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新疆新闻 > 玩遍新疆:品味N种味道的魅力之城——昌吉
  • 玩遍新疆:品味N种味道的魅力之城——昌吉

    时间:2018-01-10 16:11:17  来源:​亚心网  作者:综合整理

    亚心网讯(综合整理)一个地名,一个故事,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昌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闪亮的明珠,“它”的故事,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下辖行政区之一。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邻哈密市,西接石河子市,南与吐鲁番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与塔城、阿勒泰地区接壤,东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227.3公里,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全州东西长541千米,南北宽285千米。昌吉回族自治州下辖5县2市。

    昌吉美景

    胡杨林景区

    胡杨林景区是疆内距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次生胡杨林风景,经专家估算,这片原始胡杨林平均年龄都在100年以上。景区以“老龙河胡杨谷”作为理由观光生态区,其自然风光独特,地形地貌沧桑,以胡杨林、红柳园为主的大漠生态旅游贯穿其中。

    地址:昌吉市往佃坝乡方向以北即可见路牌

    温馨提示:前往胡杨林徒步请准备好户外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滨湖河景区

    昌吉市滨湖河景区(中央公园)一方面是以集中的绿地为背景环境宜人,另一方面,文化建筑组团与恐龙馆艺术馆形成经济上的联动,通过园路铺设、绿化种植、沿岸栈道和潜水观景平台等景观建设,完美的将城市之水、绿化之林、微缩景观和城市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使滨湖河中央公园形成了文化气息浓厚、水景、人文相得益彰的城市景观。

    地址:昌吉市建国西路市人民政府对面

    杜氏旅游景区【欢乐王国】

    素质拓展、双层旋转木马、原木城堡……这里是孩子们的欢乐王国,是假期亲子游戏的最好去处。在这里,不仅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放松了心情,锻炼了身体。

    地址:昌吉市六工镇

    昌吉农博园

    有着“宜居之城” “休闲之都” "花儿之乡”的昌吉,无论是空气质量还是城市绿化在疆内都是名列前茅,每年一届的“菊花节”更是凭借着昌吉优异的自然环境,培育出1000多款菊花新品种进行展示,吸引乌昌地区大批的游客前来游赏观光。

    地址: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昌五路至五家渠方向4.5公里处(东五工村卫生室向北300米路东)

    新疆大剧院

    昌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变迁及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新疆大剧院,深度挖掘丝路历史文化底蕴,倾力研究新疆的多元文化,创造了丝路文化第一秀《千回西域》。

    大型室内实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将国际顶尖的现代科技手段,与古西域乐舞、丝路历史文化、新疆各民族歌舞风情有机融合,形成独特创新的空间表演艺术,完美的还原了古丝路文明,打造新疆歌舞之乡世界级品牌。

    地址:新疆乌昌交汇处屯河西岸

    清代粮仓

    来到昌吉市清代粮仓,总能唤醒了人们的历史记忆,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粮仓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开始被用来为清兵囤积粮草,解放后又为解放军存放军粮,为保卫、建设祖国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7年,清代粮仓作为宁边古城的重要部分,被确定为昌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部结构依旧完好,功能也很齐全,将清代粮食种植、收割、各类谷物储存、加工、制醋、制作各类面食、豆腐、点心等实物展示于一体,再现了西域农耕文明的繁荣景象。

    地址:昌吉宁和家园北门

    昌吉恐龙馆

    昌吉奇台有个恐龙沟,大家知道么? 它是世界上恐龙化石最集中、种类最多、保存最完整和个体最大的地区之一,是世界上天然的恐龙博物馆,所以奇台被称为“恐龙的故乡”。

    1987年中加科考队在恐龙沟发掘出了一具长度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马门溪龙化石,现在陈列在新疆首家,世界排名第四的古生物博物馆“昌吉恐龙馆”里,里面还陈列着数百具出自恐龙沟的恐龙化石,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史前文明的璀璨和精华。

    地址:昌吉市建国西路昌吉市政府向西300米前往参观的乌市市民可乘坐乌昌客车到昌吉市客运站下车,从昌吉市北京路乘坐52、53路公交车到市政府下车即到。昌吉市民直接乘坐52路、53路即可直达。

    回民小吃街

    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昌吉回族自治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饮食特色,2006年为弘扬回民传统餐饮文化开工建设昌吉回民小吃街,于2008年正式开放迎客。短短几年,回民小吃街不仅名声大燥,还创造了几十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昌吉也被称为“美食之都”!

    回民小吃街建筑吸收了中华民族建筑结构,融入民族砖雕艺术,显尽古朴典雅的民族风格。

    小街集中了“羊羔肉”、“椒麻鸡”、“丸子汤”、“大盘鸡”、“胡辣羊蹄”、“油炸糕”,“小八件点心”、“九碗三行子”等百种大快朵颐之美食,无不令人垂涎三尺。

    昌吉文化

    灵香山观音民俗文化园

    伴随着古丝绸之路上悠悠的驼铃声,多种文化在昌吉汇聚,共生。

    而把两千年来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符号——观音与王朝更迭中变幻莫测并最终确定的地名“昌吉”联系在一起观察,会发现这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文化现象。

    回族婚姻文化

    中国的回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男女结婚,按照传统习惯,订婚后择喜日结婚。在结婚仪式上主持婚礼、作为证婚人的阿訇问新郎、新娘的回族名叫什么,是否愿意嫁给新郎/迎娶新娘。

    然后,阿訇书写婚书,谓之写“伊扎卜”。写完伊扎卜,阿訇要顺手将席面上的干果拾起,向新郎、新娘抛撒,以示祝贺。婚礼结束后,开始婚宴,渭之“坐‘尼卡哈’席”,共同祝贺婚配告成。

