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新疆新闻 > 和村民一起摸爬滚打的好干部
  • 和村民一起摸爬滚打的好干部

    时间:2018-11-17 17:49:26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张婷

    2017年3月,韩宗志从伊吾县淖毛湖镇来到莎车县阿拉买提镇,任职阿拉买提镇党委副书记。背起行囊的那一刻,望着怀有5个月身孕的妻子眼窝里的泪水,他有太多的愧疚和不舍;陌生的环境、语言上的障碍,如何开展工作?他内心有所顾虑;机会难得,这是给了自己全力拼搏的机会,他有所期待;但更多的还是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不负组织重托!”

    沉稳朴实、不善言辞是韩宗志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

    “第一次见面,韩宗志对我说:‘党让我到哪,我都会把工作干好,这点请你放心!’这份朴实让我觉得他行!”11月4日,阿拉买提镇党委书记殷红成说。

    在接下来的1年多时间里,韩宗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的承诺,让殷红成为他竖起大拇指。

    曾在伊吾县淖毛湖镇分管农业的韩宗志,有着丰富的哈密瓜种植技术和经验。他了解到阿拉买提镇有7

    万亩耕地,多年来以种植小麦、棉花为主,种植结构单一。全镇17个村有10个是深度贫困村。

    “按现在市场,种1亩地棉花的收入1500元,而种1亩地哈密瓜收入最少2500元以上,和棉花相比,种植哈密瓜时间短、见效快,在劳力投入上较少。能不能把哈密瓜放在这里种,增加老百姓收入?”韩宗志把想法告诉殷红成。

    “行!只要能让老百姓脱贫,啥方法咱都试一试。”韩宗志算的一笔经济账,让正在寻找脱贫产业的殷红成动了心。

    2017年4月22日,在扎满库木村开展的25亩哈密瓜试种项目启动。

    从引进品种、蹲苗、压瓜、整枝打杈……韩宗志没日没夜守在地里。

    “他白天泡在地里,晚上回办公室干其他工作。刚来时他水土不服闹肚子,一边吃着药一边往地里跑。还有一次,隔了10天我在地里见到他,皮肤晒得黝黑。”殷红成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8月,25亩哈密瓜试种成功。这让殷红成和乡镇干部们吃了“定心丸”,他们把甜甜的哈密瓜送给村民品尝。

    今年,阿拉买提镇党委决定把试种面积扩大到400亩,动员370户村民参与种植。

    可这首先面临的就是科技种田和传统思想的冲突。

    “镇里动员我们种新品种哈密瓜,我担心种出来卖不掉,韩书记说按他教的技术种,责任他来承担,被他一遍遍上门的态度感动了,我决定试试。”扎满库木村66岁的库尔班·肉孜说起自己最初的想法。

    可接下来,韩宗志教的新技术让库尔班难以接受。

    “我种了一辈子甜瓜,方法都会,韩书记却让我们把许多瓜杈剪掉,那个瓜蔓长得越多越好,为啥要剪掉?他让我把根部长出来的瓜摘掉,都长出来茄子那么大了,可惜啊,我想不通!”库尔班说。

    地头上,村民们和韩宗志红了脸、急了眼!看到他来,村民都“躲”着。

    可韩宗志一遍遍耐心地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手把手示范。4个月的时间里,光是在地头开的现场会就有50多场次,在种植期关键节点,他放弃自己休假的机会,在地里一棵棵看、一亩亩过……数不清走了多少遍大大小小的条田,记不清踏进过多少户村民的家门。太阳下,他身上的衬衫被汗水打湿一遍又一遍。

    出瓜了,当看到地里一排排大小一样、圆乎乎的哈密瓜,库尔班服了,他说:“按我们原来的方法种出来的瓜不好看,两头小中间大。”

    为了推广技术,韩宗志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白天他在地头向村民学习,晚上向乡镇干部请教,他用半生不熟的维吾尔语加上肢体动作,比划着给村民教技术。

    8月中旬,400亩哈密瓜丰收了。看着成箱的哈密瓜拉出地头,装上货车,数着手里的钞票,库尔班心里乐开了花,他说:“韩书记的方法好,让我学到了技术,见到了好处,明年还种哈密瓜。”

    库尔班打心眼里感激这个朴实的好干部,他说:“为了帮我卖瓜,他带着客商来地里尝了两次瓜,每次都把瓜钱塞给我。今年挣上钱了,我想请他吃顿饭,可他说什么也不肯。”

    “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好干部,像胡杨一样,把根扎在这里,不怕苦不怕累,和村民在地头摸爬滚打,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殷红成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