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美国科技企业代表:技术交流无国界,AI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
  • 美国科技企业代表:技术交流无国界,AI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

    时间:2018-09-18 17:46:52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作者:薛艺磊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青青】在中美贸易摩擦频繁,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美国科技企业希望抓住中国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领域的发展速度和机遇。

    在正在上海举办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微软、谷歌等美国科技企业代表都表示了,科技发展无国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更加需要国际间的广泛合作。

    谷歌全球副总裁杰·雅利克(Jay Yagnik)(陈青青 摄)

    谷歌全球副总裁杰·雅利克(Jay Yagnik)在周二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使人类社会普遍获益,而并非仅仅关乎于中国和美国两者之间的竞争。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的深入和开展,国际社会应该一道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雅利克说,谷歌关注的是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开发和优化,并能将其用之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当中。“从历史的角度看,技术是能使人类社会更加团结的力量,” 雅利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谷歌在上海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展示厅吸引了不少观众前往(杨辉 摄)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迅速崛起也引发了美国政府的担忧。据路透社今年年初的报道称,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美国国会或出台行政命令,限制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然而,越来越多的中国和美国企业对合作持开放的态度。微软全球副总裁沈向洋在接受部分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美同为经济、政治和科技大国,有责任在颠覆性技术方面加强合作。“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国际间更加广泛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一名观众在谷歌AI展示厅体验VR画笔 (杨辉 摄)

    在业界看来,广泛的学术和产业的交流是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芯片企业新思科技全球总裁陈志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谈到,目前有国家以国家安全或贸易保护主义为由对科技合作进行限制时,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离不开跨产业的合作和创新。“在很多方面,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可以更紧密地合作,”陈志宽说道。

    去年12月,谷歌在北京成立了人工智能中国研发中心。对于外界质疑谷歌是否考虑到要掌握中国的海量数据而拓展在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方面的问题时,雅利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谷歌并非投机主义者,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下,或许大数据也并非技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