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吉林新闻 > 【砥砺奋进的五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成为中华秋沙鸭主要繁殖地
  • 【砥砺奋进的五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成为中华秋沙鸭主要繁殖地

    时间:2017-07-21 20:17:28  来源:吉网  作者:鞠华军

    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学名:Mergus squamatus)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目前全球仅有3000只左右秋沙鸭。

      “今年,我们着重科研,中华秋沙鸭返巢率等一系列问题。”自1978年就致力于科研和保护中华秋沙鸭的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研究院朴正吉表示,五年来,针对中华秋沙鸭营巢环境缺乏的关系到种群繁殖的问题,开展了人工辅助改善营巢环境的工作。通过人工巢合理布放,起到了增殖效果,也为将来扩大和修复中华秋沙鸭潜在繁殖栖息地积累了可行的经验。近期面临的中华秋沙鸭的巢捕食、繁殖密度过大等问题,立项研究如何保育的问题。这个项目已列到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并已获得2017年的资金支持。

      现如今,在国家高度关注生态环境的背景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纳入议事日程,自2013年起,长白山管委会立项专业资金扶持对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并在当年开展了中华秋沙鸭栖息地及种群数量的现状调查。了解了中华秋沙鸭栖息地状况及影响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华秋沙鸭的人工增值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吉林省科技厅科研经费支持。

      “中华秋沙鸭是全球濒危鸟类,现如今长白山森林河流是中华秋沙鸭的主要繁殖地,而繁殖成功率是中华秋沙鸭种群繁衍的关键。因此,我们在长白山开展中华秋沙鸭保育工作,关系到这个濒危物种的未来。”朴正吉说道。

      吉网 吉刻APP 记者 张植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