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新闻 > 乡村旅游发展鼓起额济纳旗农牧民“钱袋子”
  • 乡村旅游发展鼓起额济纳旗农牧民“钱袋子”

    时间:2018-03-19 16:05:18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

    额济纳胡杨林 摄影/缪景存

    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以乡村风情体验、休闲养生度假为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农牧民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统筹规划布局 因地制宜发展

    巴彦陶来苏木在一轴三区六片的规划布局中以吉日嘎郎图嘎查、推日木音陶来、昂格茨音嘎查为乡村旅游建设重点,打造乡村农垦文化展示基地;温图高勒苏木除借助交通区位优势发展驼乡牧家游外,充分挖掘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修建专题博物馆,重点打造侨乡文化展示基地;东风镇除已开发景区外,借助航天体验中心、东风旅游服务基地建设,在有效串联东风航天城、新西庙、老政府旧址、二号发射场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特色农产品,打造宗教祭祀文化基地;马鬃山苏木发挥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借助高速出入口服务区建设旅游驿站,以优质古生物化石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打造古生物化石基地;黑鹰山主要在辖区内丰富的矿石、野生动植物、历史文化资源上做文章,借助高速出入口服务区建设旅游驿站,突出本地区“天大地大”的特色,设计打造矿物多样化研学基地,统筹推进旅游功能板块建设,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旅游节庆相融 助力增收致富

    额济纳旗深入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促进“旅游+农牧产业”、“旅游+节庆”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乡村旅游得到长足发展和稳步推进。2017年,额济纳旗开展绿色胡杨节、金秋国际胡杨生态旅游节、环胡杨林系列赛事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带动了额济纳乡村旅游红火发展。各苏木、镇依托各自的特色,举办敖包祭祀活动、采摘节、骆驼文化节、小型那达慕大会等以乡村旅游经营户为主体的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乡村休闲度假,带动当地农牧民直接参与到旅游住宿、餐饮、骆驼骑乘、沙漠越野经营中,实现增收致富,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如今,额济纳旗已有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17户,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牧民希仁其其格、巴伊尔其木格、伊宋其其格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纳林高勒社区更是被国家民委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如今,如画的乡村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让额济纳旗成为西部生态旅游的首选之地。(图文由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提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