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宁夏新闻 > 人大监督,把民族教育抓实
  • 人大监督,把民族教育抓实

    时间:2017-07-26 20:01:49  来源:宁夏新闻网  作者: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兆莲)《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是我区第一部关于民族问题的地方性法规,《条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为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宁夏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赴全区五市有关县(区)进行执法检查。检查组实地查看了包括高校、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17所院校,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区民族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7月25日下午,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了检查组提交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自《条例》2002年实施以来,自治区各级政府坚持把民族教育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原则,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重点工程、师资力量配置、教育惠民政策都优先安排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山区,民族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2.61%。区内现有部属和区属民族高校各1所,高等民族教育预科学院1所,学生规模300人以上民族骨干中小学校350所,基本形成了完善的民族教育办学体系。

      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治区各级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民族教育工作的主线,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有机融合,民族教育实现创新发展,全面实施“一校一特色”,培育民族品牌学习,推进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充分利用“中培计划”项目,通过“示范性项目”、“中西部项目”等项目,实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培训全覆盖。

      同时,检查组通过走访调查等,发现各地在贯彻实施《条例》中面临一些问题。教育基础设施的配置在部分学校存在不足或闲置问题,山川、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和办学水平依然不够均衡,在民族聚居地区,还存在学生缀学回家务工务农现象。教育队伍数量和整体素质还不能满足基层学校教学需要,乡村学校普遍存在教育第一学历偏低,音、体、美、英等专业教育人才短缺等现象,幼师资源缺口较大且男女比例失衡,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教师、学生“双流失”现象严重。“百标工程”的快速推进和学校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矛盾突出。教育专项、公用经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落实不到位,教育建设配套资金和本级公用保障资金不能全额保障。民族教育政策还需有效落实,教师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条例》本身已不能很好适应民族教育发展需要。

      针对存在的问题,检查组建议,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加强学校标准化管理考核,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和落实民办教育政策,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尽快启动修订《条例》工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