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青海新闻 > “共产党是太阳,照进我的家,暖着我的心”
  • “共产党是太阳,照进我的家,暖着我的心”

    时间:2020-08-17 13:26:28  来源:  作者:
    兴海县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多民俗文化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田才 摄影报道)驱车近150公里,冒雨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赶到兴海县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多民俗文化村”时,这个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62830平方米、安置农牧户853户的文化村,被小雨洗刷得格外靓丽:一排排具有民族风格的藏式小院规划有序,广场商店、水泥道路、太阳能路灯、行道绿树……偶尔从巷道鸣着喇叭出入的小轿车,让来客仿佛置身于草原藏城。

    给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道上吉祥的问候,安多民俗文化村村干部杨宗泰一行带领大家“走户串巷”,感受藏家新风情、新变化、新面貌。

    “现在我们和县城的人的生活一样,住进了盖板房,暖和舒适……”大家随机进入今年64岁的牧民羊本先家,粉刷一新的房间里,新家具、新沙发映入眼帘。身板硬朗的羊本先给客人端上酽酽的熬茶,以示牧民的热诚。

    来自子科滩镇切卜藏村的他,能在安多民俗文化村乐享晚年,让他实在没有想到:“比起以前,现在的生活在天上,吃、住、行什么都不用愁,政府全解决了……”通过翻译,老人充满感激。

    在杨宗泰家里,这位43岁的退伍军人招呼客人落座后,麻利地给烤箱添上一锹大煤,与我们拉起家常:没搬到安多民俗文化村之前,他居住在离县城50多公里的子科滩镇青根河村。“村里水电路基础设施不健全,更不要说娃娃们的教育、看病啦。我长大后就想去外面见见世面,改变自己的命运。好在运气不错,政府给了我在新疆当边防兵的机会。复原后,我一直琢磨改变生活的出路。”

    然而现实是:家里5口人,妻子多病、三个孩子要上学,草山面积只有1050亩,四五头牛,多年失修的土坯房行将倒塌……面对眼前的环境和条件,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杨宗泰来说,束手无策。

    “兴海”取“振兴青海”之意而命名,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西南部,地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核心区。全县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辖3镇4乡57个行政村7个社区,全县总人口8.2万多,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7.89%,全县农牧民占58.87%。

    杨宗泰在安置点新家。

    兴海县多数地区山大沟深,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自然条件艰苦,部分村社电、路不通,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各项社会福利设施几乎处于空白,导致贫富收入不平衡,主导产业单一、增收渠道狭窄,建设养畜步伐缓慢、畜牧业生产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住房条件恶劣,项目建设成本高、扶贫攻坚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

    兴海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哇多说,为切实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状,确保贫困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兴海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重头戏”,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筹措各项资金,2017年兴海县投资2.2亿多万元、齐心合力打造了全州面积最大、户数最多、任务最重的“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项目——杨宗泰和建档立卡户看到了希望。

    据兴海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梁宗孝介绍,“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集中安置点位于县城西侧,距县政府约2.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兴赛公路、环城西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通讯方便。项目户住房户型分50平方米至128平方米五种户型,及水电路配套基础设施、体育场、商业作坊、“综合型”建筑物一座(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停车位等附属设施。项目2018年完成了建设,达到了入住条件,安置全县7个乡镇48个村的农牧户853户,其中,搬迁贫困户601户、2433人。

    “搬进民俗村后,有好多老人第一次去县城,连红绿灯都没见过,过马路都害怕。”梁宗孝心情复杂地说。

    搬进县城干什么?按照“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要求,兴海县委县政府总体脱贫致富思路是“产业在农村、就业在城镇”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加大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以民俗文化村旅游、管理岗位为保障。

    杨宗泰给我们算了一笔个人账:生态管护员每年的收入是21600元(每月1800元),公益性岗位去年收入21600元,草场禁牧补贴每年7000元,光伏产业扶贫每年3200元,这些资金加起来超过5.3万元,2018年搬进民俗村后他就彻底脱贫啦。

    “在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下,我还贷了3万元贷款,分两次买进了近10头母牦牛,三年下来发展到了四五十头。从先前三头牦牛的少畜户,现在加快了向富裕户迈进的步子。”“共产党是太阳,照进我的家,暖着我的心”杨宗泰道出了内心的真情。

    “确保建档立卡户家里有一名劳动力上岗,是我们的底线。”梁宗孝说,目前,民俗村安置点已实现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功能“全覆盖”,下一步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将千方百计增加民俗村农牧民收入,在依托民俗村“传统手工艺制品”带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县“乡土人才孵化中心”,对有劳动能力的农牧民全部登记造册,及时与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用工对接,拓展家政服务、保安、保洁等22个工种的用工渠道,不遗余力增加安置点农牧民收入,确保“两条腿走路”,强化后续产业发展路径。

    目前,已在停车场、保洁、保安等岗位安置近百名民俗村安置点农牧民就业。同时,利用产业发展资金、依托公益性岗位持续保障等,累计安排生态管护员、护林员等300名,人均增收2.16万元。

    此外,还积极与县藏医院协调,计划在县城集中安置点打造藏药材种植基地,通过承包药材种类片区、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等方式,带动搬迁农牧民稳定就业,提高群众经济收入。

    海南州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卫新华告诉记者,2015年全州共识别认定贫困村173个,贫困人口1.74万多户5.3万人,所属同德、贵南、兴海、共和、贵德5个县均为贫困县。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30亿元,如期实现了5个县“脱贫摘帽”和173个贫困村5.3万贫困人口退出任务,全州绝对贫困“清零”目标基本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