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吉林新闻 > 民生实事为老百姓开启幸福之门 给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 民生实事为老百姓开启幸福之门 给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时间:2017-07-27 21:03:49  来源:吉网  作者:鞠华军

      “民生”是颇具温情和幸福感的词汇。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强调,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要特别关注和关心困难群众,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

      两年来,吉林省用一项项深得民心的民生实事,为老百姓开启了一扇扇幸福之门,给了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养老服务惠民生

      健身广场、垂钓池、温室花房、书画室、影音室、中医养生馆……在长春市亲亲园养老护理康复中心,90岁的杨佩萱老人刚吃完营养丰富的早餐,就和其他老年朋友们打起了扑克。用杨大爷的话说,“这是我的第二个家,我常跟他们讲,等到我100岁的时候,我要请大家喝茅台酒!”

    亲亲园养老护理康复中心

    亲亲园养老护理康复中心

    老人们的房间

    老人们的房间

      杨佩萱的幸福晚年,得益于吉林省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持续投入,政府投入发挥了杠杆效应。一大批家政服务企业纷纷转型加入养老服务行列,服务供给能力快速增长。

      护理康复中心的俞之胤告诉记者,去年10月,国信集团投资的红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入驻亲亲园,每周有全科医生为老年人巡诊,系统掌握每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了零距离医疗保障,做到了真正的“医养结合”。

    护理站

    护理站

      “两年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把养老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仅2016年全省养老服务项目达到161个,其中养老机构建设项目10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48个,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项目12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5个,计划投资29.9亿元,当年投资13.1亿元。”省民政厅副巡视员张伟介绍,目前,全省有536个社区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占全省城市社区总数的37.8%,主要形成了3种服务模式:委托运营模式、延伸服务模式和资源共享模式。全省已有19个公办养老机构实施了公建(办)民营,既提高了养老服务专业水平,又减轻了政府持续投入的压力。

      全力帮扶全额救助

      “如果没有政府‘兜底’,可能我早就没了。”记者日前在南关区长通街道永宁路社区采访时,46岁的市民王广伟述说了他多年来与病魔斗争的经历:肢体二级残,患尿毒症。“每个月都需要做血液透析,我一度觉着自己是家里的拖累。”王广伟说。

    南关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看望王广伟

    南关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看望王广伟

      但现在,王广伟的愧疚减轻了太多:2013年,我省出台相关办法,将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范围,2014年,又在8项救助的基础上,新增4项救助。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筹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金53.50亿元,比2016年增加1.72亿元;投入医疗救助资金3.53亿元,为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现在,王广伟的家庭得到全额资助,缴纳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同时还享受低保家庭的其他优惠待遇,“我几乎不向医院交钱了,只要提供身份证、病例和相关证明,医院和民政部门就进行费用的流转、结算。医院现在还有‘一站式’服务,报销完医保不出大楼就能直接报销救助金,特别方便。”王广伟说,“我的心里真的很温暖,好几次我都跟给我做透析的医生说,感谢政府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宜居城市暖民心

      “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红利,是我们一以贯之的追求,也是这座城市情怀和温度的体现。”梅河口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宏岩说。

    梅河口公园一角

    梅河口公园一角

      近年来,梅河口着力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先后完成了辉发河湿地公园、长白山植物园、梅河大桥、福民桥、水洗公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热燃气管网改造等民生工程。

      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离不开城市环境、生活环境的打造。

      “走出家门,就是公园,每天晨练、散步,真是惬意。”夏日傍晚,馨园小区的张文杰大爷对记者说。如今,每天像张大爷这样来辉发河湿地公园亲近自然的市民有好几千人。

    张文杰老人

    张文杰老人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梅河口市中心的辉发河岸边。散步的中年人、打太极的老者、骑自行车的小伙子、扶老携幼的小两口……人们在城市慢线系统,恣意享受着休闲慢生活。

      围绕“慢生活”理念,梅河口连续三年累计投资13亿元,全面实施老城改造工程,对老城区65条道路、5条龙须沟、292个居民小区及地下管线等附属设施进行整体改造,今年,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又实施了398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目前,老城区街路宽敞通达、楼房焕然一新、环境整洁优美,使老城与新城更加协调,更多群众享受了新的生活环境。

      梅河口市不断加快新城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辉发河景观带、长白山植物园、梅河大桥、福民桥、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10余项民生工程;又启动了儿童公园、美食不夜城、温泉酒店、辉发河景观带白鹭滩生态长廊、南湖公园、五奎山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厂扩建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在绿化、亮化档次上求突破,城区绿化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为目标,实施见缝插绿、破墙透绿、规划建绿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梅河口在城市建设中,坚持生态、绿色理念,绿化覆盖总面积105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3平方米,绿地率41.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75%,建设城区节点精品绿地32处,主要街道绿化普及率达到100%。

      吉网吉刻APP记者 路丰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