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金融理财 > 债牛继续利率或将下行至3.0% 该不该降息争吵声不断
  • 债牛继续利率或将下行至3.0% 该不该降息争吵声不断

    时间:2018-12-12 08:05:07  来源:  作者:
    11月中旬以来,中国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快牛行情,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从3.5%快速下行至3.3%,10年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从4.0%快速下行至3.7%上下。分析人士称,短期债市面临偏空因素影响下的回调波动风险,但2019年降准降息等宽松政策还将继续助推利率下行。

    图/摄图网

    图/摄图网

    11月中旬10年国债和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十天分别下行10bps和20bps,快牛行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来。 对于未来走势,市场普遍认为债牛已进入下半场,在路闻卓立所做的《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利率展望》栏目中,机构对于12月甚至未来三个月的预测趋势都是谨慎下行的。

    中信明明研究团队指出,12月美联储加息、年底流动性波动、经济金融数据的结构性改善、中美贸易摩擦的进一步信号都是利率短期波动回调风险的触发因素。

    但长期来看,2019年降准降息等宽松政策还将继续助推利率下行至3.0%的水平。

    至于债牛何时到底,广发宏观团队分析称,2019年二季度将是本轮利率下行周期的底部,2019年将是经济和金融环境的修复期,也是前期政策偏离部分的修正期。另外,市场认为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宽松,降准会继续出现,甚至是降息,短端利率与资金利率的倒挂可能会维持,相对高位的期限利差也有利于长端利率的下行。

    债牛将继续演绎

    复盘2018年的债牛行情,华创屈庆宏观团队认为,推动利率下行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点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来自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国内实体经济去杠杆,导致融资收紧,基建投资大幅下滑,同时房价上涨挤占消费,导致消费增速回落;国外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市场对外贸乃至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升温。另一点是货币政策保持宽松,资金利率维持在相对低位,而且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预期上升。

    短期内债牛行情回调动荡,主要在于11月及未来的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当前市场对于其的态度是悲观的,因此大概率债市会持续看多。

    华创证券称,2019年上半年随着房地产投资和出口的回落,经济基本面会继续下滑,三季度或四季度才会企稳回升,所以即使11月经济数据表现平稳,也难改变市场对于19年经济的悲观预期。

    明明团队也认为经济基本面的全貌好转仍然难以在2019年上半年前完成,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通道仍不通畅,需要监管、财政等政策的配合。

    长期来看,无论是经济面还是货币政策都存在推动利率下行的因素,对于明年降准降息的预期强烈,这些政策的落地和流动性的宽松可能再开启一轮利率下行空间。

    申万宏源预计宽信用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将进一步发力,而货币政策也将随之配合,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19年货币政策逐步从初级阶段进入终极阶段,预计将进一步看到降准降息,R007继续下行,为债市长短端收益率再度打开下行空间。

    不过但是这些因素的刺激效应在弱化。华创证券提醒,现在利率的大幅下行已经对明年的市场有所反应,是在透支明年的行情,若明年市场预期兑现,估计利率继续下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反而需要警惕一致预期出现反转。

    该不该降息?

    在未来货币政策上,中信明明团队一直不排除降息的可能性,其称降息预期是推动利率快速下行的主要原因。

    不过市场上也有观点认为不该降息,或者称降息非最佳选项。

    根据彭博报道,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刑自强等人表示,中国处在另一种宽松周期之中,侧重点更偏向民营部门和财政刺激。

    “降低基准利率或许不会提振经济,反而还会造成其他问题,比如说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加剧资本外逃和收入分配恶化等,”野村国际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最近在报告中写道。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要想在不放松地产和地方政府管控的条件下宽信用,给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降低融资成本,要想办法给中小银行补充负债,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降准肯定是比OMO(公开市场操作)、MLF(中期借贷便利)更好的选择。

    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宏观分析师周茂春认为降息会推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不过明明团队反驳称,融资难和融资贵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概念,在经济下行阶段,金融机构必然是谨慎的,这个时候去缩小利差、倒逼金融机构增加放贷是困难的,更应做的是通过下调关键政策利率,引导整个利率曲线下行,从而提高企业盈利,改善经济预期,这样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和态度也会改善。

    与市场上争吵的声音相反,央行依然“静悄悄”,连续33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单日公开市场仍既无资金投放亦无回笼。(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人民币交易与研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