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基金证券 > 洞察|宝盈基金换帅:过去的辉煌能否点亮今天的迷茫?
  • 洞察|宝盈基金换帅:过去的辉煌能否点亮今天的迷茫?

    时间:2019-03-23 22:57:12  来源:  作者:

    和讯基金消息 3月20日,宝盈基金发布《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显示,杨凯出任宝盈基金总经理。

    资料显示,杨凯自1993年7月至1998年6月在湖南工程学院担任教师,1998年7月至2001年8月在振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销售经理。2003年7月至2016年8月在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市场开发部总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部总监、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公司副总经理。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在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任公司总经理。2019年3月加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过去的辉煌能否点亮今天的迷茫?

    杨凯曾见证过宝盈基金的辉煌,在时任总经理汪钦的带领下,宝盈基金曾打造出了以公募一姐王茹远,以及其后被称为“四小龙”的杨凯、彭敢、盖俊龙、张小仁为代表的权益投研团队。

    彼时,宝盈基金一路高歌猛进,业绩规模双丰收,王茹远管理的宝盈核心优势混合基金在2013年以56.40%的收益率斩获混合型基金收益冠军,而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更是在2015年底接近800亿元,在105家公募管理人中排名第28位。

    内部混乱成顽疾

    一家公司的衰败往往是从内部的管理混乱开始的。2010年,宝盈基金旗下宝盈资源优选,在分红时错把默认的现金分红惯例改成红利再投资,涉及客户约4600人,涉及份额约4000万份,最终公司不得不宣布对此失误形成的基金份额进行回购。同年,宝盈基金还因股东之间的内讧而使得总经理陆金海下课,还因此被证监会召集高管谈话,处于危局。而汪钦正好于这一年11月加入该公司任总经理。

    作为宝盈基金的功勋人物,时任总经理汪钦却在2012年陷入“举报门”。当时,一位自称宝盈基金员工的网友揭发总经理汪钦在管理方面的8大问题,并希望媒体与有关监管部门进行监督。这些问题包括:大量的人才流失却被轻描淡写;强行插手干预投资,不断提供所谓“优质股票”;研究部在研究的股票大部分都创新低的情况下,去年居然还可以得到公司的大奖;一再压缩公司的各项费用,却把面子工程(公司的周年庆典等)做得声势浩大。信件中,该员工指出,宝盈基金=“有魄力”的汪钦+专户部没做过投资的“办公室主任”+研究部没做过研究的“市场部经理”+投资部没魄力的总监+投资部没做过投资的一些基金经理。总经理汪钦用不负责任的方式管理宝盈基金。当年宝盈基金对此事的回应是,希望用业绩说话,而不是拿一些公司内部工作安排来说事。

    近期,宝盈基金原督察长孙胜华与宝盈基金长达三年之久的劳动合同纠纷案,再次将宝盈基金推到了风口浪尖。中国裁判文书网日前公布的二审判决书显示,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处理结果正确,应予维持。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最终,宝盈基金胜诉:即孙胜华诉请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赔偿工资收入损失,没有事实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这份判决书披露了大量未被公开的细节。在判决书中,孙胜华要求宝盈基金赔偿200万元工资损失。在孙胜华看来,解雇并非旷工这么简单,而是因为此前自己曾实名举报时任公司总经理汪钦“坐庄”套利近亿元,遭其打击报复。

    上诉指控是否属实我们无从判断,但宝盈基金内部管理的混乱可见一斑,而管理的缺失终将会酿造出恶果,2010年,因被深圳证监局现场检查出大股东违规代持问题,宝盈基金被勒令停发新产品三年。此后的三年,宝盈基金并无新品发行,发展一度陷入困局,停滞不前。2014年其新品发行解禁后,加上权益类基金业绩的领先,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突飞猛进,在2015年底接近800亿元。

    但距离上次宝盈基金新品发行解禁仅仅两年,2016年4月15日,证监会通报了近期证监会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年度专项检查的结果,以宝盈基金为首的几家公司接到了处罚通知书。证监会指出年度专项现场检查中发现部分公司在以下方面存在违规:一是公司内部基金投研、异常交易监控落实不到位;二是对部分客户未严格执行适当性管理;三是开展业务有误导性陈述;四是基金销售业务人员未取得基金销售资格;五是部分资管机构存在问题。有鉴于此,宝盈基金再次遭到了公募产品注册申请暂停三个月的处罚。

    人才持续流失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总会伴随着人才的流失。宝盈基金原副总经理储诚忠、杨凯分别于2016年4月、8月离职,储诚忠于2016年8月12日任职国投瑞银基金(博客,微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凯则于2016年10月20日出任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1月26日,汪钦因个人原因辞职,离任宝盈基金总经理。同年,宝盈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也相继出走,2017年1月,彭敢离职去往东吴基金,担任东吴嘉禾优势精选(580001)混合基金经理,2017年3月,张小仁正式从公司离职。2017年底,随着盖俊龙离职,宝盈基金“四小龙”时代宣告结束。

