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土记者”任海明
  • “土记者”任海明

    时间:2018-12-13 17:21:11  来源: 正北方网  作者:

     

    这本相册是任海明获得优秀通讯员称号的奖励

      

    有纪念意义的赠书

      

    任海明获得很多荣誉证书,这是其中一部分

      

    写作手稿 

    任海明是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李家塔村的农民,虽然只读了3个冬天的扫盲班,但他却热爱学习,热爱写作。从20岁开始写新闻稿件,到现在已经写了61年。这个“编外”的新闻工作者,被当地群众戏称为“土记者”,但他却按照记者职业的标准要求自己。多年来,任海明已有3000多篇新闻稿件先后在区市旗三级媒体刊播,并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优秀特约记者和优秀新闻工作者。如今,81岁的任海明仍笔耕不辍,他说自己要一直写下去。

    永远写不完的文稿

    李家塔村是个偏远之地。冬季的农村寥落寂静,任海明家的小平房看起来有些孤单。前几年,村里进行危房改造,作为五保户任海明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子。11月28日一早,任海明就在家等着记者,还特意把炉子填满煤块,但走进屋子时还是感觉有点冷。

    炕上摆着一张小方桌,上面堆放着记事本、词典、稿子、钢笔等物品。这些都是伴随任海明60多年的“好伙伴”,每天上午任海明就是在这儿摊开稿纸,开始写作。这段时间,他正在创作的是讴歌改革开放40年的蛮汉调歌词。在如今这个脱离纸笔的时代,任海明依然坚持用钢笔手写稿件。

    任海明告诉记者,他不会用电脑打字,更不会将电子版的文档通过邮箱发给报社和电视台的编辑。幸好有乡里的女干部陈金兰,这几年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将他的手写稿打成电子版发出去。时间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却没能消磨任海明的写作热情。

    又到年底了,任海明准备这几天坐班车到旗里,走访宣传部、广播电台、报社、民政局、残联、教育局、史志办、文联等单位,收集年终工作总结,从中挖掘新闻点,进行采访。这是任海明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任海明给记者展示了好多穿越时代的物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获得优秀通讯员时奖励的影集、笔记本、词典;印着他的名字的泛黄的报纸杂志;一摞摞的获奖证书……这些东西,唤醒了任海明尘封的记忆。他的人生故事如老电影般徐徐展开。

    怀揣新闻梦的放羊娃

    1937年,任海明出生在李家塔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后,这个12岁的放羊娃才有机会进学堂,读了三个冬天的扫盲班。15岁之后,他便没再去过学校,但是他仍热爱学习。当时,乡里没有读书人。放羊之余,少年时代的任海明经常步行三四里路到一位识字的李先生家请教。李先生就教给他日常使用的文字怎么写,“缸”、“瓮”、“坛”这些农村生活常用的器物的名字,是任海明最先学会的字。

    在任海明十八九岁时,乡里有个秘书组织了一个读报小组。这为任海明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任海明痴迷于那一张张新闻纸上,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文字。通过读报,任海明的文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终于有一天,任海明不再满足于靠着报纸识字,而是想去写跟报纸上一样的文章。任海明家祖祖辈辈都没有读书识字的人,他成了家族中第一个有文化的人,是整个家族的骄傲。

    1957年,任海明开始试着将写好的稿子投给报社和电台,但写作的第一年并不顺利。在这一年里他陆续投出了40多篇稿件,却没有一篇被采用刊登。任海明至今仍记得,编辑给他的退稿信上赫然写了8个字“字迹潦草,内容不清。”这对他是个不大不小的鞭策。

    在一位下乡干部的提醒下,任海明省吃俭用买了一台收音机,并经常徒步几公里去乡里借阅《中国青年报》《内蒙古日报》《党的教育》(农村版)及《鄂尔多斯日报》等报刊,通过听广播看报纸,一边学习别人的经验,一边自己摸索。

