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吉林新闻 > 争做光电技术领域的“领跑者”: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团队
  • 争做光电技术领域的“领跑者”: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团队

    时间:2018-06-14 22:05:04  来源:吉网  作者:梁欢欢

      为宣传“黄大年式科研团队”的先进事迹,“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殷切期望,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展现吉林省在科技、人才方面的爱国传统、资源优势和代表性人物,让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深深植入吉林省干部群众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血脉,吉网、吉刻APP推出“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系列报道,本期聚焦的是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团队。

      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光电动态测试技术”“光电模拟与信息网络技术”,连续承担国家“973”“863”、重大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总装备部重点以及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等项目180余项,为国家科技进步、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解决“动中通”的问题才能实现高效通信

      激光通信相较于传统无线电和光纤通信有着容量大、速率高和抗干扰的优势,通俗来说,激光通信就是将数据、图像等通过电的方式转化为光发射出去,被接收后再把光转化为电的方式,从而实现了光的通信。

      据了解,团队研制成功的“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在我国首次实现“地面动中通”“航空飞中通”和“双动态”激光通信,并实现了国际机载高速激光通信的最远距离,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一对多”同时激光通信。

      “动中通的意思就是,船上面有一个光通信设备,地面有一个光通信设备,船在运动中与地面进行光通信。”“我们团队在中国是第一个实现了地面动中通的。光地面动中通不行,有时候还要上飞机,还要上卫星。所以把光通信设备装到飞机上去,让飞机和飞机、飞机和地面之间都通起来。我们团队还是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航空飞中通。”团队负责人姜会林院士解释说。

      潜心科研 新疆 大兴安岭 西藏高原都留下团队足迹

      为了做实验,团队成员潜心科研,无论是新疆马兰、大兴安岭、西藏高原,还是舰船、直升机、大飞机、多种战车,都留下了团队成员的足迹和汗水。“到新疆海拔比较高,在博斯腾湖上做的实验,经常一干一个晚上,很冷的天气,大家买了一大盆饭,一大盆菜就在外边,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实验结果。到西藏将近5000米高的高原做实验,去的时候挺好,高高兴兴的,第二天供氧就不足了,这些困难其实很多。”姜会林说。

      团队研制成功的“某动态性能测试系统”,测试指标优于美国,并入选国军标,由此定型的武器已列装部队,并参加了2014年“和平使命”五国联合反恐军演和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目前,该成果已由地面靶场推广用到高原靶场。

      科研成果转化 应用于导航二代 风云二号 载人飞船

      此外,团队还积极开展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其研制的星模拟器、太阳模拟器、地球模拟器已生产40多套,用于导航二代、风云二号、天链一号和载人飞船等。团队还与总装航天研发中心、长春奥普光电有限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造直接和间接产值过亿元。姜会林院士还协助王大珩院士申报并筹建了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为科技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构建教师团队 组建“实验班”

      不仅是潜心科研,团队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及时将成果融入教学,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

      团队负责人姜会林院士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他经常用王大珩、蒋筑英事迹教育团队成员,严以律己、忘我工作,周六周日都上班,节假日也不休息,他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金20万港币全部捐入王大珩奖学基金,激励优秀学子。

      团队还与世界光学工程学科排名第一的美国亚利桑那光学科学中心一同组建“实验班”,指导的研究生中有76人获国家级奖学金、2人获得王大珩光学奖。

      “去年毕业之后有幸留在了这个团队,读博期间,我获得了国家级博士奖学金。团队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注重创新和严谨的科研精神,鼓励我们青年教师勇于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论证、申请以及后续的研究工作,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团队培养的博士青年成员史浩东说。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据了解,团队到2020年计划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力争培养出国家杰青、国家教学名师,为增加长江学者和院士创造条件。

      谈到未来,姜会林说,“激光通信目前在国内外处在演示验证阶段,还没有真正用到国家工程里边去。下一步,五年到十年之内,希望国家重大工程应用中有长春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按照总书记的讲法,希望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甚至出现一些颠覆性研究成果。”

      吉网 吉刻APP记者 崔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