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
  • 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

    时间:2019-04-04 19:04:02  来源: 兴安新闻网  作者:

    兴安盟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去年贫困发生率从7%直降至1%,贫困人口从579人减少到65人。是什么样的“药方子”让贫困发生率降速很快?是什么样的好法子让摆脱贫困的脚步“蹄疾步稳”?

    “杨金辉把小家从市里搬到乡下,小孩子也在这里上幼儿园,他这样做就是为了把驻村工作干好!”跟随记者一同来到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的该乡脱贫攻坚督查小组赵振东这样告诉记者。

    采访就是从驻村书记杨金辉带孩子驻村开始的,由于妻子在归流河镇派出所工作,孩子一直由老人照顾。去年10月,母亲患病需要父亲照顾,孩子只能接到乡下,选择到距水库村5里外的兴安村红色乡村幼儿园上学。杨金辉顾不上照顾家里,妻子承担了接送孩子上学的责任。说起杨金辉的选择,妻子没有一句埋怨,父母更是打电话叮嘱“好好工作,俺俩不用你担心。”

    家人的支持让杨金辉放手去干,到任做的头件事就是走访贫困户。“到村后最直观的感受是落后、贫困。”村貌的脏乱只是表象,人的思想意识落后才是贫困的根本。

    “村里来了第一书记”……面对村干部、村民的诸多疑惑,杨金辉立即开始转换角色、摸底调查、融入基层的驻村生活。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让村民相信自己。他与驻村队员们一起入户,和老百姓谈扶贫、谈发展,与贫困户说脱贫、说计划。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等等,他列出了群众特别关心、关注的问题清单,“危房改造、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

    识别贫困户的工作有些繁杂,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定要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一看房、二看产业、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病人常卧床。”杨金辉说,这也成为摸排精准扶贫底数的“尺码”。

    从“和城市管理打交道”到“深入农村”,杨金辉非常感慨,1年多来可回味的事儿太多。在水库村,有70%的贫困户属正常劳力和弱劳力,弱劳力占大多数,要想摆脱贫困发展产业是关键,针对他们的贫困情况村两委与驻村队员们共同商议,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才是他们脱贫“良药”。有了帮扶的详细计划清单,驻村第一书记与驻村工作队员们就有了发力点。

    有了发展庭院经济的想法,还得有销售的渠道,至此,杨金辉与乌市冰企鹅企业负责人协调,最终达成购销合同,采取“贫困户+村民+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农畜产品统一由企业销售,实现贫困群众务工不离村、不离家,就地就近就业脱贫。

    “与村里签订订单合同咱就不愁卖了。再说,守家在地养点鸡,啥活不耽误。”第一个与合作社签订回收合同的董玉石特别高兴。按最少养殖60只鸡算帐,一年除返还给村里的30-75枚鸡蛋或鸡2-8只,自己还能增收1500元左右。

    在水库村,已经有141户村民选择了发展庭院经济,他们或选择养殖,或选择种植,或选择托管,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发展,让村民、村集体和合作社形成“共同体”,户年均可增收1000元至2000元。对于村里即将发展的这些变化,其他村民也都说,“多亏了有了这个第一书记。”

    据介绍,2018年,水库村对14户35人进行施策,其中对有劳动能力的11户贫困户28人进行养殖肉牛、肉羊等菜单式施策,对无劳动能力3户5人进行托管式扶持。为22户贫困危房改造,14户贫困房屋进行维修,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打井.......(时秀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