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西藏新闻 > 西藏开展规模最大一次鱼类放流
  • 西藏开展规模最大一次鱼类放流

    时间:2017-08-30 16:32:34  来源:  作者:

    西藏土著鱼类不仅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也是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大“保护西藏水生态”科普宣传力度,普及科学增殖放流、本地鱼类种质资源保护等知识,昨日上午,2017自治区土著鱼类增殖放流知识科普活动在拉萨河举行,这是我区开展的规模最大、组织最完备的一次渔业资源放流活动。

    受特殊高原环境影响 特有鱼类资源独特而脆弱

    据了解,从我区土著鱼类的目前资源状况来看,已知的鱼类有71种(含亚种),隶属于3目5科22个属。主要由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条鳅科的高原鳅属,鲶形目的鮡科3大类群组成。其中,裂腹鱼亚科39种和亚种,条鳅科16种,鮡科11种,分别占西藏鱼类总数的54.9%、22.5%和15.5%,这3个类群合计占整个西藏鱼类的93%。其他鲑科1种、鲃亚科1种、野鲮亚科2种和裸吻鱼科1种,合计占7%。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鱼类资源也面临着国内其它水域渔业发展所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部分流域过度捕捞、生境片段化等。加之,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结构简单、鱼类生长缓慢、资源补充周期长、对生境高度适应和依赖等特点,使得西藏水生生态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次放流活动是我区推动渔业资源恢复和保护的重大行动,是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雅鲁藏布江、拉萨河等天然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纲要》的具体体现,也是造福千家万户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自治区农牧厅副巡视员强巴曲扎表示。

    “受特殊的高原环境影响,我区特有鱼类资源较为独特和脆弱,表现为种群的高度单一性和一致性、寿命长、生长缓慢、性成熟晚、繁殖力低和地理隔离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对人类活动的干扰极为敏感,鱼类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自治区农科院渔业专家介绍,“而不科学的放流是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此次活动,不仅有利于西藏土著鱼类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更是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的有力措施。”

    将进行增殖放流评估 发现带标记的鱼可获奖励

    昨天上午,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大量鱼苗正在等待被放流,前来参与活动的除了专业人员外,还有来自各县区的农牧民、青年志愿者和普通市民。渔业专家向大家讲解了有关如何科学增殖放流的事项。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增殖放流呢?自治区农科院副院长王志坚表示:“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所以要做到‘五不放’,即不提倡个人盲目放流、不放流杂交水生动物、不放流外来物种和对当地物种有害的水生动物、不放流有病有伤和残疾水生物、不要从商户购买放流水生物。”

    随后放流活动正式开始,大家将各类鱼苗轻轻放入拉萨河中,鱼儿欢快地向河中央游去。记者了解到,此次增殖放流的鱼类均为我区人工繁育的,有拉萨裂腹鱼、双须叶须鱼、 拉萨裸裂尻鱼、异齿裂腹鱼、黑斑原鮡、尖裸鲤和巨须叶须鱼7种,共计5万尾。其实,我区自2014年开始一直都在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每年大约放流200万尾。

    为了鼓励公众增强保护意识,也为了掌握放流后鱼类的生长情况、存活率等等,还将开展科学的增殖放流评估工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援藏干部张忭忭表示:“这次放流的鱼类中有些身上带有特殊的标记,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捕工作,大家如果见到带有特殊标记的鱼,可以与我们联系,会得到一定的奖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逐步通过标志鱼类回捕等手段推进放流成效评估,为今后西藏鱼类资源保护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改进建议。”(记者 李海霞 实习生 黄磊)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