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保险信托 > 国常会点题保险的冷思考:是机会,可能也是再洗牌
  • 国常会点题保险的冷思考:是机会,可能也是再洗牌

    时间:2020-12-10 19:43:10  来源:  作者:

    12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随后,保险业举行业之力刷屏。

    原因:人身险又一次被总理“点题”。

    这次会上,人身保险成主角。会议要求扩面提质,且提出明确要求:

    要适应群众对健康、养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动保险业深化改革开放、突出重点优化供给,提供丰富优质的人身保险产品。

    除了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以及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风险防控。这次会议,也对商业养老保险再次提出部署:

    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

    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功能,支持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

    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开发合适的补充养老保险产品。

    鼓励保险公司提供老龄照护、养老社区等服务。鼓励保险业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一个月前的11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预测:未来5-10年时间,中国预计会有8-10万亿的养老金缺口。

    同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一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预示着提及了十余年之久的“延迟退休”渐入落地阶段。

    这是又一个刷屏大事件。

    国家级政策叠加如此巨大的养老缺口,于是乎保险公司纷纷刷屏,行业人员奔走相告国家对行业的重视与关心,仿佛看到了一个万亿级、十万亿级、甚至百万亿级的大市场奔跑而来。

    事实真的如此吗?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一直以来被寄予厚望的、本该承担起作为养老支柱使命的商业养老保险,却迟迟没有接近人们的预期。

    长期以来,保险公司们都高度重视、迅速响应、积极部署、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在进行了大量前期调研,以及数不胜数的专题研讨会、方案汇报会等等之后,在草稿纸上列出了假设条件、画好了辅助线,然而似乎只在卷面上只留下了一个斗大的“解”字。

    这又是什么原因?这一次从之前的养老保险到养老金、养老保障的变化,从几乎被认定是保险一家的自留地,到银保证三家共舞,是否意味着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窗口了?

    行业刷屏前,请先回忆下商业养老保险的往昔峥嵘岁月稠。

    1

    -Insurance Today-

    从五年前的一幕说起:

    占比约等于零,商业养老险如今仍寂寞

    早在2015年,监管部门征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意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业内专家就普遍预测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规模将在未来五年超过3万亿。

    如今,五年之期已到,在2020年9月发布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养老保险2020研究报告》中,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在10.2万亿的整体养老保险的占比,经四舍五入,约等于零。尽管这个数据是2018年的统计。

    我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现状到底如何?

    2017年7月,时任保监会副主席黄洪(现银保监会副主席)给出了一组数据:

    2016年,我国具有养老保险功能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在全国保费收入占比约25%,养老金保险保费收入占比约4.4%。

    根据当年人身险总保费情况统计,具有养老保险功能的保险保费约为8600亿元左右,养老金保险约1500亿元。

    在另一份数据中表明,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与基本养老保险属性相似,均为退休后分期领取的养老年金保险原保费收入437亿元。

    今年11月20日召开的“中国寿险业峰会2020暨人身险专委会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首席会计师马学平也给出了一组数据:2020年1至9月,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32.7%。

    联想曾经的期待,在肉眼可见的养老金缺口,以及曾经人们对商业养老保险的畅想面前,五味杂陈。

    当然,对于商业养老保险,行业还是进行了颇多尝试与探索:

    2018年4月,财政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

    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税延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随后多家公司跟进尝试,对于当时的商业养老保险来说,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几乎成为行业的希望,也着实引发了一阵热度。

    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其中19家公司出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亿元。这和当初预计8000亿规模的希望相去甚远。

    作为舶来品的税延养老保险的遇冷是可以理解的:

    试点区域窄、时间短等均在影响着政策效果;

    加上税收优惠额度相对较低、领取期税率较高、政策优惠覆盖面窄、特别是个税起征点调整后,政策覆盖人群进一步减少,都会影响最终效果。

    这从中也透露出,这类保险的进一步完善,还有需要再税制等更深层次、更复杂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探索。而这明显不是单靠保险就能解决的。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在养老保险中,取得一定成果的险企,多是借助了保险以外的模式。如依托于通过在养老大健康产业布局,通过养老产业带动养老保险――即在养老保险产品中附加养老服务。

    这也演化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保险+养老服务”,以养老服务的理念,将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与保险融合。

    这种养老模式本质是一种养老生活的选择,非多数人的选择。

    2

    -Insurance Today-

    抢滩者就位:

    政策助推,银行证券猛发力养老金市场

    万亿级的巨大市场缺位,金融注定成为其中的关键环节。看着保险行业在商业养老保险面前力不从心之时,各层面也慢慢想明白一个道理:养老保险,一定要纯靠商业保险吗?或者说,养老保险,一定要叫保险吗?养老金行不?养老金融,行不?