    在汪钦离职后,原博时基金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张啸川自2017年4月14日期空降担任宝盈基金总经理一职。公开信息显示,张啸川曾在证监会多个部门工作过。2015年离开证监会后担任博时基金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选择这样一位领导担任基金公司总经理,宝盈基金希望挽救颓势的意向十分明显。张啸川上任后,对宝盈基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其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公司整体战略上,以“三大改革、两项保障、一个协同”为工作主线。三大改革包括:投研体系改革,重点是树立以深度基本面研究为基础、注重安全边际,追求可持续、可复制、可归因的阿尔法,坚决反对以过度风险暴露为代价追求短期业绩排名,坚决反对基金经理通过勾兑、抱团和不公平交易获得超额收益;市场体系改革,重点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客户利益,不开展脱离产品实际的宣传和推介,同时优化客户结构,提高机构客户占比和互联网金融的获客比重;产品体系改革,重点是完善产品布局,改变过去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提高固定收益类产品和量化产品的比重。“两项保障”就是以提高合规风控水平和运营管理能力作为工作保障,“一个协同”是积极参与股东产融结合和融融结合,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业务协同。

    但是张啸川的改革并未给宝盈基金带来显著的成效,据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2017年年底,宝盈管理规模回升至493.27亿元,较2016年增长40.6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规模的增长完全来源于货币基金作出的贡献,该公司货币基金规模由2016年底的174.09亿元,到2017年底增长至306.55亿元,相反的是,该公司非货币基金规模由2016年底的278.53亿元,下降至2017年底的186.72亿元。2018年以来,宝盈基金的规模又呈现出下滑态势,截止到2018年年底,其管理规模为268.27亿元,较一年前缩水了225亿元。

    总资产净值(亿元)公司名称截止日期全部非货币货币市场型宝盈基金2019年第1季273.04137.63135.41宝盈基金2018年第4季268.27132.86135.41宝盈基金2018年第3季321.60145.68175.92宝盈基金2018年第2季299.05152.84146.21宝盈基金2018年第1季408.36170.99237.37宝盈基金2017年第4季493.27186.72306.55宝盈基金2017年第3季387.18197.74189.44宝盈基金2017年第2季345.06209.26135.80宝盈基金2017年第1季333.78237.8695.92宝盈基金2016年第4季452.62278.53174.09宝盈基金2016年第3季501.56325.54176.02宝盈基金2016年第2季556.04366.08189.96宝盈基金2016年第1季719.04382.95336.09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2018年12月29日,宝盈基金发布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变更公告,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张啸川因个人原因辞职,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李文众代任。这则离职公告也宣告了张啸川在宝盈基金改革的失败。张啸川离职的消息也引发业界关注,业内人士评价张啸川称,他是一位挺有想法、挺有干劲的领导者,但因为种种原因,在宝盈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曾对媒体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如果股东方比较强势,则可能会面临股东方和管理层在利益层面以及公司战略层面发生冲突,这种情况会带来公司运行的困境。

    张啸川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自觉维护股东文化是践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也是一位合格职业经理人的必然使命。或许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张啸川面对强势股东方的无奈。

    老将回归能否挽回颓势

    作为一名公募老将,杨凯的基金从业经验超过15年。其公募生涯起步于宝盈基金,2003年7月至2016年8月,他历任宝盈基金市场开发部执行总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部总监、研究部总监、副总经理等职务。2016年9月加入中融基金,同年10月出任总经理职务,于2019年2月11日离职。3月20日,出任宝盈基金总经理。

    杨凯在任期间,中融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获得明显提升,2018年末达到607.35亿元,较其上任前2016年二季度末规模450.31亿元,增长34.9%。不过,这些规模增量主要来自货基和债基,股基和混基等权益类产品规模不增反减。

    总资产净值(亿元)公司名称截止日期全部非货币货币市场型保本型中融基金2019年第1季628.15218.95409.20--中融基金2018年第4季607.35198.15409.20--中融基金2018年第3季682.15154.00528.16--中融基金2018年第2季533.99126.77407.220.88中融基金2018年第1季534.76140.96393.800.90中融基金2017年第4季513.25113.64399.611.01中融基金2017年第3季541.14108.49432.651.31中融基金2017年第2季410.83113.26297.571.55中融基金2017年第1季425.17121.10304.071.71中融基金2016年第4季419.9894.74325.245.63中融基金2016年第3季372.48101.73270.756.06中融基金2016年第2季450.3173.33376.986.20中融基金2016年第1季298.5477.78220.766.42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在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论坛暨中国公募基金20周年行业峰会上,杨凯将中融基金的发展模式总结为“3+2”。“3”是指股东支持、内部稳定和机制灵活。“2”是指商业模式的铺垫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而该发展模式的关键元素恰恰是宝盈基金之前所缺失的。他的重新回归,能否带领宝盈基金走出困境,使得宝盈基金名副其实,真正成为股东方以及投资者的持续盈利的聚宝盆,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