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法学者:巴以冲突不再是中东问题核心
  • 法学者:巴以冲突不再是中东问题核心

    时间:2017-12-19 15:51:37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魏少璞

    【环球时报记者 张鑫】上周,由欧盟驻华代表团组织的中欧和平与安全论坛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法国知名学者、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项目主任和高级政策研究员顾德明(Francois Godement)参加了论坛。就近期一些热点国际安全话题,《环球时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后,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引发强烈抗议。《环球时报》记者就此问顾德明教授:这会成为本就动乱不断的中东地区一大安全隐患吗?

    顾德明表示,他认为特朗普声明引发的最大问题在于,美国政府只是解决了问题的一部分。特朗普“要把大使馆安置在耶路撒冷”,但以色列政府事实上已经掌控耶路撒冷很多年。问题是,特朗普不应在没有从以色列那里得到一些让步的情况下就这么做。

    顾德明认为,美国大使馆是否迁到耶路撒冷不会给形势带来任何改变,巴勒斯坦非常清楚这一点,他们很愤怒,但他们明白自己无法改变什么。真正的问题是政治和外交上的。

    “交易的艺术是一回事,但必须在连贯的框架内思考问题”,顾德明说,“如果特朗普先生能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先生那里争取到一些让步,比如归还一些以色列占有的巴勒斯坦领土,来换取把大使馆安置在耶路撒冷,那会是不错的一步棋,因为美国在那里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他没那样做。”

    顾德明对这件事的评估是,考虑到中东地区目前的内部破裂、一些国家的崩溃、边界的威胁、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冲突、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地区竞争,巴以冲突已经不再是核心问题。“特朗普这个决定是一个错误,但我们能够从中恢复过来。”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被打败也是最近的一件大事,但非洲联盟不久前警告说,有多达6000名“圣战”分子可能返回非洲,对该地区构成潜在威胁。对此,顾德明表示,他不是反恐专家,他不相信外国回来的“圣战”分子能对非洲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撒哈拉是一个特例。在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地理上的统一,很多人并不认为他们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这是一块非常危险的滋生恐怖组织的土壤。”顾德明说,但在撒哈拉以南,主要问题还是本土的,他们处在发展中,各种社区并存,有待政治治理,“这正是我们需要全力投入的地方”。

    顾德明说,在这方面,中欧在当地的合作会是有效的。中国在当地的援助非常务实、高效,值得称赞。而欧洲援助也有其优势,能有效遏制地方腐败。“如果欧洲的程序性和中国的活跃性能够合作发挥效应,那么在很多情况下将会是一个有力的示范:一方面显示中国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体现欧洲想要参与第三方地区事务的意愿。”

    《环球时报》记者还向顾德明教授提及25个欧盟成员国本月敲定防务领域“永久结构性合作”一事。顾德明说,该合作项目与北约并非不兼容,条约允许北约的存在,也允许一国不加入任何一个特定协定。一个事实是,美国一直在要求欧洲增加军费预算,而欧洲军费预算却在逐年下降。

    顾德明表示,欧洲的共同防务计划将带来很多好处,而人们偶尔会怀疑美国是否真的会大力支持欧洲。“当然,这个合作项目不意味着无视北约或者美国,它不仅仅是后者的补充,还能创造出一种政治现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