    花儿歌曲

    俗称山曲儿,最早流传于宁夏、甘肃、青海一带。后传入昌吉,经二百余年演变,已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花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一定格律,一般为4句一节,偶可押韵。昌吉一带流行的曲令有"河州大令"、"河州三令"、"白牡丹令"、"尕马儿令"、"大眼睛令"等,旧时花儿多在民间传唱,内容大都为颂扬爱情忠贞、惩恶扬善、反映人民疾苦。

    建国后受到重视,被搬上舞台,内容也更为丰富,除赞美爱情的外,以歌唱新生活、新气象的居多。近20年来,全州举办多次"花儿演唱会",有关单位创作大型花儿剧。一些民间演唱家受到尊重与照顾,有关作品被挖掘与整理。

    昌吉美食文化旅游节

    昌吉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美食文化旅游节,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集中展示当地传统美食、全国各地美食以及特色农副特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等,让来自八方的游客在此地尽情地体验“滋味昌吉”同样此项活动也成为了昌吉的一张文化名片。

    昌吉赏花季

    一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昌吉就会举办菊花节、赏花季等活动。

    广大游客不仅能欣赏到蝴蝶兰、非洲菊、桫椤、莲雾、香蕉、木瓜等近千种珍稀奇特的热带植物和鲜花馆内培育的红掌、天堂鸟等近50万株花卉。

    游客还能观赏到室外怒放的郁金香, 16个郁金香品种全部从荷兰引进,包括著名的夜皇后、罗莎莉、林马克、红色印记等。

    争相绽放的花朵让广大游客体验到了视觉的盛宴。

    昌吉美食

    寒冷的冬天,在室外逛完确实寒冷,这时候就可以开启美食之旅啦,如果你是个吃货,那么昌吉就是每个人的美食之都,因为昌吉的餐饮文化盛世文明,更是丰富多彩,除了大盘鸡、拌面、抓饭、烤包子,烤肉,昌吉还有更多的美食等你来挖掘。

    三碗九行子 在新疆回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九碗三行子,吃了有面子”,即是指九碗三行子在清真菜中的重要地位和其独特的风味。“九碗三行子”是回族正宗的宴席,宴席上的菜,全部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要把九只碗菜摆成每边三豌的正方形.这样无论从南北或东西方向看,都成三行,故名“九碗三行”。

    炸油糕 中国面食糕点里的一个小吃品种,多见于北方,在西北五省更是种类繁多,花色品种多样,以回民制作者为佳。烫面炸糕、奶油炸糕......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新疆回民的炸油糕与之相比,食材略有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其风味在新疆糕点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椒麻鸡 椒麻鸡其实是新疆回族的一道名吃,昌吉的椒麻鸡最出名也最正宗。不同的回族人做出的椒麻鸡,都有不同的味道。在新疆,椒麻鸡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主料是鸡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成品麻醇咸鲜,质地软嫩,清爽可口。

    黄面烤肉 久负盛名,来到昌吉也不例外,冬季是冰与火的缠绵,一定要尝一尝一碗纯正地道的黄面,再要上几串烤肉,在天寒地冻中享受最火热的美食,满足自己的味蕾,。

    新疆炒米粉 是外地来的厨师结合新疆本地的美食特点改良而成,其味道热辣过瘾,让吃过的人久久难以忘怀。昌吉的米粉店很多,也可以说明昌吉人对米粉的喜爱。

    油香 是回族人的节日食品。有多种做法,其中之一是白面放入一定比例的矾、碱、盐,用温水搅拌和匀,饧后揪成面剂,擀成薄圆饼,放油锅内炸制而成。讲究的要用香油炸,故名油香。

    丸子汤、油塔子 中国作为饮食大国,菜品非常丰富。丸子汤作为一种概括性的菜名,指用汤料搭配丸子,加入粉条或青菜等其他材料制成的食品,再来一份油塔子,那简直就是绝配,用新疆人的话来说一吃一个不言传。

    除了这些扎实的硬货,还能在街边吃些小吃,回味童年的味道,在新疆这三种小吃必定要吃啊~

    烤红薯 以前的新疆入冬以后,满大街的路口都能看到卖烤红薯的大爷,用铁皮桶做成炉腔,内有炭火。红薯必须存放一段时间,让水气消失,这样外皮儿才会显得蔫,吃起来才会甜。

    趁热撕开有些焦糊的外皮,满眼橘红色的红薯瓤儿,其实贴在皮上的那部分最甜。价格便宜,又冒着热气,所以这烤红薯是新疆最平民化的冬天的美食了。

    冰糖葫芦 以前只要去大街上,就能看到卖糖葫芦的,而且一定是像图片那样,把糖葫芦插在草垛上。可不是像现在把糖葫芦放在橱窗里卖的。

    现在糖葫芦内容也非常丰富,有香蕉,橘子,菠萝,猕猴桃... 但是,还是喜欢酸甜硬脆的山楂。

    糖炒栗子 在新疆人的回忆里糖炒栗子曾与烤红薯、糖葫芦一起被视为冬日里最具风味的三种时令小吃,“栗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这是清代诗人的诗句。

    所以这糖炒栗子是我们儿时又一大爱,每逢初冬至春节期间走在大街小巷,总能被无不飘满糖炒栗子甜香的味道所吸引。

    都说最美的旅行,是比景色更美的故事,终于知道为什么来新疆一定要去游昌吉,不仅有美景,能赏花,观演出,还能品美食,简直太赞啦~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