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新疆新闻 > 帕米尔“蔬菜大王”孙超:成功的果实和老乡分享才更香甜
  • 帕米尔“蔬菜大王”孙超:成功的果实和老乡分享才更香甜

    时间:2017-12-16 15:53:06  来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张治立

    □亚心网记者张治立

    帕米尔高原进入冬季后,新疆公安边防总队红其拉甫边检站监护中队二级警士长孙超就没闲过,不是钻到温室大棚里侍弄蔬菜,就是窝在养殖圈舍里料理鸡鸭。他数着日子,第一茬蔬菜种下去40天后,就可以采摘。

    12月4日,孙超和战友拔了一筐大萝卜,摘了一筐油白菜,又到鸡舍收了一篮鸡蛋,他要去看望许久未见的塔吉克族兄弟阿米尔夏·塞甫拉。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新鲜蔬菜是比肉贵重得多的礼物。

    那天,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民阿米尔夏·塞甫拉家里挤满了人,一些村干部和村民听说雪域高原上的“蔬菜大王”孙超来了,都想看看他今年种的萝卜有多大,听听他又试种成功了哪种菜。

    十八年种出34种蔬菜

    “今年,我们大棚里的白苦瓜开花结果了,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这种苦瓜我试种了一年半才成功,最难的环节在育苗发芽上,可成功后亩产比平原种植高2000公斤。为什么呢?咱塔县昼夜温差太大了,温差越大,白苦瓜的雌花就越多,结果自然就多了。”坐在土炕上,孙超给村民们讲起了种菜经。阿米尔夏·塞甫拉是提孜那甫村养殖合作社负责人,他哥哥艾米尔江·塞甫拉是村计划生育宣传员、护边员,哥俩不是第一次听孙超讲试种蔬菜新品种的经验了,在他们看来,孙超在高原上每种出一种蔬菜,就是创造一个神话。在阿米尔夏·塞甫拉的印象中,从小到大,他见到的蔬菜不过是从山下运来的干瘪土豆。直到2000年,他听说红其拉甫边检站机关大院里有个温室大棚,里面长满了蔬菜,便怀着好奇心去看。他见到了新鲜的胡萝卜、大白菜、黄瓜、西红柿长什么样子,让他大开眼界。那次,阿米尔夏·塞甫拉把孙超送给他的几根鲜胡萝卜拿回家,炖肉时放了一点,发现肉的味道格外鲜美。作为回报,他给孙超送了一拖拉机羊粪,两人从此成为好朋友。孙超从1999年尝试种菜,18年来共成功种出34种蔬菜,阿米尔夏·塞甫拉等塔吉克族群众都是见证者。

    十八道弯自己先行走

    让阿米尔夏·塞甫拉和村里人不好意思的是,他们从孙超身上只学了几招,夏天种几样易管理的蔬菜而已。不是孙超舍不得把技术掏给他们,是他们感到种菜远远难过养殖,加上高原高寒边境地区惠民政策力度较大,他们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当好护边员、发展养殖业、参与旅游业上。

    在其他一些村或乡镇,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势头要好一些。进塔县县城的路上,塔合曼乡萨热拉村就有一座座温室大棚。塔合曼乡乡长苏来曼·先比说,现在菜农掌握的高原种植技术都是孙超在一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得出的。

    是的,孙超在种菜中所走的弯路,就像高原上任意一条山路一样九曲十八弯,而他总是乐观地认为:自己先把弯路走了,别人就少走弯路。

    1996年刚入伍时,孙超是炊事员,后来又当给养员。官兵们吃菜要到300公里外的喀什市采购,他在一次次下山上山中饱尝了运菜的无奈和艰辛。“当时路况不好,经常遇到泥石流或大雪封山,有时把菜运上来需要半个月,本来新鲜的蔬菜变干甚至腐烂,鸡蛋也没法吃了。”他回忆。

    1998年,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红其拉甫边检站官兵自己动手,在营区一片空地上挖走石头,运来沙土和羊粪,用废旧钢窗焊接棚架,硬是建起了一座温室大棚。

    孙超当起了大棚管理员,他被派到昌吉学习种大棚蔬菜。而高原上的气候条件和平原上完全不同,他经历了胡萝卜没长大就木质化、西红柿只开花不结果、莴笋只长叶不长笋、叶菜被强紫外线“灼伤”、大风刮破棚膜等各种失败和痛楚。他哭过,却没有打“退堂鼓”,到处请教蔬菜种植专家,买来专业书籍自学,繁忙时干脆住到大棚里。

    十八般武艺获百姓点赞

    当汗水与泪水浇灌的第一茬蔬菜,成为雪域高原上的一簇新绿时,孙超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红其拉甫边检站一年四季吃菜可以自给。来参观的干部群众越来越多,有的塔吉克族农民开始学着种菜。学校组织只是在图片上认识一些蔬菜的中小学生,来孙超的蔬菜大棚上自然科普课。

    2005年,塔县决定在全县范围推广大棚蔬菜种植。县领导鼓励农民——红其拉甫边检站能把蔬菜种出来,我们也应该把蔬菜种出来。

    孙超成了大忙人,除了管好自己的蔬菜种植示范田,不断摸索种植和养殖技术,打造“万仞雪峰,十亩江南”,还主动到各乡镇传授技术,为老乡无偿提供自己培育的菜苗。渐渐地,战友和老乡都称他为“蔬菜大王”“高原种植养殖专家”。

    由于善思考、勤钻研、敢尝试,孙超在种植和养殖领域攻克了许多难题。如辣椒从育苗到结果需要4个月,对水质的要求也很高,高原上无霜期只有两个月,为了给辣椒延长生长周期,孙超让辣椒先长成辣椒树,让它越冬后第二年再开花结果;很多类叶菜经不起强烈的高原紫外线照射,他就想办法增加塑料布厚度;高原上太冷导致鸡不下蛋,他呆在鸡舍里观察,调整鸡舍温度,让鸡形成一套在高原上生活的规律。

    前几年,当玛咖、雪菊、恰玛古等适合高原地带生长的经济作物在市场上受宠后,孙超也开始试种,不为别的,只为让老乡能多一些种植选择,多条增收渠道。阿米尔夏·塞甫拉这两年种上了玛咖,遇到技术问题,他就去请教孙超。

    孙超在高原上的特殊奉献,为他赢得了很多荣誉,他说:“帮助驻地乡亲脱贫致富我也有一份责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