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文化脱贫成精准脱贫“加速器”
  • 文化脱贫成精准脱贫“加速器”

    时间:2017-06-01 21:39:57  来源: 通辽日报  作者:

    后旗每年深入到嘎查村进行专业艺术培训200多场次,培训农牧民1000余人。

    乌兰牧骑传统蒙古族舞蹈演出。

    套格敦白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会展示马具。

    著名作曲家宝贵老师在为学生辅导。

    蒙古族服饰也成为增收致富的又一法宝。

    2014年以来,科左后旗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原则,结合少数民族比例大、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逐年提升的地区实际,以民族文化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之一,一方面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方法,另一方面通过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喜爱性,潜移默化地转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使文化脱贫成为精准脱贫“加速器”。

    文化市场化 “走出去”实现“富起来”

    茂道吐苏木哈根朝海嘎查的牧民套格敦白乙,是传统马具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套格敦白乙老人制作马具长达40余年,25岁就开始跟随外公和父亲学习制作传统马具,每年光是马鞍就要做60个左右。蒙古族以骑马、驯马为传统,对马鞍的需求量非常大,也曾让套格敦白乙一家丰衣足食。但是随着交通日渐便达、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马鞍制作技艺变成了“鸡肋”,往往花几天时间制作出一副马鞍,却要几个月才能卖出。“卖不出去,当然做的心思就没了。”近年来,科左后旗提出文化扶贫的精准扶贫思路,组织机关干部到贫困民间艺人家中进行逐一走访,寻找脱贫思路。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延国来到套格敦白乙家后,提出了让马鞍制作重焕生机的思路:“当时我就和套格敦白乙说,如果再这样下去,那这项技艺早晚要退出市场,不如在传统实用、耐用的基础上,增添一些民族装饰,这样从消耗品转化为工艺品,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

    现在,走进套格敦白乙老人的家,在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放着巧夺天工的马具成品,以及被老人当作“宝贝疙瘩”的马具制作工具,让来者目不暇接。正忙碌的徒弟80后小伙子白音努尔孜孜不倦,在一点一滴、一图一案上下工夫,没有半点的敷衍与马虎。

    在套格敦白乙老人不断改进马鞍制作工艺的同时,后旗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了国家级、自治区级的各类文化博览会。美观惊艳的马鞍很快吸引了区内外的广泛关注。马鞍的销路很快打开了,从博物馆、展览馆购买马鞍作为展品,到俱乐部、影视基地,马鞍销到了北京、上海、西藏甚至蒙古国。“时代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马具逐渐走进博物馆、居民住宅,成为一种装饰品。取而代之的是现代马具,轻巧、造价低。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找我学习制作马具的人很多,不过选才很重要,因为我希望我的徒弟不仅要学会制作马具,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得以传承。”套格敦白乙老人说。2015年6月,在他的努力下,科左后旗马具制作传承协会成立,这也见证着马具文化在一代工匠手中的延续和传承。

    据了解,后旗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8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55名、传承人264名,其中近三分之一受到市场影响,家庭贫困,有的甚至放弃了技艺的传承。通过调研走访,科左后旗明确了文化市场化的精准扶贫方向,加大了“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好来宝”“蒙医正骨疗法”等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 214名贫困传承人通过改进技艺、贷款经营等方式摆脱了贫困。

    精准扶贫 “唱出来”的致富新路

    传统的蒙古族聚会,悠扬豪放的蒙古族歌曲是不变的旋律。在科左后旗一处结婚庆典上,民间艺人海青拉起四胡,唱起当地传统的叙事爱情民歌,为现场增色不少。这样的演出每个月海青都会有10余场,仅这一项,海青每年就可以收入近30000元。

    “小时候家里困难,赶上哪年雨水不好,吃饭都成问题,一家四口人就挤在两间破土房里。”海青出生在吉尔嘎朗镇东苏嘎查,自幼家庭贫困,虽然有文艺天赋,却始终无法实现梦想,“没事的时候就试着拉祖辈传下来的四胡,一点点试,后来就跟村上艺人啊、电视上啊学好来宝、乌力格尔,可是从来没想过这也是一个职业。”

    2014年成为海青一家脱贫的转折点。在旗里举办的乌力格尔比赛中,海青凭着对艺术的天赋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一举拿下业余组一等奖。“当时他的演奏手法很稚嫩,但是原生态,很淳朴、很真实,很能打动人,我就把他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了家访和详细了解。”旗文化馆馆长包秀奇看到海青的家庭现状后,就动员海青参加旗里组织的文化培训,提高演奏和演唱水平,真正当做一项职业来做,“通过大概半年的培训吧,海青的技艺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又推荐他参加各级比赛,联系商演,这样慢慢地就有了一些名气,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在旗文化馆,记者看到6、7名和海青一样的小伙子在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目前长期在我们文化馆参加培训的20多名民间艺人,培训的内容都是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同时我们也深入到嘎查村进行培训,每年大概开展200多场次,培训农牧民1000余人,”馆长包秀奇介绍:“我们采用选拔、培训、推荐、推广的模式,进行文化精准扶贫。现在有100多名民间艺人走出了后旗,到通辽、呼和浩特等地从事文艺工作,在旗里的大概也有60多名,都通过演出、比赛,实现了脱贫致富。”

    创作推广文艺精品 从“精准”到“普及”

    “做好新型农牧民,勤劳奉献懂关爱,团结一心朝着小康社会大步迈!”

    在旗乌兰牧骑的排练大厅,几位好来宝演员正在紧张地排练,准备全旗春节晚会的节目。演出的曲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诙谐风趣的曲艺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引导百姓响应党的号召,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从2014年开始,科左后旗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鼓励文艺爱好者用蒙古族浪漫开阔的艺术表现形式,歌唱生活、赞美生活,在创作过程中积极融入主旋律,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该旗共创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文艺作品100余部,其中好来宝、乌力格尔、潮尔、蒙古族叙事民歌等70余首。同时,利用农闲时间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将优秀文艺作品展示给广大农牧民。2016年夏季,该旗组织民间艺人组成“家乡情”艺术团,开展“科左后旗助力脱贫攻坚战文艺巡演”活动,深入到60余个嘎查村演出原创曲艺作品,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文化市场化、培训农牧民通过文艺脱贫,针对的只是一个小的群体,实现这一部分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后,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让文化在大扶贫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左后旗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凌芬说,“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力度,一方面精准贫困人口,在实现文化脱贫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致富,一方面我们把重点工作融入到艺术创作中,鼓励基层群众转变传统发展思路,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精神基础。文化扶贫,我们一直走在路上,不断前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