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西藏新闻 > 安多县产业扶贫:牧民实现“老板梦”
  • 安多县产业扶贫:牧民实现“老板梦”

    时间:2017-07-27 20:47:47  来源:  作者:

    近年来,那曲地区安多县依托区位优势,紧紧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畜牧业、旅游、天然饮用水和风光互补发电”四大产业优势,提出了让贫困群众做“四个老板”的发展思路,着重培育发展“可行性、稳定性、公平性、收益性”的产业扶持项目。

    立足牧业发展这一根本,大力做好发展特色畜牧业这篇文章,让贫困群众当上“牧老板”。配套126万元积极实施35户“高寒棚圈+家庭牧场”搬迁模式,推行人工短期育肥技术,有效减少因灾返贫现象,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出栏率;由政府投入300万元,建立饲草料奖补机制,对带头示范好、经济效益高的合作组织、牧民群众实现以奖代补,进一步鼓励激发和调动提高牧民群众的养殖积极性,目前,已兑现资金149万元;面对市场高需求和出栏率低的现实矛盾,安多县2015年底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可容量2000立方的冷冻库,将延长牧业产业链发展,有效改变藏北牧民的传统出栏习惯,推动四季出栏,增加牧民现金收入,解决肉类畜产品集中上市产生的“卖肉难”和由于价格季节性波动造成的矛盾,实现均衡销售。今年,投资7070万元的强玛镇四村“牧业万千工程”将计划先期实施10000亩人工种草、购置多玛绵羊5000只。建成后将全力推广应用短期育肥饲养和现代养殖技术,推进畜牧业科学发展。

    围绕“格拉丹东—羌塘草原—可可西里无人区—唐古拉山—巴木茸神山—怒江源错那湖”等精品线路做好旅游开发,着力打造安多藏北“第一门户”旅游名县,吸引更多游客体验藏北风光风情,切实让本地更多牧民群众依靠旅游就业、吃上旅游饭,进而实现贫困群众当上“游老板”。2016年,安多县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注册了第一家旅游公司,已向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1个,实现现金收入9.8万元。今年,该县借地区投资1.5亿元的税务小区2.04公里街景改造项目实施之机,将计划总投资1.8亿元,加快推进旅游基础项目设施建设,并对现已建成的“临街住宿+商品房”搬迁产业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打造集住、行、吃、购、娱一条龙的旅游商业项目,为贫困群众搭建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和发展机会,建成后预计带动635户2250人就业,月人均增收1292元。

    通过对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援藏资金、其他项目资金投入大整合,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统筹整合农林、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等各项涉农资金,加大对安置点水、电、路和产业发展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按照居住集中、土地集中、项目集中、基础设施集中、公共服务集中的“五集中”,以及“就城镇、就路、就众、就便”的原则,精心编制安置点规划,积极引导贫困户集中向国道109线等人流密集区域周边搬迁,大力培育和实施民族文化产业综合楼、“临街住宿+商品房”搬迁模式和扶贫宾馆、洗车场项目等产业综合体,通过自主经营或出租收取房租方式,为贫困农牧户群众提供就业市场和平台,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当上“房老板”。据悉,该县2016年底扶贫宾馆、扶贫洗车场以50万元每年租金成功招租,今年4月县城集中搬迁商品房以60万元每年整租的形式成功招租,收益全额存入县扶贫产业项目专项收入账户。今年,计划投资3968.25万元继续实施新建多种经营商品房“短平快”项目,预计将有131户452人贫困群众受益,月人均增收1500元。

    紧紧抓住青藏铁路复线扩容、通乡油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契机,依托矿泉水开发、109国道的优势,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紧靠“合作社”等抱团形式进行脱贫,建立由贫困群众组成的运输车队,为安多县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提供运输服务,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经济创收,进而实现群众当上“车老板”。当前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的扶贫运输队建设项目,已进行了两次评审,并报地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备案。(本网通讯员 王刚义 本报记者 谢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