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保险信托 > 告捷vs阵痛 险企“开门红”上演冰火两重天
  • 告捷vs阵痛 险企“开门红”上演冰火两重天

    时间:2017-02-03 08:55:25  来源:  作者:

    节日期间,全国人民欢欢喜喜过大年,保险公司也没闲着。

    “开门红,则全年红”。在保险行业,保险公司对岁末年初时节的保费收入格外看好,一来在跨年时讨个“好彩头”,一来也可以起来提振员工士气。从往年保险公司业绩来看,开门红期间的保费收入经常能占到全年业绩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分量。

    对于今年的开门红业绩,有分析人士预计,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2017年保险行业开门红业绩将有明显分化,尤其是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面临较大的挑战。

    然而即便如此,蓝鲸保险注意到,仍有部分公司开门告捷。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部分公司其实整体风格稳健,因而开门红所受影响并不大;此外,监管细则密集出台是在去年12月开始的,而很多险企其实早在11月甚至更早就开始推进了开门红产品。

    理财险销售遭“堵截”,部分险企或临“阵痛”

    据悉,“开门红”为年初时段的特定称谓,一般来说指一年中的第一季度,其中1月份最为关键。从历史数据来看,“开门红”往往是保险公司为全年业绩打的的重要时期。

    目前来看,2017年保险公司开门红阶段尚未结束,但已有评论人士对今年险企开门红业绩表示担忧。

    一方面来看,监管密集出台。就在2017年保险公司开门红战役打响前夕,保监会新规密集出台,屡次强调对万能险等投资型保险产品的监管,同时高调处罚4家寿险公司。

    产险公司旗下的投资型产品同样难以“幸免”。日前,有消息称保监会已于近期召开专题会议,决议停止非寿险投资型产品试点。一位接近监管人士表示,保监会接下来将关注非寿险领域产品风险,投资型财险产品将是重中之重。

    据媒体报道称,多家银行已经紧急停售了投资型财险。有银行理财经理近日表示,原先重点推荐的一款投资型财险目前已经下架,前两天在网银等渠道销售的投资型财险产品,也会将资金退回给客户。

    另一方面,随着万能险产品引发热议,万能险产品预期收益率已整体出现下调。有业内直言,相比其他理财产品,万能险当前收益不具优势,或将失去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对于很多以万能险为主要产品的保险公司或面临“阵痛”。以被保监会要求其暂停万能险新业务的前海人寿为例,据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去年1月,该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3.55亿元,同期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则达到96.48亿元。而日前来看,该公司称已全面停止万能险业务销售。

    部分险企逆势上行,新华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开门红告捷

    去年年末,沪市上市公司新华保险率先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去年12月21日新华保险2017年开门红首日达成大个险渠道预收期交保费21亿元,其中十年期保费13.5亿元。

    据新华保险公告显示,开门红首日,该公司已达成首月计划的58%和全年计划的10%。其中银代渠道方面,预收期交保费4.6亿元,达成首月目标的45%,多个机构已达成首月目标,多家机构同比增幅超过100%。

    无独有偶,光大永明人寿同样发布了开门红告捷公告。截至1月3日下午6时,光大永明人寿银保渠道预收趸交规模保费2.5亿元,期交保费1700万元。个险渠道预收标准保费超过1400万元,同比增长近6成,据光大永明人寿表示,该成绩创下了渠道四年以来开门红首爆日预收最高纪录。

    对于监管趋严下部分险企开门红创出佳绩的局面,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来看,监管趋严是从去年年末开始的,而很多险企提前已启动开门红业务的推进。因此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开门红整体所受影响不大。

    此外,上述人士强调,事实上出现问题而被处罚的保险公司只占到整体保险公司市场的一小部分,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投资风格以及产品配置其实是比较合理的。同时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的扩宽,保险公司开门红销量良好是情理之中的。事实上,除了上述两家保险公司,另有销售平台传来捷报,称大多数以个险渠道为主的公司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平安人寿‘双12’当天,7分钟保费收入即突破160亿元,太平人寿在11月23日的秒杀活动中,90亿元的限额也被打破。”前述销售平台透露。

    保险回归保姓步伐加快,业内预言险企分化或将加剧

    岁末年初之际,保监会新规密集出台,一方面加强对保险公司监管,连续点名处罚多家万能险业务整改不到位的保险公司,一方面也在对保险公司发行投资型产品做出诸多限制,新设寿险公司在成立首年将只能开展普通普通寿险业务。整体来看,保监会促使保险回归保姓步伐持续加速。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来看,保监会监管趋严有利于引导保险业健康发展,回归保障本质,更好地服务于国计民生。但短期来看,部分风格激进的保险公司难免经历“阵痛”。

    据了解,此次被推上风口的万能险产品其实是部分新小保险公司快速冲高规模的“吸金利器”。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监管部门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严控,部分中小寿险公司今年首周的“开门红”似乎“不够红”,尤其是银保渠道受到的冲击较大。

    目前来看,保险行业仍延续着寡头格局,老牌大型险企优势明显。上述人士表示,在中小险企面临“阵痛”之时,大型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或将进一步加强。该人士预言:“可预见的是,今年大、中、小规模的寿险公司之间会分化加剧。”

    同时,也有券商人士表示期待保险行业即将发生的变化。该人士透露,“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保险开门红调研,新产品的负债成本已经出现下降。负债成本的超预期下降将对保险板块的业绩带来一定的积极变化。”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