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化蛹成蝶展魅力 满目新景入画来
  •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化蛹成蝶展魅力 满目新景入画来

    时间:2018-11-15 17:43:16  来源: 阿拉善日报  作者:

    道路纵贯南北、横穿东西,公园花木葱茏、绿意盎然,城市干净整洁、景色秀美……放眼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一幅美丽画卷让人心旷神怡。目之所及,处处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力、蕴藏着动力。

    昔日边陲荒芜地,今昔驼乡起新城。40年前,巴丹吉林镇区多为黄沙戈壁,分布着简陋低矮的土坯房,零星可数的商店,狭窄坑洼的街道,与其说是城市,不如说是荒野中的驿站。现如今,新颖别致的楼群、风格各异的建筑、宽敞整洁的街道、流光溢彩的夜景……这座戈壁小镇犹如化蛹的彩蝶展翼起舞。

    谈起巴丹吉林镇的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用镜头记录巴丹吉林镇变迁的摄影爱好者李和善感慨颇多。“过去巴丹吉林镇的标志性建筑就是语录塔,如今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体馆、金顶大帐等城市建筑成为这里的新地标。”李和善指着几张巴丹吉林镇不同时间段的照片感慨地对道。

    照片中,不断改变的是城市面貌;而在百姓眼里,看到的更多是人居环境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马山井北面的巴丹吉林广场上,每天清晨、傍晚都会有一群老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或舞着太极扇、或跳着广场舞,个个步伐轻盈、自在悠闲。正在打太极拳的郑先林说:“以前很少出门走动,也鲜有这么好的锻炼场所,但随着巴丹吉林广场、巴音温都尔广场、北辰花园广场、团结广场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的建成,老年人都愿意出来锻炼、散步了,共享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初期,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不足4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足10平方米,用水普及率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5%,人均道路面积为9平方米,燃气普及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及集中供热普及率均为零。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已扩大至5.2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为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3平方米,用水普及率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人均道路面积达25.3平方,燃气普及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及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为40%、85%和72%。

    近年来,巴丹吉林镇按照“舒朗大气、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城镇定位,科学推进城镇规划建设,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旅游服务功能,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棚户区改造、安全饮水、污水处理、道路建设、集中供热、休闲场所兴建等工程,着力打造与世界级沙漠旅游资源相匹配,小而精、精而美、功能齐全、品位上乘的美丽宜居特色城镇,让“居住者自豪、来访者羡慕、投资者向往”的宜居宜游宜业特色城镇体系。

    “上世纪,一刮大风就沙尘漫天。”69岁的居民段民军对此有着深刻感受,“以前,巴丹吉林镇每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刮风,给大家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

    为彻底改变“无风满地沙、有风不见家,小风迷人眼、大风埋了家”的情况,巴丹吉林镇把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围绕生态抓保护、上项目、促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地更净”为目标,划定城市绿线,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面貌环境整治力度,先后实施建成了沙漠植物园、巴丹吉林广场、城市绿道、巴丹吉林镇生态修复等一批公园和开放式大型公共绿化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稳步提高。

    如今,巴丹吉林镇已形成北区家园保护增绿、西区沙漠植物园增姿、南区生态修复增色、东区冬青园增彩,“点、线、面”相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城乡一体绿化体系。目前,巴丹吉林镇建成区园林绿化总面积近36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绿地率达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3%,道路绿地率达85%,林荫停车场推广率达57.1%,城镇防护绿地实施率达100%。

    一路扬帆一路歌,经过40年的发展,巴丹吉林镇环境更加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该镇先后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等称号。放眼当下,巴丹吉林镇正在续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塞外明珠小镇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