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鹰之案”解析墨西哥 -- 中墨媒体智库交流会花絮
  • “鹰之案”解析墨西哥 -- 中墨媒体智库交流会花絮

    时间:2018-10-11 15:11:45  来源:环球网  作者:薛艺磊

    鹰,是一种凶猛而充满神秘的动物,在曾经称雄墨西哥的阿兹台克文化中尤其如此

    中墨媒体智库交流会是环球网中国网络名人环球行美洲站的重头活动之一。双方隔着整整一个地球,这样的交流在媒体人看来有着特殊的魅力。2018年10月8日,这一交流会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简称墨大)经济学院举行,双方探讨的问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参加交流的一位墨西哥教授称这是“中墨文化跨越大洋的一件盛事”。

    其实真正交流起来并没有第一感觉那样遥远。

    墨西哥方面发言人中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先生,一开口便是流利的中文–“我是杨安华……”

    作为该国驻华第一任大使,Roch先生对于中国的熟悉,自然无需赘言。老先生对于“一带一路”的关心和了解,连经常采访中国问题的一些记者都望尘莫及。

    而半生浸淫于拉美外交的汪晓源大使,用流利优雅的西班牙语分析中墨贸易前景问题,妙语连珠,如掌上观文,充分体现出中国拉美通的实力。

    无需翻译,已经是满堂皆彩

    受到气氛的感染,曾到中国留学的墨大杰妮佛副院长大声提醒到中国留学的墨西哥学生要更加珍惜这样的好机会–墨西哥的老师教导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时候,也和我们的老师没什么区别。

    不过,让我倍感兴趣的,是讲台前方金色的墨大校徽,它由墨大的名称,墨大校训“圣灵会庇佑我的种族(Por mi razahablará el espíritu)“和一系列图案组成。

    这一系列图案中最下面是一簇仙人掌。

    对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墨西哥的仙人掌长得十分夸张,可以比树还高,已经成了该国象征之一

    但这些图案中,最为醒目的是两头形态凶猛的巨鹰,一左一右,背靠背注视着两侧。一瞬间让人有些恍惚–双头鹰不是俄罗斯的标志吗?怎么墨西哥一所大学也用它做徽记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隐隐约约总觉得这两只巨鸟的背后,一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抓”到了墨大经济学院院长阿尔戈.马丁内斯先生,向他请教

    作为墨大的资深工作人员,马丁内斯教授显然对这个话题很是熟悉,立即给我解释起来。

    这个徽记中右边的巨鸟,头部有着蓬松飘逸的羽毛,名叫阿奎拉,生活在墨西哥,左边的巨鸟是一种秃鹰,名叫昆都,生活在南美洲,看到我对这两种鸟似乎比较茫然,便补充一句-- 鹰,它们都是鹰!

    墨西哥大学的校徽,怎么用了南美的鹰?尽管对两种猛禽一无所知,但我依然感到有些不理解。

    “这是拉斯康萨勒斯亲手设计的,你看,在鹰前面是一面盾牌,他在这里画的不是墨西哥,而是拉丁美洲的地图。这意味着他认为墨大应该作为一个平台,能够促进整个拉丁美洲的团结,这就是他画了昆度的原因,至于画阿奎拉,是因为他希望墨大成为一个开放而免费的学校……”

    不幸的是,刚说到这里,一位教授打断了我们的谈话,告诉我们会议的间歇到时,后面的发言要开始了。大约是觉得有点儿歉疚,他告诉我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这里面有我们的灵魂,大学的灵魂,也是国家的灵魂……”

    画一只鹰和免费教育有什么关系?一个校徽为何要上升到灵魂的高度?拉斯康萨勒斯又是谁?带着一头雾水我只好停止采访。

    这个徽标,可是越看越有意思了。老萨这人性子有点儿轴,碰上这样的事儿不搞搞清楚那就不是我了。

    回到酒店,对着从老朋友查科教授(比亚迪墨西哥分公司的法律代表)那里要来的一堆材料,老萨足足折腾了两个多钟头,再抬头,窗外已是明月高悬。

    已经到了晚餐时间,却毫无饥饿感,仿佛福尔摩斯刚刚解决了一起案件一般,忍不住长吁一口气–原来如此。

    马丁内斯院长没有骗我,这个徽章之中,藏的是整个墨西哥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梦想,读懂了它,也就理解了小半个墨西哥。

    从何说起呢?还是从那两只鹰开始吧,经过这一番探寻,我总算是把这两只鹰的真正身份弄清了。

    这就是昆多,翻译后的名字叫做“安第斯神鹰”。

    安第斯神鹰是地球上最大的飞鸟,翼展可以达到三米五,体重二十公斤却可以把一只羊叼上天空

    这种大鹰的确生活在南美洲,栖息于安第斯山的荒凉山麓,为适应食腐头部不生羽毛,故长相狰狞,因其凶猛骁勇,且寿命可达百年,故此被印第安人称为“神鹰”。

    寻找阿奎拉的过程要复杂一些。阿奎拉本身便是西语“鹰”的意思。墨大的介绍中只说其来自于与国徽同样的巨鹰,但没有说到品种。

    墨西哥的国徽,据说来源是一个传说-- 阿兹特克人看到一头巨鹰叼着蛇站在一丛仙人掌上,觉得是神的谕示,于是在此建都,便是墨西哥城。

    从造型上可以看出,墨大校徽上的阿奎拉,与其显然出自同源。而这个传说中,我最初看到的版本也没有说阿兹特克人看到的是什么鹰。我最初的推测,它应该是墨西哥的国鸟长腿冠鹰。

