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保险信托 > 2016年险资收益率有望超5% 明年或告别高收益万能险
  • 2016年险资收益率有望超5% 明年或告别高收益万能险

    时间:2016-12-31 03:42:52  来源:  作者:
    商报记者 方薇

    2016年,不管是万能险,还是险资举牌股,都是市场追逐的“香饽饽”。当保险行业总资产接近1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13万亿元,险资当下已成为各方无法忽视的重要资金力量,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引发越来越多争议。

    从人人欢迎的“长线资金”,到“快进快出”的短线炒作者和野蛮人,再到一度要被彻查的“妖精”,保险资金在这一年里被赋予了许多角色,也数次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过,随着险资投资收益率的逐步下滑,如何在越来越多的保费收入和越来越少的优质投资标的中取得平衡,成为考验险企运营者的重要难题。

    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保险业将体现出明显的回归保障的趋势。受到“资产荒”的影响,险资未来可能会继续进行股票投资,但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投资行为会更加规范,激进的险资举牌行为将得到遏制。

    13万亿险资 2016年收益率可望超5%

    随着保险行业总资产快速攀升,险资运用余额规模也在今年成功突破13万亿元。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到13.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35%;其中债券是最大配置品种,配置资金达4.3万亿元,占比32.81%。

    在A股股票配置方面,尽管监管已经屡次放宽持股比例上限,但保险资金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真正用足过限额,14%的持股比例已经是近年较高水平。

    数据显示,险资持股比例从1月底的13.61%逐步上升,4月份达到14.17%后开始回落,不过7月份以来又开始逐步爬升,在10月份创下年内最高点14.42%。

    截至11月底,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资金达到1.89万亿元,持仓占比为14.37%,较今年年初上升0.76个百分点。

    随着优质高收益资产越发稀缺,想要重演过往动辄7%的收益已经不可能,那13万亿元险资今年的收益情况如何?尽管全年数据尚未出炉,但根据一份业内前10月投资收益统计数据来看,保险资金全年有望获得5%以上的收益率。

    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保险行业实现投资收益5377.19亿元,总收益率达4.37%,年化后总投资收益率达5.24%。就投资品种来看,今年给保险业贡献投资收益最高的分别是债券、长期股权投资和银行存款,一向备受关注的权益类投资收益贡献占比反而较低。

    具体而言,债券为保险业贡献29.79%的投资收益,收益金额达1601.75亿元,是险资投资收益的最大来源;其次是长期股权投资,共贡献16.96%的投资收益,收益金额达到912.17亿元;同时,银行存款贡献了15%的投资收益率,收益金额达806.31亿元。相较之下,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贡献较低,占比分别为4.75%和6.4%,投资收益规模分别为255.49亿元和344.33亿元。

    从收益率来看,长期股权投资在险资投资品种中收益率最高,今年前10月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到10.97%;同时收益率较高的品种还包括其他类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收益率分别达到9.41%和7.12%。此外,险资在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分别只有3.7%和4.64%。

    险资受监管2016年仅举牌7次

    相较保险资金在债市的低调投资,险资前阵子在A股上的动作更受市场关注。一时之间,险资举牌概念股风生水起。

    不过,随着监管趋严,今年险资举牌无论在次数还是力度上都已大大降低。随着相关政策和规则的完善,未来保险举牌或将从“四面开花”逐步演变为“少而精”。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有6只个股7次被险资举牌,以目前的股价计算,这部分举牌式投资的个股市值合计达到384.44亿元,其中出手力度最大的是安邦保险对中国建筑(601668,股吧)的两次举牌,合计持有市值268.2亿元。此外,阳光保险对伊利股份(600887,股吧)的一次举牌,涉及市值也达到52.43亿元。

    相较之下,2015年两市共发生了31起险资举牌,涉及股票市值高达1257亿元。

    此外,尽管今年没有使用险资进行举牌投资,但恒大人寿的“准举牌”和“快进快出”操作注定要给市场参与者留下深刻印象。

    为什么险资举牌近两年会密集出现?国信证券(002736,股吧)日前发布的研报表示,一方面是由于“资产荒”增大资产驱动型险企的投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万能险保费收入加大了险企的投资压力。

    国信证券还表示,万能险区别于其他险种的最明显特征即是结算利率,也即保险公司需要支付给保户的具有刚性兑付性质的资金成本。由于万能险的高现价特征,保户的持有期间一般较短,更多以投资理财的目的持有。

    数据显示,2013年期间,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占行业规模保费的比例还只有22.9%,但今年上半年已经提升到了35.5%。上半年,仅“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便新增8103亿元,超过2014年全年的增量,加大了险企投资压力。

      2017年或告别高收益万能险

    2016年12月28日,保监会对万能险业务整改不到位的华夏人寿、东吴人寿等两家公司采取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三个月内禁止申报产品的监管措施。同时,保监会将对全部9家已报送万能险整改报告的公司,派驻检查组进行现场核查,根据核查情况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

    事实上,2016年以来,为规范万能险业务发展,落实“保险业姓保”的政策理念,保监会密集出台了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完善人身保险产品精算制度、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等多项规定,对万能险的规模、账户管理、保障水平、结算利率等进行了完善和规范。

    2016年5月至8月,保监会对9家公司开展了万能险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了监管函,责令公司进行整改。针对互联网保险领域万能险产品存在销售误导、结算利率恶性竞争等问题,保监会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保险业务。

    最近几天,一些万能险保费较为激进的险企,已经“悄然”下调了2017年一季度(开门红期间)的预售网销万能险收益。

    据媒体报道,一份某银行《合作保险公司2017年网销规模型产品统计表》显示,与该行有代理业务合作的5家保费激进型险企的20款网销万能险的最高收益仅为5.12%,这与此前这些险企11月份万能险动辄7%、8%的预期收益形成较大反差。

    梳理8家万能险保费激进险企的11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后,记者发现,235款万能险中,有154款结算利率高于5%,21款结算利率高于7%,甚至有3款结算利率达8%。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统计数据来自于保险公司的沟通信息,虽然这些万能险产品(主要在网银、电子银行等网销渠道销售)2017年一季度的预期收益较此前出现下调,但一季度各公司仍有可能改变策略,重新调整万能险结算利率,目前万能险与传统险测算收益供参考。

    记者看到上述20款网销“规模型”万能险均被列为“重点抢售产品”。从产品期限来看,这20款产品,有1款实际存续期为6年,3款实际存续期为5年,其他产品的实际存续期均在3年及3年以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