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文旅结合 突出特色 构筑生态旅游大格局
  • 文旅结合 突出特色 构筑生态旅游大格局

    时间:2017-05-31 23:10:21  来源: 阿拉善日报  作者: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兰杯”第一届文学摄影作品大赛侧记

    马兰湖文学摄影创作基地揭牌。魏强摄

    颁奖嘉宾与一等奖获得者合影。魏强摄

    颁奖嘉宾与三等奖获得者合影。魏强摄

    马兰湖桃树已结出果实。魏强摄

    源辉林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树华在颁奖仪式上致辞。魏强摄

    颁奖嘉宾与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合影。魏强摄

    源辉林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惠平为游客介绍造林情况。魏强摄

    叶惠平向原树华介绍梭梭生长情况。魏强摄

    初夏,走进辽阔的腾格里大地,处处绿树成荫,花草芬芳,一派怡人的美丽景色。近年来,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多种措施,动员社会力量,积极致力于生态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去年,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亿多元,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农牧民达100多人,年创收200余万元。

    4月15日,正是扁桃花开的时节,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盟文联、阿拉善日报社、阿拉善盟源辉林牧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马兰杯”第一届文学、摄影作品大赛,展示当地生态建设成果,推动腾格里旅游发展。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大赛组委会陆续收到来自盟内及宁夏、甘肃、广西、福建等地的各类文学作品30多篇(首),摄影作品300多幅。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开发区独特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宣传了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效和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其中38件文学、摄影作品获奖。

    以大赛的形式,把文学与摄影同时调动起来,集中聚焦反映同一主题,这对宣传腾格里生态建设、旅游发展能够产生立体式的多重效果。盟文联主席马英说:“当地通过举办文学、摄影大赛,把文学摄影艺术融入旅游、生态保护、人文景观等多个方面,为落实今年盟委提出的构建大生态、大旅游格局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为今后文艺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近年来,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思路,致力于生态保护和建设,2002年以来,相继采取禁牧、划区轮牧、休牧及飞播等措施,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退化草场得以修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并促进农牧林、旅游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依托国家生态项目,先后多批次实施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持续加大重点区域绿化和公益林建设力度,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205万元,完成退牧还草工程建设149万亩。草原补奖禁牧面积569.4万亩,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此外林业重点工程人工造林6万亩,飞播造林5.7万亩,完成封育14.5万亩,地方公益林70万亩,列入补偿的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59.84万亩,生态治理成效明显。

    随着生态的改善,开发区森林资源面积持续扩大、林分质量逐年提升,沙尘暴得到有效抑制。在治理生态的同时,开发区积极调整和优化林种结构,根据现有条件大力发展沙产业,种植肉苁蓉、锁阳、沙葱等沙生植物,促进农牧民增收。目前,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人工梭梭林15000多亩、接种苁蓉600亩,白刺110余万亩、锁阳产业基地10000亩,种植田间沙葱200亩。

    通过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等工程,结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政策,农林牧产业得到发展,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1990元。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湖草原”“水稍子”旅游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亿多元。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农牧民达100多人,年创收200余万元,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涵义。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魏巧玲告诉记者:“开发区旅游业是全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联合举办这样的活动,把文学与摄影作品作为载体,能够充分展现开发区独特的自然风光、生态改善等,宣传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效,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开发区、走进开发区,进而促进开发区旅游业的发展。”

    腾格里生态建设取得成效得益于全社会参与。2011年至今,阿拉善盟源辉林牧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不懈,在马兰湖周边累计投资1200万元,造林绿化沙漠30000亩,使昔日的沙漠荒滩变成一片绿洲。成为开发区生态建设、发展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完成这一工程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是一个闽南水乡女子——源辉林牧有限公司经理叶惠平。6年中,公司投入的不仅是巨额资金,还有叶惠平和员工的艰辛和汗水。恶劣的环境气候,与家人离别思念……这些没能压垮她的意志,没有阻挡她前进的脚步,在30000亩沙漠上种活了梭梭、花棒、柠条、沙柳、红柳、新疆杨、垂柳、金叶榆等十多个树种,就连人们称作植物活化石的胡杨,也约有1000棵成功扎根在这片沙漠里,正在逐壮成长。在造林的基础上,该公司还尝试发展沙生经济,成功接种苁蓉、锁阳,栽培沙葱、西瓜、甜瓜等药材瓜果。“马兰湖造林治沙的成功离不开公司董事长原树华先生的指导和支持,他是我们战胜困难、实现成功的动力和坚强后盾。”叶惠平说。

    原树华先生是香港万辉涂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长。他既是实业家,又是慈善家。他在香港、福建三明市、四川绵阳、广西河池成立了4家孤儿院,收养了1000多名孤儿,培养出近百名大学生。近年来,原树华先生又关注并致力于生态建设。

    原树华先生颁奖致辞中有这样一段话“ 2011年我初访马兰湖,荒凉凄切,6年后变成绿洲。有人问,你往沙漠投进1000多万元究竟是为什么?我回答,像我们华恩基金会办儿童村和助学特困学生一样,自觉蒙恩,待人以恩,造福社群。 我曾阅凤凰新闻,文中讲地球就像高速飞行的太空飞船,它需要保护。我们既要享受大自然,就要爱护大自然。再说1000多万元不花,放在银行里永远只是个数字,留给子女?不必。 吃喝讲究?更须控制。不如做点有永恒价值的事。 下一步,如有需要绿化的沙漠荒地,我们将继续投入资金和人力造林绿化。并通过我们带动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华人华侨等参与到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建设中来。”

    在原树华先生的感召下,近日,马兰湖迎来30多位香港、深圳的企业家和海外公益慈善组织负责人前来参观考察,了解生态治理情况。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相关负责人也与原树华取得联系,就携手治理生态等内容进行协商。

    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未来的腾格里将更加美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