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 3月同业存单巨量到期!两个监管口径到底啥意思
  • 3月同业存单巨量到期!两个监管口径到底啥意思

    时间:2017-03-02 08:00:57  来源:  作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如果说银行同业存单井喷的发行量是因,那么巨量的到期规模就是逃不开的果。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本月(3月)即将到期的同业存单量为1.59万亿元,创出了自其2013末推出以来的历史单月最高值。如果说银行同业存单井喷的发行量是因,那么巨量的到期规模就是逃不开的果。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本月(3月)即将到期的同业存单量为1.59万亿元,创出了自其2013末推出以来的历史单月最高值。

    在监管有意无意放出风声要限制同业存单过度膨胀的眼下,揽储能力不强的中小银行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未来通过同业存单来扩表(做大负债规模)和冲利润的难度,正在加大。在监管有意无意放出风声要限制同业存单过度膨胀的眼下,揽储能力不强的中小银行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未来通过同业存单来扩表(做大负债规模)和冲利润的难度,正在加大。

    2月份是发行高峰,三月是到期高峰

    wind数据显示,已经到来的本月,同业存单的到期规模是1.59 万亿。这是自从同业存单13年末推出以来的历史最高值。接下来的偿债小高峰为5月,到期量为1.25万亿。

    用最简单的话解释同存到期,就是A行购买了B行的同业存单,就相当于摆放在B行一笔钱。这笔钱计入B行的“应付债券”一栏(也就是负债表的“债券发行”科目),现在期限到了,B行要把钱还给A行。总之,对于同业存单发行行来说,到期就等于“还钱”二字。

    回到本月到期的共涉及1762批次的巨量存单。细化来看,有1240批次的同存账单期限是在3月期以上的,涉及金额为9901.1亿元,占总到期额的62.22%。从发行主体看,城商行是绝对的发行主力军,共发行1332批次,资金总量达7974.1亿元,占比50.11%。

    根据这个现象,我们至少能倒推出两个事实:一是银行曾经疯狂地发行同业存单;二是城商行是其中主力。

    为什么?一位城商行同业人士告诉记者,同业存单之所以称为银行重要的主动负债工具,是因为同业存单计入的“应付债券”科目,无需缴准;发行行扩大了资产负债,购买行得到了利息收入,双赢;金融债发行难度相对较高、委外理财又纳入了MPA考核;相比同业存款不存在提前支取的情况等多重因素。

    这些原因的叠加,极大地催生了城商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来扩张资产负债表的热情――城商行网点少,获取存款艰难。事实上这对于农商行也一样,兴业证券(601377,股吧)研报称:

    随着越来越多农商行获得发行资质,农商行发行的同业存单余额比重从14年的5 .3%,升至去年末的11.8%。

    俯观截至去年末13万亿的同业存单发行全貌,中金研报称: 3月期存单发得最多,占比28.8%,6月期和一年期分别为26.6%、20.8%。

    而去年6.3万亿的存单余额里,记者根基wind统计,今年刚过去的1、2月和现在刚来的3月,共有3.43万亿到期。当然,部分存单到期的同时,就有银行不断发行。刚过去的一二月,同业存单共发行 3411只,规模共2.98万亿。其中二月创出发行高峰,达到1.99万亿。

    两大监管传闻,两个监管口径,到底是什么意思?

    最近“同业存单”火起来,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监管风声带来的市场关注。近日流出两个传闻,都跟重新调整同业存单的监管科目有关:一个是监管要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另一个是将到期日在90天及以上的同业存单纳入“核心负债”,计入核心负债依存度指标。而计入“核心负债”的传言主体是部分地区的银监局,不是对整个行业。

    目前为止,同业存单计入“应付债券”项目。我们来分析一下,传闻中的两个新指标,对同业存单发行银行究竟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

    首先来看纳入到“同业负债”项目:中金固收的研报的观点认为,尽管全部商业银行的广义同业负债在总负债占比并不高,但对于同业存单发行较多的中小型银行,同业存单的纳入会导致其“同业负债”科目在负债总额的占比很可能会超过33%。

    而按照MPA考核要求,如果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不超过25%,则可获得25分(满分);不超过33%,可获得10-15分;其他,0分。也就是说,说白了,如果纳入到“同业负债”,中小银行的MPA考核就得长点心了。

    此处插播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在上周五深圳举办的某个债券发行论坛上,一位固收资深人士就直言“农商行该发同业存单的赶紧发 ,监管已经准备收严了”。

    再来看“核心负债”这一口径,它直接影响了银行的“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依存度”等于银行核心负债除以总负债的比值,其中,核心负债包括到期日3个月及以上的定存、发行债券及活期存款的50%。监管对“核心负债 依存度”的要求是, 不低于 60 %。如果将同存纳入“核心负债”,就是在分子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其数值会变大。所以,如果纳入到核心负债,反而是有利于缓解发行银行的债务压力的。

    这就是为什么华创证券研究员称,如果广东银监局真有有意将同存纳入“核心负债”,其实是做出了个妥协――因为从广东的同业存单数据可以发现,该辖区城/农商行对于同存的依赖度很高。好在广东的同业存单数量占全国比例较小,平均收益率也低于全国均指,所以广东银监局的让步不代表银监局未来不会采取其他方式限制同存的过度膨胀。

    会影响3月资金吗

    “我觉得监管未来的大方向,是将同存纳入到‘同业负债’口径。因为监管的意图是为了降杠杆、限制借短还长、扭转期限错配。从我个人来观察,我发现最近银行的隔夜拆借量比以前少很多了,这是一个好势头”,一位城商行资金运营部老总告诉记者。

    DM金融平台的调研有力地作证了这一点。该平台的3月流动性调研数据显示,31.58%的受访机构交易员认为3月隔夜资金的交易量将较2月明显下降,28.95%的交易员认为会有所下降,只有13.16%的受访者认为会不降反升。这表明,3月隔夜资金需求下降受到了多数机构交易员的认可。

    与此相对应的是,有52.63%的交易员认为7天期的资金交易品种需求量会最高。隔夜需求量下降、7天上升,说明资金需求将逐渐由隔夜向中长期限转移,市场流动性风险偏好降低,资金期限结构更加合理。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