前,贵州的此项记录是“零”。

      榜上有名,实力不容小觑。贵州航宇承担了国内新型航空发动机近40%的新品研制任务,并与美国GE公司合作,为其完成一款新型航空发动机机匣环件近一半的研制任务,在燃机项目“丘比特”环锻件产品中占近60%的研制份额。

      能够成为美国GE公司在亚洲唯一高温合金、钛合金环锻件供应商,底气来源于卓越的创新能力。通过与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合作及自主研发,贵州航宇拥有难变形材料环锻件高可靠、长寿命环锻件制造与过程控制等核心技术及国家发明专利60项,不仅是国内行业翘楚,部分技术更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贵州红林 为打开国际市场亲手砸毁辛苦研制出来的零件

      今天,翱翔在全球上空的所有波音、空客飞机的机身里,都有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零部件在工作。而这一切,得益于红林经历的艰辛考验。

      “当年为了打开国际市场,我们曾经亲手砸毁了辛苦研制出来的零件。”红林外贸事业部总经理杨继宏为记者打开了时光之门。

      上世纪80年代,在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下,红林公司不得不转向民品市场求生存,企业勇敢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到了2003年,红林的外贸客户仍然寥寥无几。大家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找米下锅。直到美国GE公司递来一张加工盘类件的订单。

      “盘类件体型大,干起来很费劲。”杨继宏说,公司花了10个月时间研制生产,还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毕竟不是擅长的业务。”

      产品下线那天,员工们很忐忑。时任红林公司总经理朱静波来到现场,拿起一个零件就往钻床上砸去。“砰!”的一声,产品碎了,也震醒了全场人的内心。

      “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研制民品要技术同源,病急乱投医只有死路一条。”杨继宏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朱静波当时说的每一句话。

      两年后,红林公司根据自身技术优势,慎重接下美国古德里奇公司的滑阀精密组件加工任务。今天,滑阀占据了红林外贸的半壁河山,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红林的破釜沉舟,使其终于成为全国最大的滑阀供应商。

      贵州詹阳动力研制首台国产全地形南极车

      为增强“民参军”领域的航行动力,我省鼓励省内军工企业业务分包,支持民用企业利用灵活的机制、完善的市场渠道,参与航空武器装备、航天防务装备、军用电子元器件、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分系统或零部件的科研生产任务。

      4月12日,“雪龙号”科考船完成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任务凯旋。这让贵州军民融合行业提神又提气。

      因为在这次158天的南极科考时间里,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研制的首台国产全地形南极车,行驶近3000公里,无障碍完成各项任务。

      从42年前生产出第一台军用挖掘机,到至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机械及特种装备的重点供应商,詹阳动力在专注于“民参军”的航行中,逐渐成长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重点骨干企业。

      “幸亏抓住军工市场不放手,我们才能在生死存亡的惊险时刻绝地反弹。”詹阳动力总经济师艾奇告诉记者,上世纪急迫面临改革的不只有军工企业,像他们这样的民品企业也举步维艰,“军工订单减少,民用市场又没有优势。”

      怎么办?企业决策层迅速厘清出路,决定倒逼自己,要研制出一款升级换代的新式挖掘机,以满足需求变高的军工市场。

      自筹资金、自主研发,詹阳动力投入全部家当,埋头用4年时间研发出新产品。2001年,新产品一出世,便获得军工市场青睐,接到75台的订单,挽救了濒临倒闭的企业。

      这场起死回生的战役,让詹阳动力明白,坚守阵地、坚持创新,极致发挥优、精、特的长处,才能更好地融入军民融合产业的队伍,精准地找寻到自己的位置。

      贵州军民融合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结构渐趋合理、布局日益优化,基本完成由比较单一的军工结构向军民品复合结构的战略性转变。

      “十三五”的航海地图上,贵州将形成“以军带民、以民促军、融合发展”格局,建成国家重要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和国防建设战略后方基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