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 英媒:中国企业境外融资首超境内 银行家称只是暂时的
  • 英媒:中国企业境外融资首超境内 银行家称只是暂时的

    时间:2017-03-02 07:50:20  来源:  作者: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英媒称中国企业今年以来从国际债券市场借入的资金多于它们向国内投资者借入的资金,这一现象打破了传统。不过,银行家们预期中国企业的借款模式将恢复正常,即在境内借款超过境外。

    中企海外融资首超境内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28日报道,银行和其他企业借款人被悄悄鼓励在境外筹集外币资金,以限制中国企业出售人民币为境外投资买单的需要。在境外增加借款还带来一种可能性,即企业会把一部分资金汇回境内,以此支撑人民币汇率。

    根据国际市场调查机构Dealogic(美国迪罗基)的数据,年初至今,在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引领下,中国企业已通过境外债券发售筹集了261亿美元,远超210亿美元的境内融资总额。中国企业寻求境外资金来源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政策制定者今年引入的较高利率。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规模首次超过境内融资。长期以来,为支持海外扩张,银行是海外融资的最活跃参与者之一。

    就2月而言,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香港分支机构已经分别通过两年期和三年期美元计价交易融资40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的欧洲分支机构则融资5亿欧元。

    央行本月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报告称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在走出去 方面取得显着进展:当前,已有十余家境内金融机构法人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2013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又先后赴伦敦试点发行人民币债券65亿元,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也先后在境外发行了外币二级资本债券、绿色债券。

    银行家预计为暂时性因素

    银行家们表示,境外的交易洪流还似乎表明了一定程度的企业信心,即中国已经控制住了人民币贬值,因为如果人民币汇率大跌,借款人的债务负担将大幅增加。

    法国巴黎银行大中华区环球市场部主管赖长庚说:“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产生作用:一是中国鼓励境外借款,二是人们判断人民币贬值的情况可能没有他们原来想象得那么严重。”

    赖长庚补充说,年初中国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也抑制了国内活动,借款人及投资者都面临比预期更紧的货币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在春节黄金周过后收紧一系列货币市场利率,令市场惊讶。

    赖长庚表示:“那些紧张情绪已大幅推高在岸债市的收益率,今年以来三年期公司债券平均收益率达到5.56%,远高于2016年第四季度的4.63%。”

    银行家们预期中国企业的借款模式将恢复正常,即在境内借款超过境外。至于企业在未来的融资将发生何种变化,有银行家表示,因在岸债券市场正在经历一些回调,收益率曲线出现显着变化,预计企业境外融资规模超出境内的情况是暂时的。

    去年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5.8%,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下跌6.5%。进入2017年以来,随着美元涨势暂停,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已经上涨1.7%。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