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文明乡村幸福长
  • 文明乡村幸福长

    时间:2017-05-31 23:04:16  来源: 兴安日报  作者:

    乌兰浩特市太本站镇曙光村是距离市区最远的一个村,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这里民风淳朴。2014年,该村获得自治区级“文明村”的光荣称号。现在,曙光村就像它的村名一样,朝气蓬勃,迎着清晨的曙光向着越来越美的未来行进着。

    记者日前驱车来到曙光村,看到村民于大双正拿着扫帚清扫家门前的水泥路。见记者来访,于大双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从他家的院门口到屋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的地板更是干净得反光。

    于大双是曙光村里出了名的“干净人儿”,而且特别勤快。“我家门前这条路以前是土路,特别难走,那个难处、苦处我们这几户最了解了。现在修成了水泥路,这出行多方便啊。所以,一旦下雪了或者有垃圾了,我们这几家都出去清扫,有时间就多扫点,没时间就少扫点。路修得这么好,要是不及时清理,路的寿命不就短了嘛,我们老百姓得保护好这条路啊!”于大双觉得自己义务清扫村路并没有什么,这是他和邻居们应该做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不仅是于大双和他的邻居们这样义务清扫道路,村里的其他村民也都特别积极。就在记者从于大双家出来的时候,还看见有一些村民正清扫道路。“我们村的村民都特别主动,也特别积极。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大家的文明意识有很大的提升,大家的精神面貌都特别好。”包村干部、太本站镇副镇长沙云鹏向记者介绍。

    让乡风更文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为进一步推进曙光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曙光村结合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发放到各家各户。要求全村村民认真遵照执行,不断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引导村民争做“四有”新人。此外,通过在群众中开展“五好家庭”“志愿者队伍”“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各具特色的评选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分享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硕果,从而调动广大村民热爱家乡、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曙光村出台了不得赌博酗酒、不得大搞迷信活动、杜绝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发现违法违纪现象及时向村委会报告的规定。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遵守有关规定,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从而营造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良好社会环境。

    在村庄管理上,曙光村为了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在全村不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学法、用法、守法。同时,坚持依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搞好民主测评,做到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人人参与共建和谐家园,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正是基于此,曙光村持续保持7年无一起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连续5年没有各类刑事案件发生。

    2016年,曙光村还评选了优秀村民和优秀党员。在这些优秀村民和优秀党员的带动下,村里的环境有了极大地改善。村里的老住户秦占柱今年63岁,是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被村里评为优秀党员。他告诉记者,除了种地外,他还是维持村里环境卫生的“头儿”。说起这些年的变化,秦占柱特别感慨:“我干这个工作差不多6年了,只要是雨雪天,我就跟我的队员们第一时间进行清理。我们的村容村貌这么好,我们必须得维护好啊!”

    软件上去了,硬件也得跟上。曙光村村委会前的小广场是村民户外活动的“集散地”,曙光村在全镇率先成立了秧歌队,并由村集体出资配备了音响设备和服装,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许多村民加入到健身娱乐的大军中来,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村里的氛围特别和谐。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曙光村村委会的小广场上,路灯明亮,几十位村民跳起广场舞,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节拍,舞出了欢欣,更舞出了文明乡村的魅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