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保险信托 > 民生通惠:再筑保险资管“输血”实体经济新途径
  • 民生通惠:再筑保险资管“输血”实体经济新途径

    时间:2017-08-18 01:39:00  来源:  作者:

    谁拥抱变革、拥抱创新,谁就能赢得主动。作为保险资管行业的新锐力量,民生通惠资产管理公司(下称“民生通惠”)正凭借创新优势,杀出一条突围之路。

    在民生通惠管理层的眼中,“去杠杆、降负债”的市场大环境下,过去一味依赖债权投资计划的业务结构亟待转变,股权投资计划和资产支持计划可以成为保险资管公司创新谋变的突破口,同时也是保险资金“输血”实体经济的新途径。“民生通惠正以债权投资计划为核心,并努力拓展资产支持计划的创新业务。”

    债权计划核心地位不变

    股债低迷的这几年,保险资金更加关注直接对接实体经济,其中利息稳定、投资期限长的债权投资计划呈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2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80项,合计注册规模2027.6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占比超过75.9%。

    民生通惠项目投资部总经理张思贤表示,中期来看,债权投资计划仍然会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核心。“债权投资计划核心地位不变的背后,与该领域法规及配套制度的完善不无关系。”

    张思贤所指的配套制度,即债权投资计划发行由备案制改为注册制,提高了发行效率,此后发行速度和规模出现明显抬升之势。

      创新资管产品添“活水”

    “大资管时代”的开启,正倒逼保险资管公司积极转型,而类投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是保险资管公司走向全面资管的两大业务重点。

    此前,债权投资计划一直是保险资管发展类投行业务的主要载体,但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债权投资计划的劣势也逐渐显现,如产品结构、项目选择上存在诸多限制,期限较长且收益率偏低。

    这意味着,虽然中期来看债权投资计划的核心地位不变,但不能一味地依赖于此,“必须引入新的"活水"。”张思贤告诉记者,股权投资计划和资产支持计划将是民生通惠创新谋变的突破口。

    资产支持计划本质上是以信托关系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利于公司盘活存量资产。因此,在银行业盘活存量信贷、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项目来源相较于债权投资计划更丰富,产品结构也能突破债权债务关系,更具备创新空间。更具现实意义的是,资产支持计划能带来更多管理费收入,这恰是眼下保险资管公司所渴求的。

    据张思贤透露,民生通惠继2013年推出首批保险资管资产支持计划项目之后,他们又和租赁公司合作发行了资产支持计划。与一些“国字号”背景的同业所不同,第三方业务是民生通惠的支柱性板块,这意味着其必然要以市场化手段发展业务,相对走在大部分同业的前面。

    谈及资产支持计划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张思贤表示:“对比其他体系的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计划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挂牌流通和公开转让机制。期待越来越多的资产支持计划在保交所平台挂牌发行,使之成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市场,得到更高的认可度,达到降低成本的效用。”

    利率债是目前固收配置首选

    谈及下半年债市的投资机会,民生通惠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李兆军坦言并不好做。“虽然短期内债市信心有所恢复,但长期趋势尚未显现,我们仍维持震荡市判断。在等待的过程中,会以防御型策略为主。”

    他认为,从目前来看,利率债的配置机会可能要大于信用债。“信用债方面,信用利差走扩,尤其是低等级信用债调整幅度较大。之前一些投资了信用债的公司还不小心"触雷",这些"雷区"主要集中在一些低等级信用债上,民生通惠非常重视债券投资领域的信用风险防范,投资的债券的信用级别都比较高,没有发生任何风险事件。目前债市配置策略上,流动性较强、交易性较强的利率债会是首选。”

    资金来源多样化、资金配置与投向丰富化,将保险资管公司推向大资管竞争环境中,同时亦催生保险资管公司必须不断提升投资能力、提高销售服务能力、优化产品开发能力、运营管理能力以及完善风控机制。

    在民生通惠首席风险执行官刘灿看来,任何创新都必须在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展开。“不管投向哪个领域,首先要求的是安全性,其次才是流动性和收益性。不管用哪种形式去投资,资产稳健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