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保险信托 > 起底惠民保:3年铺满140城,45家保险公司竞相参与,三种命运谁主沉浮?
  • 起底惠民保:3年铺满140城,45家保险公司竞相参与,三种命运谁主沉浮?

    时间:2020-11-27 09:41:07  来源:  作者:

    2015年起源于深圳,2019年向周边广州、珠海、海南等地推广,2020年以来共有70多款新产品推出,平均每周两款――惠民保,已经成为保险业的“当红炸子鸡”。

    低至百元以内的保费,高至百万的保额,尤其是可带病投保,成为惠民保吸引消费者投保的利器,据统计,惠民保覆盖城市达到140个,已有超过2000万人投保,保费收入超过10亿元。

    然而,伴随着高歌猛进,冒用政府名义宣传、恶意压价竞争等问题开始出现,监管于是出手。11月20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公司反馈在开展惠民保业务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引导规范,其中要重点查处,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数据基础;参与恶意压价竞争、冒用政府名义进行虚假宣传、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等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部分地方医保部门作为重要参与方,也开始出手对该类业务进行规范。

    监管部门、医保部门态度毫无疑问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惠民保未来命运:是保持纯商业保险的定位,还是走“社商融合”路线,甚至是在医保局等单位的强力介入下,成为第二种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的“大病保险”?

    银保监会的意见已经出炉,医保局的表态还会远吗?值此关键节点,『慧保天下』特梳理2015年以来惠民保发展历程及现状,对其进行详解,以飨广大读者。

    01

    3年时间铺满百城,单月新增产品近20款,惠民保进入爆发期

    2015年,深圳市率先推出“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采取了“个人账户划扣+企业团体投保+个人自愿缴费”模式,成为惠民保类产品的雏形,凭借着医保个人账户划扣、价格低廉等优势,当年参保人数达到264万。得益于深圳市政府和医保局等部门的大力推动,2019年参保人数达到750万人,覆盖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总数的50.4%,定价也从最初的18元涨到2020年的30元。

    2019年,江苏南京以及广东珠海、广东广州、海南4地先后上线惠民保产品,惠民保开始走出深圳,除了平安之外,中国人寿、泰康在线等公司主体开始参与其中。

    *2019年南京惠民健康保险承保公司为平安健康,2020年更替为泰康在线

    随后在2020年的1-5月,又有几个城市陆续推出,但此时加上此前的珠海、南京等,推出惠民保产品的城市数量也不过10个。

    惠民保真正遍地开花还是从2020年6月份开始。2020年6月,四川成都、德阳和湖南长沙三地惠民保几乎同一时间上线,9月份在全国推出惠民保产品的城市一度更是达到19个。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福建、贵州、湖南、海南、广西、湖北、重庆、安徽、河南、山东、北京、山西、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以及宁夏共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下同)近80款产品,覆盖城市数量近140个。

    热潮之下,入局的保险公司主体数量也大大增加,从最初的平安、国寿逐步扩展到45家机构,其中人保财险独自承保或参与承保20个城市最多,占比达到1/4,平安养老和国寿财险分别参与19个、13个地区,位列第二第三,如大地财险、国宝人寿、北京人寿等中小险企也纷纷投身其中,足见惠民保之火热。

    02

    医保基金压力增加,健康保障需求激增,政策引导等多因素助推惠民保走向浪头

    惠民保火热的背后,一方面是健康保障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助推。

    2020年年初,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服务和医保控费,完善大病保险运行监管机制等。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明确到2030年底,全国将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两个文件都指向了同一处――健康险大有可为。同时,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基本医保基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亟待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来补充缓解,商业健康险成为不二选择。

    据国家医保局数据,2019年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2.33万亿元(增速10%)、1.99万元(增速13%),虽然年末累计结存2.69万亿元仍较2018年增长了6000亿元,但支出增速仍高出收入增速3个百分点。且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医保基金的筹资压力也将不断增加。

    财政部部长刘昆曾表示,我国医保基金可持续压力加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给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带来较大压力,2017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分别有一些统筹地区出现当期赤字,个别统筹地区甚至出现历年累计赤字。

