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锡盟牧区党员中心户经常性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锡盟牧区党员中心户经常性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时间:2017-05-31 23:06:54  来源: 锡林郭勒日报  作者:

    吴彩霞(右二)和大家一起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五月的锡林郭勒草原,生机焕发。在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黄花树特分场,满目新绿。牧民吴彩霞起个大早,把院子里的蒙古包收拾得干净整洁。这座蒙古包,远远望去并无特别之处,走近却会发现在门两侧的位置,用醒目的红色字体写着蒙汉两种“党员中心户”几个大字。这座可容纳几十人的蒙古包,是附近牧民党员的活动阵地。

    这一天的学习主题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几张长桌和椅凳分列在三面,桌面摆放着《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学习资料。经过一番精心打扫布置的蒙古包活动阵地,简朴而庄严。身着各色蒙古袍的党员、群众按照约定的时间到齐后,学习活动很快就开始了。

    从进一步认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大意义开始,到如何做到“学、实、做”,怎样“学做”融合……大家围坐在长桌边,一边聚精会神听课写笔记、一边积极踊跃发言谈感受。

    在讨论环节,吴彩霞第一个站起来说:“党员中心户上联党支部和党小组、下联党员和牧户,发挥着连心桥的重要作用。我们只有坚持学习,学做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我们黄花树特分场去年被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今天除了召集大伙儿开会学习,我们还联合盟非遗保护中心、锡市文化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牧区走牧户活动,一方面希望立足分场基础条件和产业特点带动牧民群众提高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能够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这个活动好。”牧民党员朝鲁孟首先赞成:“前几年,苏日图、图雅夫妇遵循传统制法做成的蒙古策格成功申报为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气大了,销路自然就广了。现在设立了党员中心户,我们联系起来方便多了,更要积极加入服务群众的队伍,第一时间把党的政策传达给牧民,多策划活动和项目,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正说着,赛乌力吉走了进来,高兴地告诉大家他自办的赛马竞赛受到了大伙儿的一致好评。赛乌力吉是黄花树特分场一个普通牧民,是吴彩霞负责联系的牧户。他自幼爱马,曾多次在区内外的赛场上取得骄人战绩。在吴彩霞的建议和帮助下,赛乌力吉举办了这次赛马活动,吸引了不少外地的选手参赛。

    72岁的牧民裴力吉忍不住感慨说:“这又为建设白音锡勒御马小镇增添了亮点啊!以前总觉得牧民都是生活在边远牧区,可是在党的领导下,咱们现在不仅可以在草原看世界,还能让更多人走进草原,感受咱牧民的新生活。”

    白音锡勒牧场党委书记萨仁满都拉、白音锡勒牧场公安局长苏日、黄花树特分场主任吴山也参加了当天的学习活动。萨仁满都拉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吴彩霞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及时排查调解邻里矛盾,还根据牧民生产生活需求帮助大家出主意、拓市场,发挥党员中心户的先进模范作用,咱们所有党员都应该向身边榜样学习,把黄花树特分场建设的越来越好。”

    近年来,我盟针对牧区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以嘎查为单位,在党性强、能力强、热心奉献的党员家庭设立“党员中心户”。每个党员中心户被同时赋予了党群活动组织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带头致富示范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便民服务代办员6项基本职责。吴彩霞被评为黄花树特分场的3个“党员中心户”之一,负责联系6名党员,66个牧户。

    “以前无论是挨家挨户走访牧户,还是在场部进行集中学习,在路上就得耽误不少时间。自从设立党员中心户后,就划分成了一个个网格,既有效延伸了基层党组织的范围,又缩小了牧民办事半径。”吴彩霞说,有了党组织专门配备的蒙古包式活动阵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能经常开展起来。此外,她还定期更新图书、报刊,保证党员、群众了解最新时政动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