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美国关税敲诈背后的钢铁情结
  • 美国关税敲诈背后的钢铁情结

    时间:2018-03-20 15:29:41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魏少璞

    图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铁锈区”的一家钢铁厂。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我的厂房、机器设备均可搬走,但只要把人员给我留下,几年之后我仍然是钢铁大王。”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这样自信无比的话。实际上,今天生产同样产量的钢铁已根本用不上美国“钢铁为王”时代所需的那么多工人。美国人曾把钢铁产业看成是“美国脊梁”,在美国的商界和文化元素中也随处可见“钢铁侠”的身影。但在过去60年,曾引以为傲的美国钢铁业经历持续衰退,竞争力不断下降。为“挽救”本国钢铁业,美国总统举起“关税大棒”。预计美国东部时间3月23日,按照特朗普8日签署的命令,美国将开始征收进口钢铁和铝的关税。当他迎合部分美国产业工人和利益集团的钢铁情结时,又有多少其他产业的美国民众在抱怨这一莽撞的政策呢?

    短暂辉煌的“钢铁为王”时代

    二战时期,美国本土没有经历战争,而日本、德国的钢铁厂被炸成废墟。二战结束后,亚欧国家的重建、美国城市的发展以及美国人对新车的需求,都催促着美国钢铁产业加大产量。上世纪50年代,美国钢铁产量占世界钢铁总量的40%。这样辉煌的历史,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感慨:当美国“钢铁为王”时,没有任何产业比美国钢铁业更强大、更重要。战后全球对钢铁的需求似乎无穷无尽。从1948年起的10年内,美国钢铁工人的平均人数一直保持在接近70万。

    钢铁产业的鼎盛让美国几代人都津津乐道。在美国,商业奇才埃隆·马斯克被誉为“硅谷钢铁侠”,系列漫画中有“钢铁侠”,科幻冒险电影中有“钢铁侠”。最近的一位“钢铁侠”出现在2013年上映的电影《逃出熔炉》中。该片讲述的故事是:罗塞尔子承父业,成为钢铁厂工人,一度生活窘迫的他因一起意外事件入狱4年。出狱后,罗塞尔参加过伊拉克战争的弟弟又被人杀害,在警方推脱责任后,为查明真相,他拿起武器,开始为亲人讨回公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