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贵州新闻 >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 贵州农业书写绿色传奇
  •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 贵州农业书写绿色传奇

    时间:2017-03-30 13:07:47  来源:贵阳网  作者: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 贵州农业书写绿色传奇

      盘县普古娘娘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已建成并开放的科技大棚一角。     马云 摄

      1月8日、9日,连续两天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刚刚过去的一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良好开局。

      除了一个“稳”字,还有一个“调”字。

      未来一年,贵州将准确把握贵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取向,进一步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建设的重点任务,以市场化、品牌化、绿色化、合作化、融合化、配套化“六化”为基本取向,把农业供给侧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把小品种变成大产业、把土特产变成大品牌。

      2016年,我省坚持以创新、协调、蓝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实现了“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良好开局。

      ●农业生产持续向好——

      山地特色农业越走越宽阔

      2016年,我省粮食产量1192.4万吨,油菜籽产量90.3万吨,均创1978年以来的新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保持在40:60,特色产业加快发展,431个省级农业园区成为农业发展重要突破口和增长极。

      玉米、小麦面积减少的同时,马铃薯、特色杂粮、蔬菜、水果等面积持续增加,茶园、辣椒面积全国第一,火龙果、刺梨生产规模全国第一,马铃薯种植面积全国第二,薏仁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养殖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多项产品品质、面积、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结构调整效果初显。

      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加快,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达到8个,位列西南地区第一。  

      随着一二三产业的不断融合,农产品电商销售快速增长,乡村旅游出现井喷式增长,黔货出山、网货下乡成为新常态,预计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收入增长10%以上。

      ●农村改革持续给力——

      “三变”越变越精彩  

      2016年是我省农业农村改革之年。

      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全省80%以上的乡镇农村承包地的权属调查,完成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521万宗,集体建设用地8万宗,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等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成果不断扩大,全省21个试点县1256个村入股土地等资源20余万亩,80余万农民变股东。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被写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贵州“三变”改革成为全国农村改革样板。

      ●软硬件持续改善——

      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6年,我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农业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成效明显,家庭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57.4万贫困人口依托园区产业扶贫,走上致富路。

      农村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9.6万户,农村低保对象不断减少的同时,低保平均标准不断提高。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有序推进。

      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全面完成5000亩以上坝区内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和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解决农村120万人饮水安全。

      推进美丽乡村“百村大战”行动,完成建设项目2035个,投入建设资金45.51亿元,建设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省级示范点105个。

      威宁草海镇同心村利用蔬菜大棚尝试种植百合

      祖文韬 摄

      串核桃

      马铃薯系列产品

     天柱农技员传授农业技术

      龙胜洲 摄

        目标任务

      1月9日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我省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扶贫为主要任务,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平台,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围绕今年目标任务,全省农业工作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编制出台50个重点贫困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和20个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子基金实施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扶贫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推广“三变”改革增收模式、“公司农户”带动模式、农业园区就业增收模式等。

      制定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百乡千村”行动计划》,创建50个以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严控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新增认证“三品一标”种植面积700万亩以上、无公害农产品600个以上。

      推进“三变”改革,鼓励通过资源资产技术入股、财政直接支持、平台公司带动、异地置业、金融保险扶持等方式,支持农民和村集体探索股份制经营和分红,聚焦农民权益这个核心问题,让贫困户真正分享“三变”改革红利。

      贵州农业这样干:

      2017年,我省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确保农村稳定的前提下,以市场化、品牌化、绿色化、合作化、融合化、配套化等“六化”为基本取向,把农业供给侧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把小品种变成大品种,把土特产变成大品牌。

      ●“市场化”调优农业结构

      根据“稳粮、优经、扩饲”的基本思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稳粮就是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经就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茶叶、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扩饲就是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加大退耕还草、冬闲田土种草、粮改饲、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培育构建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

      同时,围绕“稳生猪、增牛羊、扩家禽、兴奶业、养特色”思路,调整优化畜牧养殖业结构。

      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建设一批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推进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专业乡镇、主产县,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带和产业集聚区。

      ●“品牌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贵州将品牌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要着力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要加快创建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立得住、叫得响的“农”字号品牌。

      通过支持经营主体注册农产品商标、申报“三品一标”认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认证,培育一批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以推进蔬果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规模化标准养殖场建设为重点,开展好山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争取“三品一标”认证面积明显增加。

      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藏、运输等环节的“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狠抓质量管理,保证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

      抓住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基于,加大贵州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农业合作的同时,办好贵阳农交会、遵义茶博会等重大活动,大力推动“黔货出山”,加快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绿色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构建立体多元复合联动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机制,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循环利用技术模式,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提升资源保护水平,保护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农业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与提升。

      提升生态治理水平,深入推进绿色贵州行动计划,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土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合作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培养造就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发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运行规范、合作机制紧密的示范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向优势产业、重点产区和示范园区集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并购、资产重组、股份经营等,进一步做大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培育发展一批产业联盟和企业集团,探索构建覆盖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经营联合体。

      培育壮大农业园区,把园区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平台、主载体、主阵地,加快形成星罗棋布、百花齐放的园区发展格局。统筹抓好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园,着力建设一批有带动力、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园,加快创建一批有区域特色的创业园区。

      ●“融合化”推进接二连三

      大力发展高端设施农业,以蔬菜水果为重点,按照技术高端、装备高端、管理高端、产品高端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动高端设施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蔬菜、精品水果、食用菌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发展畜产品、茶叶、中药材等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加工率和商品率。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推进农产品向功能食品、营养保健、生物医药产品转化。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统筹作好山地农业和山地旅游两篇文章,加快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以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文化传承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业,形成水林田交相辉映、产村景旅互动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配套化”完善支撑体系

      加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打通公路建设“最后一公里”。

      加快推进“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源”工程,深入实施“宽带贵州”行动计划,加快4网络向乡村覆盖,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贵农网”综合服务平台电商建设,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

      积极开展园区鲜活农产品社区直配、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休闲农业网上营销等电子商务试点。

      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和农产品生产、收购、采后处理、冷链运输等各个环节,着力培育合作型服务组织、服务型农业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