    这也是一种食腐猛禽,属于隼科,如今数量已经十分稀少,它的面部红色无毛,但头顶部,后部有飘拂的羽毛,与墨西哥国徽上的鹰颇为相似。

    墨西哥政府的官方描述却告诉我-- 你想错了。

    墨西哥官方说明,国徽上的“阿奎拉”,真正的原型是大型猛禽–金雕

    金雕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猛禽,在整个欧亚大陆,非洲,北美洲都有它们的踪迹,在我国的西北部也有金雕的存在。所以,理论上说,一个金雕家族可以从中国一直迁徙到墨西哥,而不会引来人们的惊讶。和主要食腐的安第斯神鹰相比,金雕有着更加锋利的钩爪,因此它们大多数时间靠猎杀中小型动物获得食物。

    最大的金雕翼展2.8米,体重十二公斤以上,在自然界难觅天敌,为此墨西哥人对其十分崇拜。

    阿奎拉还代表着阿兹台克文化中的太阳神,它也是阿兹台克人的战神。所以,金雕出现在墨大的校徽上并不奇怪。但安第斯神鹰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在当地文化中,昆多-安第斯神鹰的确是南美洲的代表性猛禽,墨大将其画进校徽之中,要与拉斯康萨勒斯的思想联系起来。

    貌不惊人的何塞. 拉斯康萨勒斯,标志性身份是一名作家,然而,即便是我这个外人看来,他对世界的贡献可能超越很多墨西哥的总统

    用现在的标准来说,拉斯康萨勒斯是一个富有激情的跨界人士。他是作家,也是律师,但更多的时间在干革命–他积极参加了1910年墨西哥人民驱逐独裁者迪亚哥的斗争。如果仅此而已,只能说此人的生活很精彩,但他真正对历史产生影响的价值要到1920年才开始体现出来。这一年,拉斯康萨勒斯被任命为墨西哥第一任教育部部长,他主持创建了当时墨西哥最大,学科最为齐全的大学–即今天的墨大。

    然而,拉斯康萨勒斯的梦想并不仅仅限于墨西哥,他对北方的威胁十分敏感–和一个大国作邻居谁都不会认为是件轻松的事情。而他认为解决的办法便是整个拉丁美洲团结起来,自强求发展。这即是他在墨大的校徽上加入安第斯神鹰的原因。拉斯康萨勒斯以铁腕奉行政府不参与学校管理的自由办学方针,墨大因此充满活力,很快发展起来,成为整个拉丁美洲当时最令人尊敬的大学。很多和拉斯康萨勒斯同时代的墨西哥人有同样的理想,使墨西哥一度曾成为不结盟运动重要的成员。拉斯康萨勒斯的影响至今未变,墨大依然是“公立自治”大学,而且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

    令我没想到的是,随着了解的深入才发现,金雕出现在墨大的校徽上,还有另一层深意–它象征着阿兹台克文化。

    这是表示对传统的怀念和尊重吗?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它代表着拉斯康萨勒斯的另一思想–教育应该是免费的。

    在和墨大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上墨大的费用低廉得不可思议,它的学生每年学费只有象征性的半个比索(相当于大约人民币两毛钱),换句话说一块钱可以把大学读完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拉斯康萨勒斯认为教育是改变阶级固化,让所有人都有获得平等机遇的事业,它应该是免费的。

    拉斯康萨勒斯认为这样做天经地义,因为在阿兹台克时代,墨西哥的教育就是免费的!

    阿兹台克文化的石雕,可见站在仙人掌上的金雕(阿奎拉)

    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尽管阿兹台克时代墨西哥人仍然处于奴隶制早期阶段,却有着严格的学校制度,儿童五岁入学,开始五年义务教育,十岁开始进入到职业教育阶段,到十五岁进入军队或开始职业生涯,所有教育费用都是国家承担的-- 当然,奴隶是没有这种待遇的,而贵族和平民阶层所上的学校也不相同(很怀疑当时是不是就有了学区房的概念)。

    位于墨西哥城中心的阿兹台克神殿遗址,这座神殿是被西班牙人摧毁的

    阿兹台克文化早已被西班牙人摧残殆尽,但拉斯康萨勒斯宣传他们的教育思想是值得继承的,否则这样一个缺乏变化,停滞不前的文明不可能维持如此漫长的时间。就这样,墨大形成了一学期只有半个比索的学费制度。

    令人慨叹的是,拉斯康萨勒斯之后,历任墨西哥的总统都支持了这一制度的延续,使墨大的“半比索学费”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所有的统治者皆是如此,无论贤愚,而墨西哥最有活力,也最敢于直面社会各种不公的阶层,则正是这些半个比索教育出来的学生。难怪那位教授说墨大的校徽记录了他们大学的灵魂和民族的灵魂。这不由得让我们对这个民族产生了一份敬意。

    墨西哥人对于鹰的认识–“野性而自由,生来即是如此”,这活脱脱便是对墨西哥人奔放的民族性最真实的写照

    通过沟通获得对另一方更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建立对于彼此的尊重,或许便是交流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