    此外,2020年爆发的疫情,更加刺激了人们的健康保障需求,购买健康险欲望空前扩大。有需求就有市场,保险公司也热情高涨,一拍即合。于是,2020年即使是在保险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健康险仍然一枝独秀,保持着两位数增速。

    商业健康险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行业相继创造出百万医疗险、特药险等新型健康险产品,在经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方面的经验也日益丰富,而“惠民保”则是这些经验之上的进一步创造。就产品特征而言,其结合了百万医疗险、特药险的特征,就运营而言,则结合了经办基本医保以及大病医保的经验――充分借助政府背书,降低宣传、销售费用,以此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

    当然,近年来,行业积累的线上化运营服务能力也在该险种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多种因素的叠加,将惠民保推向了爆发。

    03

    深圳成都淄博北京参保人数过百万,西部仅有宁夏银川一款,多公司共保趋势明显

    虽然承保公司不一,各地保障责任、报销比例等方面也不尽相同,但低保费、高保额、可带病投保、与医保衔接组成了惠民保的基本特征。

    截至目前,纳入统计的约80款产品中,有61款产品定价分布在50-80元之间(有阶段计费的取最低保费),占比达到75%;高于100元的有3款,珠海大爱无疆190元、平安佛医保185元、豫健保许昌版100元;而低于30元的仅有5款。保额则分布在100-300万元之间。

    在缴费方式上,绝大多数城市惠民保都需要参保人自己缴费,而仅有广州深圳、广东珠海、江苏南通和面向山东全省的齐鲁保等个别产品可从个人医保账户进行抵扣购买。

    从地区分布看,惠民保产品分布明显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征。南方省份占据12个之多(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福建、贵州、湖南、海南、广西、湖北、重庆、安徽),中部及北部地区8个(河南、山东、北京、山西、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西部地区仅有宁夏1个。各省份内部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如发源地发广东省目前共推出12款产品,为各省之最,江苏省内惠民保产品数量也达到9款。

    从模式看,目前落地的城市惠民保项目中可分为政府主导型、政府指导型以及纯商业经营型。

    在有政府机构参与的项目中,除了医保局外,可能还涉及到地方开发区管委会、金融工作局、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卫健委、银保监(分)局、民政局、扶贫办等多个各职能部门。

    政府机构的参与度与产品定价合理度、参保率往往息息相关。据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欣琦统计,当前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惠民保产品占比为21%,政府指导项目占比53%,政府未主动参与项目占比26%。

    除了政府机构外中,惠民保产品开发中,也往往会牵涉镁信健康、思派健康、圆心惠保等第三方机构,或是微保等保险中介平台。如豫健保选择微保独家合作、安徽亳州保是泰康在线联合京东健康等机构,天津津惠保则是由圆心惠保、英大长安保险经纪共同参与。

    从参保人数看,截至目前,全国惠民保产品参保人数超过2000万人,广东、四川、浙江、江苏四省27地合计参保人数近1900万,占到全国参保人数的80%以上。其中深圳、成都、淄博、北京四个城市参保人数在百万级。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淄博是在参保人数超百万的城市中唯一一个人口在千万以下的非超大城市,参保率达到28%。其余各城市未对具体的参保数据进行公布。

    从承保机构数量看,惠民保呈现由一家险企单独承保到多家公司共保的演变趋势。2020年前8月推出的24款产品中,仅有6款为两家及以上公司共同承保,11月份以后推出的产品中,共保体及参与组成共保体的保险公司数量也越来越多,其中尤以山东淄博期齐惠保和河南豫健保组成共保体的保险公司最多,达到11家。

    04

    问题显现:惠嘉保上线月余匆匆下架,竞争加剧乱象凸显,银保监会出手规范

    火热之际更需要冷思考,惠民保的火热同样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其中谈论较多的,就是其低保费、高保额、可带病投保的模式,是否长期可持续。

