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范国志杨惠芳:为了那100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 范国志杨惠芳:为了那100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时间:2018-09-04 18:33:57  来源: 正北方网  作者:

      

    范国志(左一)走访贫困学生家庭

      

    杨惠芳正在为学生梳头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镇添密湾村,东昇学校坐落在青纱帐边。范国志、杨惠芳夫妇放弃城里的安逸生活,“上山下乡”办起了这座民办学校。

    开学了,添密湾和周边的100多个孩子在这里启智,琅琅读书声回荡在青纱帐上空。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看着孩子学习成长,范国志、杨惠芳感觉“赔钱也欣慰”……

    激活孩子的梦想

    暑假期间,东昇学校理事长范国志和校长王佳莹进行家访。

    添密湾村民贺凤明的家,有些破败。一个男孩儿坐在小板凳上看图画书,他是东昇学校二年级学生贺奥成,11岁。王佳莹说:“我们想启发他的智力,放在大班让他多识字、会计算。但他不愿意去,一下课就和班里的同学玩耍。目前,按他的智力,还不能上二年级。”

    贺奥成79岁的爷爷贺凤明是家里唯一的“明白人”:“他(贺奥成)父亲什么也听不见,还不如我的耳朵灵了,母亲精神病,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贺奥成的成长和学习成了问题。

    贺凤明曾将贺奥成送到距离村子不远的学校,但因“连话也说不清楚”遭拒。

    当东昇学校建成招生时,贺凤明把贺奥成送来了。

    在一年级课堂上,“大龄青年”贺奥成“书也不掏,坐在那里动也不动”,课下见了人,就跑一边去了。当老师准备把他送回家时,范国志却说:“这个小孩儿,也挺漂亮的,最少让他睁眼认字,你们好好教他吧。”

    一天,坐在贺奥成旁边的学生都捏起了鼻子,他大便拉在了裤子里。杨惠芳闻讯赶来,给他脱下裤子,擦拭、洗涮。

    学校有食堂,贺奥成怯怯地,饭也不吃。范国志、杨惠芳总是递上饭菜:“孩子,吃吧。”

    在大家的关爱下,贺奥成不再胆怯。“像他吃喝,全部是学校承担。我媳妇可喜欢他了,他每天中午一去,要不给个苹果,要不给瓶矿泉水。”范国志说。

    “他原来说话不清晰,现在啥也会说了,见了人也不跑了。”王佳莹说。

    让大家高兴的是,贺奥成学习上的进步。王佳莹说:“老师提问,他也举手,证明他听懂了。老师告诉他,这节课不许乱说话,好好写满作业本上这一页字,下课给你糖吃。他上课就拼命写,下课拿着作业本让老师看。在老师的引导、鼓励下,他一点点进步。”

    “老师跟我说,孩子进步了。”贺凤明也十分高兴。

    “我们欣慰的是,这个孩子写字还挺好。咱们教他画画,画得可不错了,还在100多个孩子里获了奖,我在学校大屏幕放上了他获奖的照片,滚动播放。”范国志说。

    学习进步了的贺奥成每天都去找“校长奶奶”。“他一天来眊两三次,一喝水就来了。给我叨唠叨唠他学习的情况,语文考多少分,英语考多少分,还问给我什么奖励呀?铅笔、橡皮,吃的,都奖励他了。他高兴,我也就高兴。”杨惠芳说。

    助学总在动情处

    在东昇学校,受到照顾的不仅仅是贺奥成一个。孩子的贫困家境,总是触动范国志、杨惠芳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去年的一天,榆林镇红旗村女孩儿包馨怡被奶奶领到东昇学校。接待她们的是杨惠芳。

    “她给我说孩子父母离异了还是什么,说自己养活不起孙女,给免点儿学费就能念(书)了。”杨惠芳回忆。杨惠芳问免多少学费能接受,孩子的奶奶说300块钱。看着祖孙二人恳求的目光,杨惠芳鼻子一酸,当即答应了。

    “奶奶没法抚养她,你也不能让娃娃失学啊。”范国志说,包馨怡在学校吃住全免费。一次,范国志送包馨怡回家,看到她家中一贫如洗,当即掏出1000元,让孩子的奶奶改善一下生活。

    学校有一个微信群,上传的基本是孩子们的学习和学校的活动情况。王佳莹看到一名叫王慧星的女孩儿,图文并茂地制作学校的招生情况,并在朋友圈里转发。女孩儿是东昇学校四年级学生王佳宁的姐姐,15岁的她因患病辍学在家。