    今年10月21日举办的2020金融街(000402,股吧)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表示要努力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养老金融改革的要求:

    一方面抓现有业务规范,就是要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符实产品。

    另一方面是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也表示:

    目前,我们正按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我们稳步推进创新试点,选择少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开展养老金融试点。

    支持相关机构发展体现长期性、安全性和领取约束性,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养老金融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力争通过示范引领,为养老金融全面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虽然不知道,目前的养老保险是不是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但很显然:当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概念扩展到养老金融之时,这已不再是保险的专属。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行业也师出有名,早已准备好的布局瞬间在整个养老市场爆发式蔓延。

    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布局养老金融已经有所时日。近两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各银行纷纷推出针对老年人的养老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已有16家银行发行了共计122只养老理财产品,而2019年全年,有6家银行发行了共计152只养老理财产品。

    一片试水中,这一领域银行养老金融产品数百亿元。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凭借银行本身的优质客户基础和与老年人天然的信任程度,加之各大派系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出现,银行在政策的推动下明显加快了养老市场的布局。

    这类产品的特征,期限几乎都在一年以上,最长可达5年。纵然与国外长达20年的理财产品相比还差之甚远,但发行5年期的产品,已经是国内养老理财之突破。这在对标大量银保产品。

    如中银理财在开业仪式上,即推出系列为养老客群提供长期投资、策略稳健的理财产品;招行理财亦如此,半年完成10亿募资额。

    两年前,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证券行业养老布局浮上水面。当年,多家大型公募基金发售养老产品,多是三年期。

    看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9日,全市场的养老目标基金数量达到了104只,总规模约532亿元,较二季度涨43%。

    反观境外经验:从全球范围来看,公募基金和商业养老保险是全球养老金投资的重要参与者。

    当前,金融三驾马车在养老布局上回到同一起跑线。

    3

    -Insurance Today-

    商业养老险的未来:

    长期主义与投资能力才是最后的解药

    纵然已经听到了养老金市场布局的炮声,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目前的银行养老理财与养老目标基金的特色尚不鲜明,持续保障功能有限,规模亦不大,且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养老金融模式。

    这也预示着,保险在养老金融中仍然具备着自己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当是:寿险公司的长期投资能力。

    理论上,一家成熟的寿险公司当拥有大量10年期以上的长期保费。这令之在长期投资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稳定、长期的资本收益方才是养老金最本质的诉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没达到预期,也正是近年来险企仍对短期规模追求的一个结果。

    不谈过去五年诸多中短期产品的冲击,转型中的寿险有多少公司有能力经营10年期以上新单。行业交流数据显示,人身险公司的新单期交保费已出现同比出现下降,特别是10年期以上的新单期交保费下降程度更明显。

    事实上,即便期缴保费3-5年期的产品也是大多数寿险公司开门红主推的产品形态。

    长期保费的下降必然对前期的长期投资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也会反过来影响对养老产品的整体设计与规划。3-5年期的产品看似热销,但其实与银行养老理财的期限和形态重合。在这一领域与银行直接竞争,结果可想而知。

    大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售五年养老产品年化投资收益在4.5―6.5%之间,而开门红产品的年化投资收益率又是多少?

    这也意味着,无论比拼产品营销还是附加服务,险企的胜算在长期领域,这也将是保险公司能和其他金融行业分庭抗礼的唯一出路。

    这次的国常会上,再给险资长期投资开了口子:

    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风险防控;

    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更好发挥支持实体经济作用;

    深入开展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挪用、套取、侵占保险公司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

    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特别是对保险资金运用的进一步放宽,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保险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对强化商业养老保险本应具有的保障功能,仍然保持着认可与期待。

    但这个时候,所有人心里也应该清楚,在数年来商业养老保险迟迟没有达到预期,监管层面已将银行、证券明确纳入养老金融体系的当下,这次可能真是保险行业在养老保险保障中的最后机会了。

    毕竟,无论是银行业还是证券业,其体量和在金融市场的技术经验,形成真正具有养老功能的产品体系,承担起绝大部门养老保障的职能与市场,并非是不可能。

    而再进一步,这也将证明,在构建养老保障体系这个至关重要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这个牵扯万亿级的庞大市场中,保险将彻底论为配角。甚至,还可能是,没有保险,我国照样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稳定的、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

    而失去了养老保障功能,其实也意味着保险将失去大多数长期保险的意义,那时的保险真就只能专注于各类短期产品、健康险产品,远离了保险身为保险最重要的长期保障。纵然仍有万亿级的规模,又有多少用武之地?说的更为严峻点,失去了金融市场话语权。

    养老保障之战,不容有失。

    后记

    “老后破产”不应在我国出现

    这也是保险在养老布局中的使命

    在1983年的日本影片《山节考》中,讲述了一百多年前日本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由于生活的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男人一到了70岁,女人一到了6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片中69岁的阿玲婆虽然身体依然硬朗,但仍然选择让儿子将自己背到山中等待死亡。

    虽然80年代日本的经济泡沫尚未破碎,不过,即使在看似已经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高度繁荣现代化社会中,对资源匮乏下老龄化的恐惧与担忧,仍然通过这个古老而残酷的传说不断流传。

    当然,日本的这种担忧并无道理,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发表的数据显示,2020年5月1日,早已是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日本,老龄化率为28.7%,较2019年同期增加0.3%,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607.9万人,净增加30.4万人,为史上最高。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编著的《老后破产》一书,正是反映出日本老龄化社会的现状,老年人在经济的压力下,在居住、生活、医疗、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各种影响,同时也将这种担忧进一步蔓延至处于经济衰退、收入减少、物价上涨环境下的工作人口,暗示着无论是难就业的年轻人,还是时刻面临失业的中年人,都将成为“老后破产”,陷入老年经济困局的预备军。

    有人认为,“日本的现在就是中国的将来”,日趋明显的老龄化,以及不断严峻的养老状况,也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但这不代表,我国社会就一定要经历与日本相同的道路与过程。国际上的经验与教训,我国特有的优势基础与长期以来的探索布局,都是为了寻找一条真正符合我国国情、满足人民真实需求的普世解决方案。

    而这也正是保险的使命所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