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西藏新闻 > 十八大以来西藏实施人才兴藏战略 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
  • 十八大以来西藏实施人才兴藏战略 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

    时间:2017-04-12 00:14:44  来源:  作者:

    2016年11月8日,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多家国内重点医院的9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来到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图为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副主任医师吴双正在为患者做诊断。记者 常川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特殊关怀下,我区紧紧抓住中央特殊关心、全国无私支援这一特殊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人才作为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最宝贵、最可持续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兴藏战略,按照爱才、重才、育才、引才、留才、用才的工作要求,立足西藏发展稳定实际,依托国家项目和援藏渠道,充分挖掘区内、区外两种资源,完善政策、多措并举,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新进步。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已投身西藏基层和各行各业,不仅让雪域高原形成了浩浩荡荡的人才大军,也奏响了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才宏伟乐章。

    创新人才援藏模式 改写事业发展进程

    2015年11月,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那曲县长出了娇嫩鲜红的草莓,刷新了草莓种植的世界高海拔新纪录。这是杭州市援藏干部王越剑在西藏高寒地带打造果蔬种植产业的成果。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把中央要求和西藏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干部援藏和经济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使援藏工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积极协调中央国家部委和各对口援藏省市增强援藏干部人才选派的针对性、精准性,增加援藏干部人才中教育、卫生、科技、农牧、旅游、扶贫开发、园区开发等急需行业和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比重。第八批援藏干部中,专业技术人员达690人,占比44.2%,比第七批增长6.52个百分点。采取项目化运作、专家团队定期赴藏等方式,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短期援藏,协调各对口援藏省市和单位选派一大批教育、卫生、科技等我区急需人才进藏工作,扩大了人才援藏规模,缓解了受援地人才紧缺压力。

    确诊我区首例儿童血友病甲、成功完成西藏首例腹腔镜膀胱切除手术、手术麻醉室常规开展溶血液稀释疗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展一年多来,不仅创造了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多项第一,同时大幅提升了我区医疗服务能力和各族群众健康水平,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成为我区近年来大力推动人才工作、为实现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的金字招牌。

    自2015年8月以来,在中组部统一组织协调下,国家卫生计生委从北京协和医院等三家医院以及北京、上海、重庆、安徽、广东、辽宁、陕西7省市三级甲等医院共选派两批300多名内地医疗专家开展“组团式”援藏工作,帮助自治区人民医院和七市地人民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着力培养一批医疗水平信得过、服务能力过得硬的本地医疗人才,初步实现了由“我在学科强,我走学科亡”向“我在学科强,我走学科旺”的良性转变。

    与以往零星分散式选派相比,“组团式”援藏可谓“升级版”,以“集团作战”优势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效,让雪域高原有了“撤不走的医疗队”。截至目前,援藏医疗人才帮助全区各市地医院建设重点专科52个、制定专科发展规划151个、确立医疗科研攻关项目58个,直接帮带本地医务人员455人,推广新业务新技术452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390项。专项安排受援医院建设资金2.19亿元,着重加强自治区人民医院和7个市地人民医院建设、带动74个县(区)医疗水平提升。

    强化区外引进力度 补齐急需人才短板

    “引进这么一个人才,填补了西藏水产业的空白,带动了一个产业发展。”自治区农科院党委书记李宝海对去年新引进的水产专家牟振波赞不绝口。

    2015年,我区出台全区第一个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在科研经费、个人补助、薪酬待遇、住房政策、家属安置、创办企业、职务评聘和奖励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目前已引进高层次人才35人,其中柔性引进20人、调入引进15人,有效缓解了我区现有高层次人才不足局面。制定《西藏自治区博士服务团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分别从岗位安排、组织生活、工资补差、学习培训、休年假、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方面作出规定。支持博士服务团成员发挥专长积极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发挥传帮带作用,鼓励支持表现优秀的博士延长服务期或留藏工作。5年来,我区共接收114名博士进藏服务锻炼,对促进医疗卫生、财税金融、产业经济、工程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发展起到了高端引领作用。