    王慧星的情况让大家感动,并同情的她的遭遇。范国志前往美岱村看望王慧星,并给她留下500元钱。今年六一儿童节,王佳莹给了王慧星200元钱,让她买书看。

    7月底的一天,范国志、王佳莹再次前往美岱村看望王慧星。

    王慧星的妈妈李文丽说,女儿今年15岁了,2015年因生病休学,孩子“在家看书、画画,就想念书”。对于儿子王佳宁,李文丽说“学校照顾的挺好”。

    范国志给王慧星500元钱,鼓励她坚定信心,早日康复重返校园。

    王慧星和李文丽感动得泪水涟涟……

    家长进课堂听课

    虽然是民办学校,但是东昇学校却引起添密湾村民李东海的关注。他的儿子在附近的公立学校读书,但成绩不理想。

    “幼儿班有个娃娃拉裤子里了,杨校长给换洗,我听了挺感动。老师们对学生们十分负责,我就送娃娃去了。”李东海说,“杨校长对孩子的关心胜过家长,改善生活,第一个想到娃娃们。”

    李东海有时跑到学校,坐在教室里和儿子一起听讲。他还把从其他学校找来的试卷等,送给老师们参考。

    “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王佳莹说。

    “东昇学校的老师讲课有特色,比如娃娃上语文课,就像听故事一样。我的孩子以前在公立学校上课,老是东张西望,不爱听,现在他全神贯注听讲,下课铃响了,还听得津津有味。”李东海现身说法,介绍了附近同学的六七个孩子转学来到东昇学校。

    让李东海高兴的是,儿子的成绩由原来的40多分提升到90多分。在今年的小升初考试中,儿子的成绩非常理想,被民族中学录取。

    “我的同学们也没有预料到他们的孩子在东昇学校会有这么好的升学成绩,还感谢我呢。”李东海说。

    在今年的小升初考试中,东昇学校六年级学生升学率100%,分别考入三中分校、秋实、敬业、二十九中等学校。范国志比家长更高兴,在表彰会上,他现场给升学的孩子一一发奖金。

    “老师付出的辛苦太多了,家长们也挺感谢。”李东海说。

    为娃娃夯实基础

    对于办学的初衷,还未等范国志开口,杨惠芳说“他喜欢”。

    在范国志办学前,这里也曾是一所学校,但只有一排平房,而且没有办学资质。范国志接手学校后,办理了办学资质,并将校舍扩建成二层楼。学校设有幼儿园大小班和小学部,在校学生和幼儿有100多名。

    家远的孩子在学校食宿,学校每周五送孩子们回家,周日下午接回来。范国志往往成为司机,开着自己的越野车接送孩子。对此,范国志却说:“老师们更辛苦,因为很多学生住校,他们还要辅导孩子上晚自习。”老师们还为孩子进行古诗词、作文、英语口语、奥数、书法辅导。

    “在学校里,有的孩子一顿吃七八碗饭,他们尽管吃,交的伙食费虽然不多,但总要让孩子吃饱肚子。”王佳莹说。

    从市区的家到学校有21公里,但范国志和杨惠芳却很少回家,因为“这营生太累了,不是一点儿的累,教学和安全丝毫不能马虎。”

    “每天连家也回不了”的范国志笑言,“在学校省水,在家总是要随时洗洗手洗洗脸,在这里忙得根本顾不上。”杨惠芳说,范国志去年忙的体重瘦了十来斤。

    作为学校副理事长的杨惠芳,除了教书,她什么都干。每天早上,她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孩子洗脸了没有,衣服是否干净。

    学校的教师老中青结合,招聘的第一个条件是师德,看“喜欢不喜欢孩子”。

    “我们的老教师经验丰富,对孩子要求严格,年轻老师课堂活跃……”王佳莹说,“孩子们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到办公室问老师,老师们总是认真解答。晚自习,可以说是学生推着老师进教室讲课。”

    现在,东昇学校除了添密湾的学生,还有白塔、滕家营、旗下营、榆林镇、凉城县程家营的学生,有的老师甚至把市区亲戚家的孩子带过来上学。

    美岱村原党支部书记、主任董金良说:“东昇学校是镇里唯一的民办小学,其办学价值在于解决了当地贫困生的上学问题。来这里读书的基本是贫困生,100多孩子,一半是贫困生,另一半也不富裕,大多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

    杨惠芳说:“有的孩子,打开书包,连铅笔、橡皮都没有。”

    有个学生鞋子穿烂了,杨惠芳脱下自己的运动鞋给孩子,她自己只好穿拖鞋。还有一个学生,没有背心穿,杨惠芳接连给他买了好几个。

    “我退休五年了,退休金也不多,基本给孩子花了。”杨惠芳说。

    去年,学校给学生订制校服,范国志、杨惠芳一合计,一分钱也没给孩子们收,全部免费发放了。

    办学一年来,范国志、杨惠芳投入了200多万元。“我们俩就想干点自己高兴的事儿。”杨惠芳看了一眼范国志,“看着孩子成长,我们赔钱也欣慰。” 文·摄影/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刘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