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吉林新闻 > 全媒体 “芯”病还需“芯”人医 解铃还须系铃人
  • 全媒体 “芯”病还需“芯”人医 解铃还须系铃人

    时间:2018-08-25 18:34:10  来源:吉网  作者:晓吉

    论坛现场.jpg

      论坛现场

      “我国信息产业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产业规模达到12.4万亿元,生产了14.6亿部手机、3.4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

      8月24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半导体产业高端论坛上,中国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核高基专家陈军宁用一系列数据证明,中国半导体行业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但与之形成不对称尴尬局面的是,目前我国这一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却极低。

      “由于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核心环节缺失,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5%,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陈军宁说,中国市场虽然占据了全球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每年进口芯片却需要花费近3000亿美元。

      这样的论断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不谋而合,后者在演讲环节,也阐述了对制约中国半导体发展原因的根本观点,即:集成电路进口额巨大、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根据数据,从2013年至今,我国集成电路的年进口额均在2000亿美元以上,而2016年中国原油的进口金额也才1153.08亿美元。

      2017年,我国半导体销售全球占比达到历史新高的32.31%,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国家,但由于近80%的芯片需要从欧美日韩等地区或国家进口,自给率严重不足,2017年逆差额度高达193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1%。

      造成中国缺“芯”的原因有哪些?又该如何破解?

      “根本原因是人才的匮乏。”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对于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显示,中国目前芯片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达70万,而中国目前从事芯片行业的从业人员仅为30多万,人才缺口近40万之多。

      “目前中国开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共有96所,开设微电子技术专业的院校共有20所,但这些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不相符合。”陈军宁说,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供需不契合的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高校学科存在壁垒。

      “芯片研发并不是单独的学科,需要相关人员掌握物理学、材料学、计算机学等知识,需要的是复合型创新人才。”陈军宁坦言,一方面,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另一方面,人才缺乏等问题又使得一系列问题越发严重。

      “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调整学科设置至关重要。”

      “解决人才匮乏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不仅需要高校重视芯片人才培养、扩大招生规模、调整学科设置以打破学科壁垒,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对芯片教育倾斜。”

      也就是说,要想标本兼治,还需“芯”病“芯”人医,解铃也须系铃人。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路丰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