    “西藏是大有作为的舞台。能够在志愿服务西藏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实现人生价值,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峡,是2003年第一批志愿者中的一员。从自治区太阳能研究示范中心一名普通员工,到如今担任自治区网信办的主编,不知不觉,张峡在西藏度过了10多年,成长为单位的骨干。

    为了让大学生志愿者进一步充实西藏人才队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我区深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专项工作,研究制定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的意见和留藏工作办法。2014年,志愿者队伍大规模扩容,人数从2013年的450人,增加到每年2000人。目前,共有601名志愿者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区外生源服务期满志愿者留藏工作办法(试行)》留藏工作,有效改善了人才结构。

    创新本土人才培养机制 强化发展稳定智力支撑

    “在清华大学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为我们建设西藏,提供了非常好、非常新的思维。”拉萨市当雄县副县长骆宁如是说。

    2016年12月5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内,首期“西藏自治区党政干部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正式结业,来自全区各地的4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将携带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的智慧,回到西藏,进行社会治理。

    为借助清华大学突出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机制。2016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与清华大学就进一步深化合作签署协议。除了把西藏作为推荐毕业生工作的重点地区,加大选派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到我区基层工作的力度外,还在清华大学建立了西藏领导干部培训基地,每年专门为我区举办优秀党政干部和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

    我区认真落实《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国家人才发展规划重大人才工程为西藏提供重点支持的意见》,围绕建强6支人才队伍,大力实施12项重大人才工程,各类人才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加扎实,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的立场更加坚定。5年来,“西部之光”“西藏特培”等项目共为我区培养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700余人。

    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用好援藏优势和区外高端优质培训资源,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每5年将全区所有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轮训一遍,进一步提高党政人才服务群众、凝聚人心能力和反对分裂、维护稳定能力。

    从布达拉宫到八廓街约1公里长的拉萨黄金路段分布了5个便民警务站。

    “我在这里开鞋店15个年头,见证了这条街治安状况的转变。自从有了便民警务站,吵架、纠纷、小偷就基本没有了。”鞋店老板唐平对记者说。

    从2011年底开始,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强基固本、长治久安,在市地所在地和所有县城共建成698个便民警务站,突出维稳处突,各站点之间联网联勤联动,全天候24小时执勤巡逻和便民服务,确保遇有突发事件,在3至5分钟之内妥善处置。

    西藏作为国家重要安全屏障,长期面临着复杂而尖锐的反分裂斗争。针对维稳任务繁重艰巨的实际,我区将加强政法战线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招录力度,有针对性引进反恐处突、刑事侦查、司法鉴定等专业急需紧缺人才,千方百计补齐人才不足短板。同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提高战斗力的根本,切实加强实践锻炼,将其纳入到城镇网格化管理、社会面管控等十项维稳措施中摔打淬炼,打造了一支对党忠诚、能力过硬、能打胜仗的铁军,确保了全区社会大局进入持续和谐稳定的新阶段。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建成西藏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开通“西藏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积极申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短期培训班、高级研修班,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整体素质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级职称以上比例由2009年的26.4%上升至2015年的31.56%。

    着眼企业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我区坚持把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强化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注重培养人才活血脉,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国有企业教育培训专项经费4951万元,安排培训项目347个,培训13565人次。

    “青稞发展了,老百姓幸福了,西藏就更加稳定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13年入选者卓玛次力是青稞饼干首创者。目前卓玛次力的公司已经先后承担了两项省级科研项目和一项国家级科研计划项目,申请发明专利4项,公司销售收入4800万元。