    一般认为,当参保率达到80%时,惠民保才有机会盈亏平衡。但就目前来看,仅仅广东、四川、浙江、江苏四省参保人数较多,淄博、北京两个百万参保地区参保率也不过在30%以内,多数地区参保率甚至更低。同时,多地惠民保在产品说明中表示“明年会根据今年项目的运作以及服务情况考虑投保政策和费率”,意味着价格和保障内容都可能会变化。2020年9月,上线仅一月有余的嘉兴惠嘉保匆匆下架,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另一问题是,当一个城市出现多个惠民保产品时的恶意竞争问题。截至目前,已有东莞、宁波、盐城、福州、厦门、长沙、亳州、北京、天津9个城市出现了不止一款惠民保产品。若算上一些省份推出的覆盖全省版本,重叠数量更多,竞争也就更为激烈。

    如宁波的第三款惠民保产品“宁波工惠保”推出时,宁波银行宣布出资3000万补贴银保渠道投保客户每人30元,其争夺客户的决心可见一斑。其他城市也有类似表现,如近日在北京铺天盖地宣传的北京京惠保,投保人数已达到百万,而另一款由360保险联合7家保险公司推出的北京城惠保则几乎销声匿迹。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保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阎建军表示,针对同一城市有多个城市定制普惠险的,建议构建相关部门会商机制,同一时期只上线一个产品,保险公司以共保体方式承保,降低不同竞争主体的保险公司排除既往症患者的冲动。

    冒用政府名义的问题也时有出现。政府背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参保率,冒用政府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就曾真实发生。2020年6月,由泰康养老推出的长沙星惠保上线宣传称由当地政府机构指导出台,但随后长沙医保局回应道,未对星惠保进行任何业务指导。

    对于种种市场乱象,银保监会已经开始有所行动,其近期下发的《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到,将重点查处惠民保产品存在的问题,包括:

    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数据基础;未按规定使用备案产品或未及时报告保障方案;参与恶意压价竞争;违规支付手续费;夸大宣传、虚假承诺、误导消费者;拖赔惜赔;利用不正当手段套取、骗取医疗保险基金;冒用政府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泄露参保人信息或擅自用于其它用途等。

    05

    热情高涨VS淡然处之,不同地方医保状况或决定惠民保不同命运

    在支持和争议同样高涨的情况下,政府部门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银保监系统作为监管机构、医保局作为关键参与角色,其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惠民保的未来发展:是保持纯商业保险的定位,还是走社商融合路线,甚至是在医保局等单位的强力介入下,成为第二种商业保险公司经办的“大病保险”?

    目前的情况来看,银保监会对此类业务持肯定态度。前文提到的《征求意见稿》中,银保监会要求险企结合当地特点,合理预估参保人数规模、向属地银保监机构报告保障方案,科学合理定价等,目的是“规范保险公司定制医疗保险业务的发展,切实提高参保群众的保障水平,促进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

    医保局方面,虽然国家医保局暂无文件规定下发,但部分地方医保局已有所行动。

    2020年5月,成都医保局发布《关于促进健康保险发展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发展社商融合型普惠式健康保险对于建设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意义,将发展健康保险列入工作计划,做好配合推广工作,并明确以下核心内容:

    坚持健康保险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发展补位性强、衔接顺畅的健康保险产品,建立与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机制相适应的服务管理模式,降低商业保险的运营成本,强化医疗保险与健康保险保障责任的过渡连接。

    支持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开发主体在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可使用医保数据开展产品设计和校验,提升健康保险产品的针对性。设计成熟且符合本指导意见基本原则的产品,需提交市医疗保障局留档。

    协助提升服务能力。产品支付结算服务平台接入成都政商一体化结算平台,实现“一站式”结算,降低产品运维成本,提升群众感知度和满意度。

    当然,也不是所有城市都对惠民保趋之若鹜。在浙江已经推出6款惠民保的情况下,近日,浙江金华医保局党组书记明确表示,“金华不打算推行惠民保”。据了解,浙江金华在全国首创的“选缴保费法”大病保险特色模式,人均筹资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是在大病保险基本保费缴纳50元的基础上(2020基本保费调整为75元),由个人自愿选档缴费(选缴保费),每份100元,最多可缴纳3份。相应可提高报销待遇,最终实现提高保障水平的目的。提高大病保险的筹资水平之后,惠民保似乎也就没有了太多的用武之地。

    < END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