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吉林新闻 > 长白乌铁路的背后:铁道“蜘蛛侠”当空鏖战
  • 长白乌铁路的背后:铁道“蜘蛛侠”当空鏖战

    时间:2017-08-08 20:27:18  来源:吉网  作者:徐慧

      经过1个月左右的试运行,8月8日上午10:14分长白乌快速铁路试正式通车,长春-白城-乌兰浩特区域将进入动车时代。在这背后,是无数铁路战线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勤劳付出,俗话说:“动车跑得快,全靠电来带”,有着这样一些平凡坚韧而又默默无闻的群体,爬铁塔、接电线,保障着项目外部供电支持,他们在166天时间里,组立221基70余米高的铁塔,累计架设线路艮长144.06千米,累计架设导地线长度2255.7千米,在零安全生产事故前提下,提前5个月完成了长白乌快速铁路电气化改造外部供电配套工程,为长白铁路8月8日通车奠定了基础——他们是长电集团送电工程分公司工程施工管理团队。

    图片1_副本.png

      时跨三季 夯实工程前期基础

      长白铁路吉林长春小合隆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原计划工期要求在12月31日前竣工送电,但为保证内蒙古西巴彦花建盟70周年长白铁路通车重要纪念活动顺利进行,将工期提前到7月30日线路具备投运条件,这无疑进一步压缩了施工工期。小合隆项目施工工期从2017年初开始,到7月份结束,恰好跨越了东北地区冬、春、夏三个季节的施工特点。冬季,土壤温度位于-5℃以下,长电集团送电工程分公司工程施工管理团队的工人们要在冰冻的土壤里进行挖坑、浇筑混凝土做基础施工,环境恶劣,工序繁琐周期长;到了春季耕种、夏季农作物旺盛生长期间,铁塔架设导线不可以碰到地面的农作物,另一方面还要随时协调好农户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迎着如火的烈日,冒着冰霜雨雪,团队人员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解答了农户们的一个个疑虑,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默默努力着。

      “老”师傅迎接“新”挑战

      长电集团送电工程分公司施工管理团队平均年龄55岁,每位老师傅都是精干的身形、黝黑的面庞,偶有配上花白的头发,显得身经百战。经历了几十年送电施工工作,工人师傅们个个经验十足,但这项有史以来首次当年进场、当年投运的施工项目确实成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59岁的尹玉平是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一名电力人,他从19岁入门开始参与电力施工,便和牵张机结下了不解之缘。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为钢芯铝绞线,重量非常大,无法人工放线。电力架空线路大面积导线放线施工时,牵张机持续能够提供牵引力和放线张力的作用。可是对于牵张机的操作却是个技术活,整个管理团队中尹师傅就是具备这一技能人员的主力军。每个工程到了放线阶段,他都要在现场全神贯注地盯着牵张机运转,随时确保张力在规定范围内。由于工作现场都在野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无疑是对体力、脑力、耐力的多重考验,牵张机由于运行频率高、使用年头久,发生故障也是常有的事。

      据尹师傅回忆,就在小合隆项目即将收尾的关键时刻,一台张力机发生了故障。由于工程工期非常紧,一旦张力机不工作,整个工期都会被耽误,导致与此配合的上百名施工人员停摆,无论从工程进度、经济方面都会蒙受巨大损失。此次故障的张力机的液压泵是德国进口零件,询问了在上海的设备厂家后得知,维修周期要至少30天并花费6万元,尹师傅有些着急了。于是他当即决定,上网找到相同型号的零件,网购回工地,自学钻研液压泵原理,拆卸安装只用了2天、花费2000元就解决了故障,为整个工程进度赢取了28天时间。尹师傅说:“为了能让工程提前投运,工期一环扣一环啊,争分夺秒一刻都不能耽误的。”

      小合隆工程项目经理刘永清今年51岁,在团队里大家称他为"刘老头",用大家的话说"他虽然岁数小,但是长得着急",常年的户外作业让他皮肤黑黢黢的。小合隆项目线路需要钻越500千伏合南线,要对500千伏线路进行停电加高改造。就在工程施工进入关键阶段,刘永清的父亲病毒感染发烧住院,每天施工结束,夜里他要到医院护理老父亲,在病床旁用不熟练的拼音在群里通报着当日的施工进度以及遇到的问题,第二天天一亮,就立即返回现场解决项目施工中的大小问题。作为项目经理要合理调配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物资、车辆,还要把握安全技术规范及施工工艺,更要确保顺利完成工期,而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同志,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承担了工作与家庭的双重重担,"一切都要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完工啊。"刘永清说。

      多措并举消除安全生产“软肋”

      安全生产是永恒不变的大前提,是施工的根本。从领导层,到项目经理,再到分包队伍负责人,先后进行了近20余次安全生产大讨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到岗到位、安全监督人员与分包作业班组同进同出原则。

    图片6_副本.png

      同时开展安全生产联合监督巡视,不定期对安全措施、现场安全标识等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将分包队伍人员纳入安全生产巡视队伍中,开展安全生产流动红旗评比,对安全意识高、安全措施到位的队伍进行经济奖励,并在安全质量管理平台通报表扬,以人性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化的安全学习、专业化的流程管控,强化分包队伍安全生产意识,确保整个施工项目零安全事故竣工。

    图片7_副本.png

      创新工艺有效化解安全风险

      据了解,此次施工作为国网公司第一批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及施工图预算试点工程,在施工组织及技术方面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小合隆项目线路主体采用同塔三回路架设,上层为单回“酒杯型”水平排列,下层为双回“鼓型”垂直排列,该塔型是为了配合小合隆项目设计的新式塔型。面对这样从未见过的塔型,团队大量使用了机械化施工,完成了无人机放线、创新使用迪尼玛带电跨越索桥、钻越500千伏、跨越66千伏带电线路、跨越高速公路、国道等复杂施工。

      小合隆和于家炉项目的两位项目经理刘永清、韩庆春总结经验,从农业大棚种植技术获得灵感,创新使用发电机驱动热风炉,加热空气为铁塔基础保温,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人员投入,同时消除了安全风险,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据统计,长白铁路电气化改造配套工程累计投入人力76182人次,其中,管理人员投入8974人次,铁塔组立投入19005人次,架线施工6298人次,电气施工及调试投入人员13820人次,创历史之最。这样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的铁军,这样一群让平凡在奉献和创造价值中闪光的老电力人,为长春输电工程建设创造了一个新的不朽奇迹!

      吉网 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 通讯员 王倾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