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保险信托 > 外资背景信托公司降至8家 外汇额度仍是最大掣肘
  • 外资背景信托公司降至8家 外汇额度仍是最大掣肘

    时间:2017-01-07 07:52:41  来源:  作者:

    自出现的外资股东减持或撤离信托公司的现象以来,在去年仍在持续。

    去年6月份,兴业信托外资第二大股东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将所持兴业国际信托股权(16.8334%)中的一半转让给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福能集团”),转让后双方各持股8.4167%。

    而在此之前,2016年4月19日,苏州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公众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拟以6.6亿元的对价取得后者持有的苏州信托的19.99%的股权,目前已获得江苏银监局批复。

    外资机构入股信托公司的热潮始于2007年信托“一法两规”颁布之后,至2012年蒙特利尔银行入股中粮信托和摩根大通入股百瑞信托,期间共有11家外资机构参股信托公司。

    但是从2015年以来,外资机构对信托公司的态度却开始发生逆转。多家外资机构股东,因减持或未与其他信托公司股东同步进行增资等因素,逐渐离场。

    去年10月份,华澳信托的外资股东麦格理资本将所持19.99%股份悉数转让给重庆财信企业集团;而去年的最后一天,杭州工商信托的外资股东摩根士丹利将所持11.05%的股份全部转让给绿地金控。

    若上述苏州信托股权变更完成,外资背景信托公司将仅剩8家。

    北京信托方面,其外方股东威益投资去年8月份未同步参与北京信托的增资,所持股份比例由19.99%降至12.72%;新华信托外资股东巴克莱银行也未参与去年7月份的增资,持股比例由19.5%降至5.7%。

    目前,8家外资背景信托公司,外方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15.83%,与外资撤资潮之前相比,已下降3.02%。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信托公司盈利能力减缓,经营风险增加,使信托公司的股东不得不重新审视信托牌照的价值。在此背景下,不仅外资股东频频减持,整个信托行业的股权变动也趋于活跃。

    不过,有声音认为,外资对信托公司的立场可能只是阶段性的退出,称信托公司对外资股东吸引力下降为时尚早。

    外汇额度仍是最大掣肘

    尽管海外理财业务需求旺盛,但信托境外理财仍然受到外汇额度制约,有QDII资格无额度的公司已经有8家。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和晋予表示,QDII业务资格目前受信托公司重视。一方面,人民币有贬值压力,客观上造成了人民币资产向海外配置的需求,信托公司如果具备QDII业务资格,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海外资产配置的需求。

    “另一方面,从信托公司本身来讲,布局海外业务已成为行业共同认可的转型方向,而QDII业务是信托公司合规开展海外业务的重要领域。”和晋予称,获得QDII资格,公司业务领域将进一步拓宽,服务客户的渠道更为丰富,公司品牌形象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记者注意到,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投资额度审批表(截至2016年12月28日)显示,整个QDII投资额度为899.93亿美元,信托系QDII额度合计为77.5亿美元,仅占整个QDII投资额度的8.61%。

    其中,信托系77.5亿美元投资额度由14家信托公司“分享”,后续取得QDII资格的8家信托公司均无投资额度。这意味着22家有QDII资格的信托公司中,无投资额度的占了36.4%。

    国投泰康信托相关人士表示,此次获得QDII资格,为开展海外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公司将积极申请外汇额度,稳步发展境外受托理财业务,满足国内高净值客户投资需求,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财富管理服务。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