    成了著名的“土记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8年夏天,任海明根据家乡人民抗旱见闻采写的通讯稿件《干群一条心抗旱浇山药》被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和《鄂尔多斯报》采用,这是任海明发表的第一篇稿件,任海明说,那时激动的心情至今仍记忆犹新。从此,任海明的写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

    1967年9月,任海明因为不满文化大革命运动,被打成反革命,经历了长达8年的劳动改造,但这期间他仍笔耕不辍,共写文章200多篇。1980年4月,任海明得到平反,他放弃了到机关工作的机会,继续扎根农村写作。《冤案得平反继续写稿件》是他平反后写的第一篇稿件。在那之后,任海明的写作激情又一次爆发。

    1981年1月,任海明到达拉特旗吉格斯太乡沟心召村拜年,根据当地农民生活变化采写了通讯稿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好》,被《内蒙古日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鄂尔多斯报》和伊克召人民广播电台相续采用。

    1984年,不满足于地方政府提供的材料,任海明步行了十几公里到乌兰沟小流域治理专业户周锁林家采访,并创作了通讯《穷山沟里的创富带头人——周锁林》,被《内蒙古日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鄂尔多斯报》和伊克召人民广播电台相续采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久,准格尔旗在周锁林家召开了全旗小流域重点治理现场经验交流会。

    不光是挖掘农村基层生活涌现的鲜活素材,任海明还是个敢于揭露问题的“斗士”。1989年,任海明针对某地出现惊人开荒潮写了一封读者来信,被《内蒙古日报》刊登。这篇文章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并做出了处理。也因为这件事,任海明被当地人威胁以后不能再写作了。但是任海明从未畏惧。任海明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就要敢于说真话,要写自己亲眼所见的事情。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任海明就是这样背着书包带着干粮,徒步走上十几公里去采访,一次又一次地将鲜活的新闻写在稿纸上,一次又一次将稿件邮寄出去。那种采访时的兴奋、写作时的澎湃和寄出稿件后焦急的等待,以及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时的喜悦,伴随着任海明从青年走到老年。

    多次获奖笔耕不辍

    就这样写着写着,任海明把自己也写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在准格尔旗乃至鄂尔多斯市和自治区,但凡接触写作、接触新闻的人基本都知道有这么一位81岁仍坚持写作的老人。任海明成为了内蒙古新闻界著名的农村通讯员、准格尔旗家喻户晓的“土记者”,被大家称为“专职业余新闻工作者”。

    2002年的记者节,内蒙古电视台、鄂尔多斯电视台、准格尔电视台播出了他的感人故事。2004年,任海明加入准格尔旗新闻工作者协会,成为该协会唯一的农民业余新闻工作者。2007年内蒙古《新闻论坛》第3期以《把大爱献给新闻事业》为题,介绍了他的新闻人生。

    2010年,任海明写作开始涉及报告文学、纪实散文、漫瀚调歌词。截至目前,任海明已有70多篇漫瀚调歌词被陆续刊登发表,并连续两年被评为自治区漫瀚调“一旗一品”创建项目工程先进工作者。

    从1980~2018年间,任海明有3000多篇新闻稿件先后在区市旗三级广播电台、日报、晚报等媒体刊发播发,其中8篇稿件分别获得市旗两级新闻单位的好新闻奖。任海明还先后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优秀特约记者和优秀新闻工作者共18次。

    这些成绩,固然给任海明带来认可和满足,但是真正带给他快乐的始终是写作本身。每每提起写作,任海明的眼中就会激荡起热情与希望,焕发出蓬勃的光芒。

    任海明孑然一身,没有妻子没有儿女,耄耋之年时身边只有一个侄女照顾他的生活。任海明说每次坐在炕桌前,戴上老花镜,拿起钢笔开始写作,就觉得身心舒畅。写作是他快乐的源泉。

    写了61年,他还没有写够。文·摄影/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查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