    近年来,我区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认真做好本土行业领军人才的推荐工作,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制定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科学技术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和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暨“五个一批”人才选拔培养等系列人才激励办法,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我区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5年来共推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87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选拔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30人,选拔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100人,选拔文化名家暨“五个一批”人才100人。截至2015年底,全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人才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43%;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6人年。全区人才队伍中,汉族5.46万人、占16.89%,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26.86万人、占83.11%。

    山南市错那县曲卓木乡塔嘎村村民旦增当过货车驾驶员,跑过运输,这两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下,创办了自己的施工队,带领当地群众走上了勤劳致富的路子。

    这几年,我区大力推进“三个培养”工程,就是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同时,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专家服务基层等项目,连续6年安排13万余名干部驻村,开展“建强基层组织、做好维稳工作、寻找致富门路、进行感恩教育、办实事解难事、落实惠民政策、推进扶贫开发”7项重点任务,带动培养了一大批农牧区实用人才。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厚植人才成长土壤

    “我的创业时机赶上了自治区创业的好政策,各个部门开通了创业绿色通道,地方政府和领导也为我们创业者提供了许多帮助。”27岁的嘎玛尊追桑布在总结自己创业的成功经验时,对政府提供的良好创业环境“点赞”。如今,他不仅开办了羊八井畜产品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还在当雄建立了全区第一个乡村文化体验服务中心,打造了集游牧文化体验、收购、加工、销售乡村特产等一条龙的服务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更加重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才舆论宣传更加有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

    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机制,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支持用人单位自主引才,简化选人进人程序,畅通引才引智通道,对报经自治区组织人事编制部门核定的特殊急需、紧缺专业和岗位,由用人单位自主组织考录。结合不同行业性质特点和事业发展要求,统筹推进文化艺术等26个行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实施细则,制定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办法,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体现不同层次、行业、职位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评价标准,初步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主的用人导向。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培养、引进、管理、激励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医疗卫生、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满足基层干部群众民生所需。

    曾几何时,西藏的大学毕业生心里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只有成为正式、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才是就业,不敢面对其他就业方式的风险。

    “我发现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他们不再热衷捧‘金饭碗’、吃‘国家饭’,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把自己放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摸爬滚打,为自己人生出彩努力拼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墨脱县墨脱镇党委书记格桑卓嘎谈道。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正确处理好高校毕业生政府就业和市场就业的关系,在提供充分就业岗位的同时,研究制定促进就业创业的新政策,设立就业创业专项扶持基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迄今,我区已建成众创空间5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个,搭建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在第三届藏博会上,首开青年创新创业发展论坛,一大批城乡青年成为“双创”主体。

    一个又一个怀揣梦想的“追梦人”,正如雨后春笋般在雪域大地涌现出来。

    “几年前,我们乡还只有十来个人,很多事是想得到办不到,现在增加到了六七十号人了,很多是近几年新分配的大学生,文化知识强、头脑又灵活,办事效率高,很多以前办不了的事现在大多搞起来了,而且搞得有声有色,乡里面貌也一天一个样。”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党委书记雷志心掰着手指头给我们介绍。

    近年来,我区通过实施转业军人扎根乡镇计划,定向培养、考录大中专毕业生等形式,壮大基层工作力量,稳固基层基础。建立高海拔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折算工龄补贴,实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生活补助制度,引导人才到艰苦地区和基层贡献聪明才智。

    设立自治区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人才队伍培养、科研及创新创业扶持、人才工作组织管理及优秀人才表彰等。规范资金的管理、申报、统筹、使用和监督,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引导作用。2010年以来,共投入5000余万元,实施了90多个重点人才项目,有力促进了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将人才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2015年,人力资本投资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3.8%,人才贡献率达到12.1%,人才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增强。

    在《西藏日报》、西藏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集中宣传中央人才工作重大方针政策,宣传自治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重大工作部署及各项措施,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推动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阻碍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

    人才聚,则事业兴。

    如今,在党中央的特殊关心下,人才兴藏战略正迈出更加矫健步伐,为推进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注入强劲的智慧动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