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吉林新闻 > “铭记来时路 弘扬抗联魂”大型寻访活动:和龙那段红色激情燃烧的岁月
  • “铭记来时路 弘扬抗联魂”大型寻访活动:和龙那段红色激情燃烧的岁月

    时间:2018-08-30 19:19:46  来源:吉网  作者:徐慧

      和龙市作为有着38年反日斗争史的革命老区,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革命先辈舍生忘死、上下求索的坚实足迹。走进那些曾与敌人展开周旋的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取得节节胜利的战斗遗迹,穿过滚滚炮火硝烟,去触摸历史的沧桑百年,那里的热血依旧在沸腾,那里的故事依然在传唱。

      在和龙有这样一位抗联英雄,是无数抗联先烈中唯一由毛主席亲笔签发烈士证的抗日民族英雄,也是九一八事变后为数不多的一位从1931年一直坚持抗战到1944年的抗联军级干部,他就是九一八事变后打响延边地区抗日第一枪的抗联名将柴世荣。

      柴世荣将军纪念雕像

      柴世荣将军的铜铸雕像坐落在和龙市头道镇政府广场内,据和龙市政协副主席范敬学介绍,柴世荣5岁随父母迁移到和龙县六道沟,为谋生他当过苦力,在和龙县当过警察。1931年12月28日,柴世荣带领13名警察及爱人和三个孩子在西城镇起义,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战征程,期间屡建奇功威震东三省,令日寇闻风丧胆,大盘道伏击战是柴世荣创造的经典战例。在范敬学看来,柴世荣将军的事迹和精神应该被广为传颂,“他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放弃优裕的生活,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领导抗日,一直到最后牺牲”。

      和龙县药水洞苏维埃政府遗址

      被誉为和龙革命的摇篮,无疑是药水洞抗日根据地,这里也记载着一段光耀史册的往事。药水洞抗日根据地位于距和龙市头道镇药水洞3华里的西北小山脚下。上世纪20年代中期,就是在这里就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原于延边大地。1930年5月26日,东北地区第一个人民政权——和龙县药水洞苏维埃政权就建立于此。当年,在这个不到100户人家的村庄里,就涌现出金顺姬等70多名抗日烈士。药水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在延边的抗日斗争史上谱写了壮烈的诗篇。

      和龙市委组织部干部李婕每当讲解这段历史时都情不自禁流下泪水。1930年5月26日,药水洞群众在申春同志的指导下,举行盛大集会,宣布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权——药水洞苏维埃政府,并选举出苏维埃政府委员。大会决定5月30日发动大规模的起义,成立了起义指挥部,并制定了行动计划。5月30日晚,以药水洞赤卫队为骨干的十几个袭击组,携带18支土枪、1支手枪,潜入头道沟,与农民暴动队的100多名队员一起,切断了敌人的电话线,袭击头道沟日本领事分馆,烧毁了反动的“朝鲜人民会”会址,然后迅速撤离头道沟。这是药水洞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首次革命行动。

      随团寻访的“青马”学生(姓名)深情地说:“听着动情的讲解,仿佛回到战火连天的抗战年代,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事业,不顾个人安危,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无不激励着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说起当年东满地区最大、最有影响的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和龙市政协副主席范敬学最是亢奋,虽然根据地仅存十个月,但它对打击日伪嚣张气焰、壮大抗日武装声威、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范敬学介绍到,1934年3月,中共东满特委将延吉、和龙、汪清、珲春4县游击队,统一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下设4个团,和龙游击大队被编为二团。4月,二团进入安图县境内继续抗战。县委带领所余人员转移到和龙、安图两县交界的车厂子(原属安图县,今为和龙市西城镇和安村),与中共东满特委及延吉县、安图县的反日军民会合,建立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初期,敌人就屡来进犯,根据地军民团结奋战,坚决反击。1月份,打退了300余名敌人的围攻,毙敌40余名。此后,驻车厂子根据地的独立师一、二团,不仅采取破坏道路和敌人之间的电话联系,阻滞日军,伏击伪军等战法,迫使敌人不敢轻易向根据地靠近,而且还分兵出击,在广阔的地区里机动灵活地进行反封锁、反“讨伐”的游击战,频频取胜,接连告捷。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心腹之患”。日本侵略者不惜一切代价,向车厂子根据地步步紧逼,用重兵重重包围,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调飞机从空中轰炸,使根据地的形势日趋严峻。为了保存实力,于1935年10月最后撤离了车厂子革命根据地。

      和龙市西城镇卧龙村的十三勇士纪念碑

      在和龙抗战斗争中,除了柴世荣将军,还有13名勇士被和龙人民永远铭记。1933年,聚集在头道沟、二道沟等地的360余名日伪军警向渔浪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犯。和龙游击中队的10余名勇士同300多名敌人坚持近6个小时的血战,用生命掩护了上千名群众和干部安全转移。战后,和龙游击中队牺牲的9名游击队员和另外4名参加战斗的游击队员被誉为十三勇士,为纪念这些勇士,和龙市人民政府在西城镇卧龙村修建了“十三勇士纪念碑”。

      “这十三位勇士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壮举,谱写了中华民族御辱于外、救国救民的壮烈篇章。同时,广大民众也被十三勇士的壮举感染着,增强了抗日的必胜信心”。延边州委党史研究室征集研究处处长韩顺兰表示,“我们要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将这些红色历史和精神在,作为一种品德来承传、作为一种修养来坚持、作为一种生活准则来倡导,不忘初心,更不忘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晓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